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25X(2011)09-0144-01
【摘要】
高中數學復習課,應在復習基本知識的同時,強化本階段知識的延伸和拓展,注重知識的再現和數學思想的培養,在復習過程中,“引導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重視數學思維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的鍛煉,為此,提出數學復習教學的課堂結構的五個環節,為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尋求有效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高中數學復習
復習課是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規律,在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某一階段,以鞏固、疏理已學知識、技能,促進知識系統化,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主要任務的一種課型。它是數學教學中的重要課型之一,在數學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復習課就是把平時相對獨立的教學內容,特別是其中帶有規律性的知識,以再現、整理、歸納等辦法串起來,進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溝通,并使之條理化、系統化。平時教學像“栽活一棵樹”,總復習就好似“育好一片林”。栽活一棵樹容易,育好一片林要花功夫。如何上好復習課,最大限度地取得復習效果,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是我們應該認真研究的問題。
高中數學復習課并不是簡單線性的復習舊知識,它要求學生既要“溫故”,更要“知新”;既要鞏固基礎知識,更要對知識進行拓展和延伸。而復習“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這就要求教師要能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積極的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學會學習。
如何立足課堂本身,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呢?筆者認為抓好數學復習教學的課堂結構尤為重要,課堂結構以什么模式呈現決定著復習的效果,經實際教學探索發現,數學復習教學的課堂結構應包括以下幾個環節:
1 回顧梳理
根據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繪制的遺忘曲線,學生對知識的遺忘遵從先快后慢的規律,有效的回憶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掌握知識的內在聯系,延緩知識的遺忘。教師要采用不同的形式,整理階段的基礎知識,使內容條理化、清晰化地呈現在同學的面前,從而完成由厚到薄的過程,對重難點和關鍵點,進行重點的、有針對性的講解。配以適當的練習,提高學生對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的深刻性和準確性的理解掌握。促進學生科學合理的知識結構的形成,使知識系統化和網絡化。
2 舊知檢測
要想有效的提高課堂的復習效率,就須克服“眼高手低”的毛病。很多同學上課時處于一種混沌的狀態,一聽就懂,一做就錯;一聽就會,一到自己做就不會了。為避免這樣的情況,就必須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知識的掌握情況。可以設置幾個基礎的填空和一個左右的解答題,通過解答的過程讓學生“自知自明”。激發起興趣,有效地提高復習的效率。
3 精選精講
精心的選擇適量的典型例題,分析解決這些問題應該是一堂復習課的核心內容。解題的目的絕不是僅僅解決這個問題本身,而是要給出通性通法,揭示解決問題的一般規律,熟練掌握數學思想方法,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一般的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3.1 推陳出新。復習中往往會忽視舊的問題,這樣會造成資源的浪費。
如果能“推陳出新”,從新的角度、新的方法,對問題進行有效的拓展和延伸,就能使舊題換新顏,既能充分挖掘舊題的潛能,又能使它在新的背景下產生意想不到的奇效,從而幫助同學走出題海戰術。
3.2 小題大做。小題往往比較靈活,形式新穎,學生比較喜歡。如果我們能小題大做,那小題往往會起到大題沒有的效果,通過深刻的開發和適當的變化,小題可以涵蓋豐富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比如:特殊值法、數形結合、檢驗法等。
3.3 類化整合。一個階段以后,我們在練習中可能碰到了很多問題,如果我們不加分析,一個一個去解決,就難免陷入題海而不能自拔。假設把這些問題在復習中加以類化,只要講一個題目,就完全可以解決一類問題。
3.4 深入淺出。對于題型新穎、綜合性較強、難度較大的問題,往往是學生比較頭疼的問題。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實際上難題可能是背景新,某個細節上存在障礙。我們可以對難題進行肢解,對其中的難點、重點、疑點環節有針對性的講解,使大題化小,難題化易。
3.5 一題多講。一題多變,對一個問題的內涵和外延進行適當的延伸和拓展,可以有效的開發問題的潛在資源,發散學生思維。從而幫助學生跳出題海,有利于迅速提高學生的成績。
3.6 重視過程。很多同學解題只注重結果,輕視解題的過程。實際上我們的解題過程就是為結果服務,解題是否規范,邏輯是否清楚會直接影響結果的正確性,同時也在本題的解答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分量。所以我們重結果,更要重過程。
4 鞏固訓練
講解之后的適當訓練是對已講內容的掌握情況的檢測,有利于我們再次對所復習的知識進行查漏補缺,同時它也是學生課堂知識的又一次升華,是我們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又一個重要的途徑。
5 總結反思
學習必須有總結和反思,應該說總結和反思是數學進步的源泉,從問題的總結中獲得經驗,升華自己已掌握的知識。應該說它是我們全部教學活動的最終歸宿。首先,站在整個中學數學體系的高度,完整地歸納概括復習內容;其次,概括總結數學思想方法,說明適應范圍和應注意的問題;最后,對復習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進行查漏補缺,及時補救。
復習課的課堂總結,需要教師全面把握中學數學教材的知識體系,深挖教材,精心組織,使課堂總結在整節課的教學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在教學中應根據內容靈活運用,不能太機械,應致力于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