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H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25X(2011)09-0137-01
【摘要】
應用多媒體輔助語文教學是一種高效率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對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創(chuàng)新意識和探索精神的培養(yǎng)有著事半功倍作用。本文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實際,談談對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中合理運用的認識。
【關鍵詞】多媒體 教學課件 語文教學 教學方法
語文課兼具美學性、文學性、人文性和寓德性于一身,組織、教學方式靈活多變。應用多媒體輔助語文教學是一種高效率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對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創(chuàng)新意識和探索精神的培養(yǎng)有著事半功倍作用。
1 多媒體教學的涵義
進入21世紀以來,以計算機和網絡通訊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在社會各個領域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信息的獲取、分析、處理、發(fā)布和應用能力日益成為衡量現代人基本能力和文化水平的重要標志。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任務之一就是推進信息技術在各門學科中的應用,旨在提高教學效率、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多媒體教學”即運用多種教學媒體技術和現代化教學手段于教學過程之中。
2 運用多媒體,再現情境,培養(yǎng)思維的獨創(chuàng)性
在閱讀教學中,計算機作為一種認知工具,將學生的思維過程與動畫演示有機結合,運用求異思維,培養(yǎng)觀察力和想像力,使學生顯示出與眾不同的帶有個性的答案來。
如教學《狼和小羊》一課,課文最后一句:“狼說著就往小羊身上撲去。”按照順向思維定勢,柔弱的小羊是狼的腹中之物已成定局。為了點燃學生獨創(chuàng)思維的火花,教師采用求異法,邊用電腦演示狼惡狠狠撲向小羊的動畫邊有意提問:“狼是不是把小羊吃掉呢?”有位學生說:“狼向前撲的時候,掉在前面的陷阱里去了。”我隨機演示出狼掉進陷阱里的樣子,同學們看了高興地直拍手,求異思維一下活躍起來。這樣學生們突破了思維的定勢,從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問題,把自己的想像和小羊活下來的愿望聯系在一起,培養(yǎng)思維的獨創(chuàng)性。
3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影響
3.1 運用多媒體教學,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對事物的好奇心,使之產生強烈的探究興趣,具有問題意識,是探究性學習的前提。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探索知識的內在動力;而情景又是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動力和源泉。運用多媒體技術導入新課,能通過情景畫面,以情激趣,全方位、多角度地激發(fā)小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動機。小學生年齡小、好奇心強,對感興趣的事物總是愉快地去探究。因此,在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尤為重要。多媒體手段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讓學生產生積極情緒。如在《回聲》教學中,上課伊始筆者先播放《山谷靜悄悄》,歌中唱到:“……山谷里靜悄悄,誰在把鼓敲?地質隊叔叔的小鐵錘,敲得山谷叮咚——叮咚,叮咚——叮咚,叮咚——叮咚。”在歌聲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后設疑:“同學們知道山谷為什么會產生叮咚——叮咚,叮咚——叮咚的聲音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回聲方面的知識。”這樣就巧妙地運用多媒體手段創(chuàng)設情境,奏好了這堂課的“序曲”,有效地引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了學生的求知欲,為整節(jié)課的順利進行敲響了動人心弦的第一錘。
利用多媒體技術教學,形象性強,感染力深,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促使學生勤奮學習,進而發(fā)展其智力。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營造色彩繽紛、圖文并茂、動靜相融的教學情景,可使學生積極參與情感體驗,能促使學生運用各種感官主動參與學習的認知活動。
3.2 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對于小學生來說,語文教學只有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學生才容易進入課文情境中去。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圖片、圖像、動畫、視頻、音樂等形式集成于一體,創(chuàng)設一種生動感人的教學情境,使學生為之所動,產生共鳴,激勵他們快速進入課文的情感世界之中。多媒體技術無疑為創(chuàng)設情景,陶冶學生的情感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和最佳的視聽效果。尤其是在通過語文教學對小學生進行愛國教育、革命英雄主義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3.3 多媒體教學圖文并茂,培養(yǎng)學生的美感。運用多媒體技術強大的媒體功能,通過圖片、圖像、動畫、視頻、音樂等形式來展現小學語文課文中描寫的自然景觀,使學生身臨高山流水、遼闊草原、波濤大海、朝霞彩虹、花鳥草蟲等大自然景色之中,去欣賞體驗、培育美感、陶冶情操。通過培育學生的審美感使學生在有益身心健康和積極愉快的求知氣氛中,獲取知識的營養(yǎng),起到了無可替代的作用。
3.4 多媒體教學課外延伸,拓展學生的視野。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還要想方設法引導學生進行學法的遷移,通過發(fā)散學生思維,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使學生大大增加聽和看的機會。文字、圖像、聲音的巧妙結合,可以大大增加課堂信息量,實現課內外的溝通,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課堂教學時間是有限的,為使課堂教學收到更好的效果,讓學生的認識得到延伸、升華,課外延伸是必不可少的。它能讓學生發(fā)揮創(chuàng)新思維,把語文課堂上沒有盡興的“節(jié)目”延伸到課外完成。一些來不及實施的實踐活動也可以放到課外,實施綜合性學習。在《大熊貓的故鄉(xiāng)》一課,作者是想通過文本來喚起大家對國寶和對環(huán)境資源的保護意識。筆者設計了這樣的課外活動,讓學生自主選擇:①繼續(xù)利用網絡查找大熊貓的信息,舉行“大熊貓知多少”的知識宣傳活動。②寫一封保護大熊貓的倡議書。③畫一幅展現大熊貓風采的圖畫。④創(chuàng)作或填寫保護大熊貓的歌曲。結果,學生盡情地展示了自己的探究成果。這樣的延伸,拓展了探究的空間,放飛了學生的思想,展示了學生的個性,也發(fā)展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素質。
3.5 正確適度地應用多媒體技術為小學語文教學服務。語文是一門比較特殊的學科,它不僅要理解和掌握文字載體所承載的內容,而且十分重要的是要學習和掌握文字載體這一工具本身。語文教學是通過語言來培養(yǎng)學生掌握和運用語言的能力,提高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水平。學習語文不用心去讀,不潛心去體會,是不會有收益的。濫用多媒體技術可能會影響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因此,在小學語文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正確適度地應用多媒體技術,應用其優(yōu)點推動小學語文教學改革,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總之,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能夠發(fā)揮巨大的作用。它的推廣應用,必將有效推動我們的學生語文素養(yǎng)和教師在教學中運用的素質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