【摘要】在英語課程教學中,圍繞語言的交際性功能而進行的彼此合作交流是必不可少的,能夠有助于激活學生的語言學習認知思維,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小組合作探究則為學生的語言學習交流提供了環境支持和保障,有助于優化課程教學過程和方法。小組合作探究模式的運用能夠使得師生之間的交流變得更為輕松自由,幫助學生獲取豐富的語言文化知識,提高學生語言運用技能。
【關鍵詞】職高英語;小組合作;交流
外語構建主義理論認為,創設接近真實的語言學習環境氛圍,讓學習者能夠在一定的語言學習交流環境中不斷探究問題,定會促進他們語言知識和技能的有效生成。由此可見,借助環境的刺激引導,讓學生的語言學習思維不斷深化發展,更有利于提高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小組合作則是體現了上述理念的一重要形式。該種教學模式運用一方面,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探究問題能力,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另一方面,能夠培養學生團隊學習合作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和潛能。
一、優化小組配置,增強學習成員探究意識
在英語課程教學中,學生的小組團隊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力量載體,能夠為學生的學習和使用英語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學生在學習中愿意與自己學習同伴進行交流,從而獲得更多的語言知識和技能。通過對學習成員的優化配置,能夠最大限度發揮好彼此之間的優勢和潛能,調動他們學習的興趣和激情。
筆者以為,通過優化學習小組的配置,能夠讓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和作用得到充分體現,體現了尊重和信任的學習氛圍,幫助學生增強學習自信心。對此,我們可根據學生的學習認知心理和學習個性特征進行合理劃分學習小組,讓學生的在共性中尋找差異,在差異中探尋共性,做到“展示個性,求同存異”。在教學中,首先,教師應該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和技能發展目標,制定合理的學習任務探究目標。其次,找準學生的學習個性,體現“互相搭配,共同進步”,以便他們能夠形成優勢互補。最后,鼓勵學生在自主自愿和互相幫助的前提下進行有效的學習和探究,讓學生的個體差異得到發展。
在江蘇省中等職業學校的職高英語(江蘇教育出版社)“Reading”的教學中,筆者往往根據學生的學習心理需求和他們認知差異,要求學生能夠圍繞課題自行選擇學習同伴,鼓勵學生“互通有無,合作交流”,讓彼此的作用得以體現。在教學中,要求學生能夠結合閱讀思考題目進行思考,并允許學生能夠有自己的看法。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能夠思考: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e article?以此來幫助學生能夠知曉課程學習內容。
二、鼓勵多元探究,增強學生學習過程體驗
學生在多元化合作探究過程中,一方面,能夠加深對語言文本的理解感悟,促進他們知識和技能的有效內化生成;另一方面,能夠激活學生的學習思維,增強他們的學習體驗。對此,我們可允許學生能夠帶著自己的思維和見解發表看法,讓學生能夠進行合作交流。這種合作交流能夠幫助學生更為深入全面地發現問題和探究問題,提高他們的語言學習和使用能力。
在學習探究的過程,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學習認知特點和課程教學重點,允許學生能夠進行彼此有效的探究和討論。這些方法主要有:(1)小組交流。學生根據文本學習任務要求,對涉及其中的重點內容和難點內容予以討論交流。(2)小組探究。建議學生圍繞任務探究的話題,進行彼此交流討論,以此來讓學生的語言學習和使用思維充分融入到學習的過程之中。(3)小組合作。要求學生能夠根據上述探究問題,彼此進行充分合作,發揚集體智慧來讓學生獲取豐富的語言文化知識,為職高學生在未來學習中提升學習能力奠定基礎。
在閱讀的環節教學中,筆者要求學生能夠圍繞文章的題目,進行思考:What’s the meaning of topic?以此來讓學生通過互相交流等方式發現作者的寫作意圖和宗旨,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和興趣。這樣,學生的團隊學習能力也得到了增強。
三、關注探究表達,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
在探究教學中,運用多樣化的表達是探究發展過程的必然需要。這也就是說,探究需要借助一定的表達形式方可予以呈現。其實這種表達不僅是探究過程中的升華,更是學生語言交流的一種不可或缺的重要載體。這種探究表達應該突出多樣化,能夠充分將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的語言學習思維予以體現,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對探究過程起到反思作用。
筆者以為,這種探究表達形式運用應該在尊重學生語言學習表達個體差異的基礎上,體現多元化特點。首先,培養學生問題探究表達能力,鼓勵學生就文本中的重要詞匯短語進行概括,并運用適當的語言表達形式進行表達。其次,培養學生的探究學習升華能力,建議學生根據自己的探究過程,發揮好自身思想思維,運用情景模擬、角色扮演等方式體現探究結果。最后,培養學生的探究反思能力,要求學生能夠對自己在探究學習中的收獲進行學習反思,以此來提高他們的語言運用敏銳性和熟練程度。
總而言之,從學生的語言學習認知心理需要出發,通過發揮團隊學習的優勢和作用,為學生的語言學習提供更為輕松自由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參與課程教學,能夠更好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和作用,滿足他們的學習發展需要。運用該種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的語言學習和使用能力得到不斷提高,促進他們語言知識和技能的有效內化生成。
【參考文獻】
[1]任長松.探究式學習的18條原則[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
[2]賈雪瑩.淺議職高英語小組合作教學[J].魅力中國.2010年第4期
[3]陳建文.如何在高職英語教學中落實自主、合作、探究學習[J].考試周刊.2007年第27期
(作者單位:江蘇省高港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