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25X(2011)09-0128-01
【摘要】
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覺、自由地參與英語學習,本文是一種較好的方案。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要相機誘導,激發興趣,從而活躍課堂氣氛、講活重點內容、增長學生能力。這就要求教師敢于擺脫傳統束縛,大膽求實創新,引導學生走進英語學習的自由天地。
【關鍵詞】興趣 成就感 預習 聽課 復習 提高質量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這是新課程標準對中學英語教學提出的根本任務之一。 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主要體現在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的培養。但從現在學生學習英語情況看,學生學不得法,花費不少的時間和精力,效果卻沒有顯著提高。筆者認為,要改變目前學生學習英語的狀態,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更新觀念,轉變角色,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習慣。學生只有掌握了學習方法,有了自覺主動的能力,才能達到“減負增效”的效果,從而大面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1 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讓學生體驗成就感
成就感是指一個人力求實現有價值的目標,以便獲得新發展的一種內在動力。教師可以利用課堂教學一切活動機會,給學生創造出體驗成功的機會,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自覺性和主動性。如在課堂教學中營造出一種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就會帶動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接受知識。其次,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方式設疑,質疑,來開發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主動性,不失時宜地激勵,表揚學生。如用:good,great,wonder,clever,excellent等言語。再者,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尊重和關心愛護學生,建立起一種良好的師生關系,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建立起自覺,主動的學習習慣。
2 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讓學生體驗成就感
成就感是指一個人力求實現有價值的目標,以便獲得新發展的一種內在動力。教師可以利用課堂教學一切活動機會,給學生創造出體驗成功的機會,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自覺性和主動性。如在課堂教學中營造出一種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就會帶動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接受知識。其次,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方式設疑,質疑,來開發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主動性,不失時宜地激勵,表揚學生。如用:good,great,wonder,clever,excellent等言語。再者,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尊重和關心愛護學生,建立起一種良好的師生關系,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建立起自覺,主動的學習習慣。
3 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的良好習慣,實施學生主動學習的先決條件
學生目前預習環節存在盲目性,隨意性,無目的性,不知道預習是什么,如何預習。教師必須指導好學生預習,做好預習工作。課前預習是聽好課的前提,基礎,也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方式,先決條件。預習主要對新內容進行總體把握,不必看得過細,具體。否則,聽課就會失去新鮮感。
4 激發學習情緒,實現角色轉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學生在課堂的表現直接關系到他們的學習效果,課堂上,學生不僅能聽到老師對知識的講解、分析,而且能聽到其他同學的見解,通過課堂練習可以鞏固知識,掌握技能,鍛煉思維。激發學生在課內高漲的學習情緒,實現角色轉換,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策略如下:
4.1 活躍課堂氣氛,加強雙邊活動,擯棄傳統“一言堂,滿堂灌,獨角戲”的做法,教師要更新觀念,樹立為雪上加霜服務的意識,當好導演,演員(配角),觀眾或裁判的角色,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用符合學生能力水平的英語,配合手勢、感情、動作進行教學,善于利用實物、錄音、電腦、動作表演以及語言等創設情景,使學生聽課精神振作,思路開闊。
4.2 教師有意識地就某個知識點出現講解錯誤,目的是引導學生的注意和思考,讓學生主動說出來,再給予糾正。這樣可以增強學生判斷是非的能力,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思考,發揮學生學習主體的作用。
4.3 教師提出的問題要有思考性,趣味性和可回答性,有的問題只是簡單地回答Yes or No, 缺乏吸引力,如在教Body language 一課時,當老師問Is body language very important?學生當然會回答Yes。 不妨變化一下:Is body language always very useful? Will people misunderstand each other when they use body language? 這時學生會做出多種回答。再問What body language means good manners ? What body language means bad manners? 學生會興趣大增,紛紛回答,這樣學會就會積極度主動地進行思維。
5 延伸課堂教學,充分利用課后教學延長線, 開闊學生視野,拓寬知識面
自學和課后復習是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環節,通過自學和復習可以鞏固所學知識。 教師有必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有的放矢,逐漸放手,讓學生根據學習內容和目標是進行自主的學生。比如,預習的作業不再面面俱到,把一些看了書就能找到答案的問題刪去不做,而安排一些需要學生認真思考或者討論的題目。這些問題不但是學生在預習時容易忽視的,而且還能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例如,在學習Lesson74,Book 1 (B)The secret is out 時,我們讓學生預習這樣的問題:(1)If you are a boss, who do you prefer, men or women ? Why?(2)If you can’t get a job because you’re a woman, what will you do? 在學習Lesson 78, Book 1 (B), Paper,一課時,我們為學生安排的討論題是:What would happen without paper?這些總是往往沒有惟一答案,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對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也是大有益處的,如果認真準備,學生不但可以使用大量新材料,而且可以用到許多學過的知識,這又可達到知新而溫故的目的。我們在操作中發現,學生對此在問題表現出極大興趣和參與熱情。要使學生主動學習并具有自學能力,使他們通過自我處理信息,自我消化,達到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教會了學生主動自學就給了學生獲得知識和能力的鑰匙。 英語作為一門交際工具最根本的一點就在于一個“用”字,只有切實加強訓練、主動地去運用,才能達到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目的,上述簡要闡述了通過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成就欲望,促進教與學的角色轉變,激發學生學習英語主動性,積極性,來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然而,學習有法、但無常法,我們只要用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法進行指導,學生們就能主動學習,并會學好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