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1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25X(2011)09-0148-01
【摘要】
中重度的智障兒童在不同程度上都伴有語言障礙,針對性的語言治療對智障兒童的語言發展有補償的作用。語言治療是指通過各種手段對有語言障礙的患者進行針對性治療,手段是語言訓練或借助于交流替代設備如交流板,交流手冊,手勢語等等。由于智障兒童語言發展比正常孩子要晚,特別是中重度的智障兒童,他們都存在嚴重的語言障礙。從詞匯少,口齒不清,理解語言但完全不會說話等等。本文主要針對中重度智障兒童的不同程度的語言障礙進行治療。
【關鍵詞】語言 語言障礙 訓練
言語和語言是人類交流思想的工具,在人們平時的日常生活中,言語和語言兩個詞往往混用,雖然不會影響意思的理解,但從言語治療學的角度來說,就有所區別。言語是聲音語言(口語)形成的機械過程。為使口語表達聲音響亮、發音清晰,需要有與言語產生有關的神經和肌肉參與活動。語言是指人類社會中約定俗成的符號系統,人們通過應用這些符號達到交流的目的。語言包括對符號運用(表達)和接受(理解)的能力,也包括對文字語言符號的運用(書寫)、接受(閱讀)以及姿勢語言和啞語。
1 開展言語訓練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1 制定可行的訓練計劃。制定可行的訓練計劃,可對智障兒童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最大限度的補償缺陷。訓練者要根據每個智障兒童的言語評定結果,言語特征來制定訓練目標、方法和內容。
1.2 提供智障兒童良好的學習環境。
1.2.1 進行一對一訓練時,最好在訓練室中進行訓練室要安靜、寬敞、充滿兒童喜愛的氣氛。
1.2.2 集體訓練可以在教室內、外進行,但要根據訓練課題的要求選擇最合適的地方。
1.2.3 場景訓練可在布置好的訓練室內進行,也可在相應的場景中進行。
1.2.4 在生活中的訓練要注意除去不利的有關因素為好。
1.3 做好每次訓練記錄。在訓練時詳細地記錄下訓練的經過,以便于及時檢查訓練計劃的可行性,訓練內容的難易度以及改變訓練的條件,試行數目等,盡快、較好地達到訓練目標。從記錄上我們還可以跟蹤學生的學習情況,并為下一次的訓練提供參考。
1.4 訓練頻率。智障兒童的記憶特點:記憶新材料緩慢(4~5歲要重復500~800次才能說一個漢字);保持不牢固;再現或回憶不全面,不準確;有意識的記憶差,機械記憶較好,而他們的記憶與他們的情緒有關。一般情況下,訓練次數越多,時間長,項目少的訓練效果大,而訓練次數少,時間短,項目多的訓練效果小。
1.5 指導教師要有愛心、耐心、信心。具備愛心是特殊教育工作者最基本的要求,從心出發,去愛他們。從學生的角度去思問題,真正理解他們的難處,不要時時苛求他們,責備他們。在訓練過程中,由于學生的智力障礙,不可能在每次訓練中達到訓練目標,所以教師要有耐心,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循循善誘,不斷地鼓勵他們。在訓練的過程中,由于智障兒童的智力低下,進步很慢很小,這時教師不要灰心,一定要堅持,對自己要有信心,同時對學生也要有信心,告訴他們:“你行的,你是最棒的。”鼓勵他們參與活動中去,最終會達到你的目的。在訓練中,堅持做到對學生要有愛心,對訓練有耐心、對自己和學生要有信心,就一定會有很大的成果。
1.6 良好的治療效果,取決于教師的教學經驗。一名合格的特殊教育教師必須掌握相應的專業知識,扎實的特殊兒童心理學、特殊兒童教育學、特殊兒童教學手段和特殊教學設備使用方面的知識是教師能否制定出可行的教學計劃、設計相關的主題活動、能否恰當的運用教學策略的先決條件。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教學經驗與治療效果成正比。
2 語言治療需堅持的基本原則
2.1 重視日用性的原則。采用日常交流活動內容為訓練課題,選用接近現實生活的訓練材料(如實物、照片等)。
2.2 重視傳遞性。除了用口頭語以外,還利用書面語、手勢語、畫圖等代償手段來傳遞信息。
2.3 調整交流策略的原則。計劃應包括促進運用交流策略的訓練,使智障兒童學會選擇適合不同場合及自身水平的交流方法。
2.4 重視交流的原則。設定更接近于實際生活的語境變化,引出智障兒童的自發交流反應。
2.5 “因材施教”原則。因人而宜,因材施教我們在教育過程中最大限度的實施個別化的原則,同樣智障的學生,但他們的接受能力,學習能力和家庭背景也不盡相同,因此,在制定教學計劃時要根據個人不同的特點,安排訓練的內容,讓學生都有不同程度進步。
2.6 “循序漸進”原則。在訓練過程中,要注意掌握活動的進度,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循序漸進,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由少到多,對語言障礙的智障兒童來說,在接受新的內容時會有較大的難度,教師不能要求他們一下子就學會,而是要分步來進行訓練,采用多種方法來鞏固學習,一步一步練習。
2.7 小步子,多循環原則。智障兒童的短時記憶較差,訓練過的內容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已忘記,為了更好較長時間的保持所教的內容,我們將訓練的內容分成若干個小步驟,再按照計劃一步步的進行訓練,在某一內容已掌握,我們在訓練下一個內容時對已學內容進行復習再學習新內容。直到學完所有內容,再回過頭來復習學習過的內容,把所有的內容連貫在一起,直到完全學會為止,充分練習,不斷鞏固智障兒童的學習過程中,對所學內容不易記住,容易遺忘,即使有所記住,也往往很零碎且不準確。因此在指導兒童訓練時應對所學內容運用各種方法,充分練習,利用一切機會,不斷加以鞏固,這樣,才能取得訓練的最佳效果。
總之,中重度智障兒童的言語訓練是提高中重度智障兒童的溝通技能,在訓練時由于智障兒童感官知覺和認知都會參與到訓練中來,因此,在提高智障兒童的溝通技能的同時,感官知覺和認知能力都相應的有所提高。在此特別提出,訓練不只是我們教師的義務,要求家長參與到訓練中來,對智障兒童將來回歸社會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