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25X(2011)09-0152-01
朗讀是語文教學中一項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助于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從而達到閱讀教學美感,樂感,語感,情感的和諧統(tǒng)一。.朗讀本身是一種有聲語言的藝術,朗讀過程中要發(fā)揮“有聲語言”的藝術作用,使學生深刻體會到作品的思想內容,從而打動學生的情感。在朗讀中引導學生推敲課文(包括詞句,段落,篇章)的含義,情調,韻味,想象作者寫作時的心情和情緒。雖然讀的是作者的語言,但其中包含了學生自己的主觀感受,毫無疑問,這大大有助于對課文的理解和體味。朗讀還是培養(yǎng)語感的一種好方式。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注重對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注意激發(fā)學生朗讀時的情感。
1 要讀得好,有感情地讀,首先要會讀,讀得正確,讀得流利
課堂40分鐘,我們所要完成的任務是很多的,時間是非常緊促的,我們利用課堂讓學生熟悉課文,對學生作適當?shù)刂笇强梢缘模绻耆珣{借課堂的時間,讓學生把課文從不會讀到會讀,從會讀到有感情地讀,這是比較困難的。這除了時間的原因外,還有現(xiàn)在的課文大部分已有一定的難度,學生個體之間水平也有差異。因此,我注重讓學生在課前的朗讀預習。在課堂上我又通過聽錄音,范讀等,給學生一個初步的整體印象。再讓學生結合摸讀課文,為學生正確地朗讀課文打好基礎。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機會,讓學生自由讀,小組讀,比賽讀等,使學生把課文讀通,讀正確,讀流利。為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打下基礎。
2 把感悟到的說出來,點破那一層蒙籠的情感之紗
在生活中學生都有豐富的情感體驗,但在學習中,他們對課文的情感的體驗是不足的,而且水平也是不一樣的。因此,在教學中應發(fā)揮部分學生的優(yōu)勢,讓他們把從朗讀中體會到的那一份情感說出來,取長補短帶動其他學生對文本中情感地體驗,使那些對文本中的情感體驗不夠明了,或暫時還沒有體會到的學生有一種豁然開朗之感,有利于全體學生把這一情感更鮮明地表現(xiàn)出來,為感情朗讀課文指明方向。
3 創(chuàng)設情境,渲染氣氛
情感并不是一件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說有就有,說無就無。它需要感染,需要激發(fā),它具有共鳴性,它可以隨著環(huán)境氣氛的變化而變化。因此,在感情朗讀課文時,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在班級里渲染適當?shù)臍夥帐欠浅1匾摹@纾航o學生們介紹一些課文的時代背景,請學生分角色朗讀或演一演,也可以請學生說一說或想象一下類似情況下的心情感受,當然,教師的感情朗讀是一種有效而常用渲染氣氛、感染情緒的好方法。
4 教師發(fā)揮領頭羊的作用
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學生他們的朗讀技巧、朗讀能力是比較欠缺的,但他們的模仿能力和表現(xiàn)欲望是特別強的。因此,教師應注重范讀的重要性,發(fā)揮在朗讀時的領頭羊作用。
當然,教師只是起到一個帶頭作用,榜樣示范作用,并不要求學生照搬照抄。模仿也應帶有自己的特色,發(fā)展自己的個性。這時就需要個別讀,比賽讀等形式,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也讓學生互評互學,不斷提高。
培養(yǎng)學生感情朗讀我在不斷的努力,我的方法有不成熟之處,但我會一直努力不斷進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