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25X(2011)09-0096-01
課堂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一方面是教師的“教”,另一方面是學生的“學”,教與學是課堂中客觀存在的矛盾。正確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因素。如果教與學割裂,這樣的課堂教學無疑是失敗的。當教與學和諧的統一到課堂中時,課堂定會有聲有色,學生的思維定會更加活躍,課堂教學效率將大大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更是如此。
《國家數學課堂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應該“向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該段文字闡述了學生的認知關系,也表明數學教學課堂需要和諧。其道理有三個,第一,師生在從事數學活動、交流、自主探索中,是以情感為基礎的。第二,文字中“幫助”一詞最恰當不過了,它一針見血的指出教與學中師生的關系,教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第三,本段文字也要求教師應教會學生學習,絕不能對學生“滿堂灌”??梢?,數學和諧課堂建設是符合《國家數學課堂標準》要求的,怎樣才能做好初中數學和諧課堂的建設呢?
1 充分發揮師生情感的積極作用,促進初中數學和諧課堂建設
《學記》中有這樣一句名言:“親其師,而信其道”。事實上,教師和學生是不同年齡層次的人,在知識結構、思維方式、興趣愛好等諸多方面都差異很大。在心理上存在較大距離,這種距離過大,會造成情感隔閡、冷漠。若不經常勾通,這種隔閡會越來越深。師生之間的情感勾通應當做到經常性。不能僅局限在課堂上短時交流,在課外應更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常常找同學們談談心,聊聊天,拉拉家常,了解學生家庭狀況,關心學生和生活狀態,幫助學生解決困難。經常與學生在一起活動,比如打乒乓、打籃球、下棋、踢毽。在與學生交往中必須放下架子,真誠相對,要維護他們的自尊,信任他們。在課堂上,要認真傾聽他們的發言,不能打消學生的積極性。要多表揚、激勵學生,不要吝惜幾句贊美的話。只有真誠的對待每個學生,與生為友,他們也才會更加尊重教師,親信教師,他們的心才會歸在老師的身邊。從而增強情感的凝聚力,學生才會信賴老師,喜歡數學課堂。在課堂上,氣氛變得和諧,他們敢于提問,敢于發言,敢于舉手,敢于表現自己思想,能大膽討論交流,學生的思維象快樂的小鳥自由飛翔。這樣的課堂,就是期望的課堂,師生之間互動自如,學生之間親密合作,這樣的課堂就是和諧課堂,快樂的課堂。
2 擺正教學雙邊關系位置,是建設初中數學和諧課堂的重要保證
過去常見的教學模式是教師上講臺就講,以傳授課本知識為主,學生只能被動的聽講、記憶,這不是一個好模式,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充分體現出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易激發,學生的思維總落后于教師,對學生的思維發展極為不利《數學課堂標準》明確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和記憶”這容易造成學生思維僵化,不利于培養創造性人才。新中國幾十年來的中國教育,為什么沒有一個獲得諾貝爾獎?!這與陳舊的教育模式不能說無關。教師在教學中的地位是“主導”,只能是“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過程中學習知識,領會數學思想和方法。絕不能讓學生機械的學習,會讓學生喪失學習數學的興趣,削弱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能引導學生,指點迷津,設制思維臺階,讓學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絕不能用老師的思維代替學生的思維,絕不能完全占有學生45分鐘課堂時間去拼命的講解,既苦了老師,也害了學生,應當給學生充分的課堂時間,指導學生自我探索,去交流合作。讓學生理解好基本的數學知識,包括定義、定理、公理、法則、性質、規律等,去領會教材中反映的數學思想,比如方程思想、函數思想、分數思想、變換思想、對應思想等;讓學生掌握好一些基本的數學方法。比如一般和特殊,分析與綜合,類比與聯想,歸納與演繹,觀察與實驗等。以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課堂是真正素質教育課堂,是有價值的課堂,是完美的和諧課堂。
3 讓學生學會學習,是形成數學和諧課堂的關鍵
教會學生學習方法,讓學生會自我學習,這是有利于學生一生的好事。
在課堂上,老師寫一個幾何證明例子在黑板上。學生讀題后沒有留給學生時間思考,就將題目中已知量、求證結論羅列出來,仔細分析已知量和被證結論的關系,指出已知量和求證結果之間的多個聯結點,多方面的強調尋找聯結點的重要作用,是解決從已知到未知的橋梁。教師的講解可謂仔細認真,講解得天花亂墜、津津有味、出神入化,可就是自得其樂,沒有引起教師共鳴。問學生懂了嗎?當然懂了??山涍^一些時間,原題搬出來檢測一下,學生傻眼了,似曾相識而已,可總找不出什么“聯結點”!老師也疑惑了“講了的題咋就不會做?”究其原因,教法與學法存在問題,教會學生學習才是硬道理。如果學生只是“學會”而不“會學”,只會“抄寫”而不會“探索”,只會“背記”而不會“思考”,這樣的課堂定會死氣沉沉,缺乏生機活力。教師應讓學生讀題、審題、弄清題意,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繼續讓學生獨立思考,可以從被求證結論出發,尋求結論成立的條件,再上朔尋求條件成立的條件,直到所尋找的條件與已知相關為止,也可以讓學生從已知出發,遞推結論,步步為營,直到結論為止,還可以上述兩種方法結合,解決問題會更有效。只要學生會學,課堂的和諧性就真實可見:教師指點學生傾聽;學生探索,老師輔導;學生交流,老師評價……
4 重視后進生工作,確保和諧課堂穩步形成
教師開展課堂教學時,首先要有全面育人思想,讓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中都得到充分發展,這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九年義務教育的基本要求。現代教育理論認為,所有學生都是能教好的,后進生的形成與環境因素,與非智力因素有關,也與教師指導情況有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針對學生情況,分層次提問,分層次要求,要因材施教,面向全體學生施教,但應特別注重對差生的關心、愛護、信任,教育學生之間不得取笑他們,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和自尊心,給他們制訂小目標,哪怕他們有一點進步,都應即時表彰,讓他們有成功體驗。堅信“差生教好了,教育就成功了”。要建設和諧課堂,就必須管理好后進生,處理好與后進生的關系,讓后進生也穩步發展,逐步趕上中等生或優等生,實現真正的和諧課堂。
總之,要建設好初中數學和諧課堂,教師在教育思想上要更新,教育理念要更新,默契的師生情感是和諧課堂的生命,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是和諧課堂主旋律,教會學生會學是和諧課堂的本質,后進生工作是和諧課堂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