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25X(2011)09-0188-02
【摘要】
把素質教育融會于英語教學主要以主體教育為主。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有句名言:“教是為了不教。”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幫助學生充分發揮學習的主動性,教會學生怎樣學,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英語教學中要變“講”教學為“導”教學,把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納入教學過程并作為教學的重心。
【關鍵詞】素質教育英語教學 自主學習
21世紀教育振興的突出重點是實施素質教育。我們的英語課堂教學應注重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豐富、多向的交流,以主體意識教育、引領學習與自主學習有機的融合在一起,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并以此來全面提升學生全方位素質。
1 主體意識教育
教學不是單純為了傳授知識,還應該同時具有開發智力、培養能力、提高品德、增強體質等功能。“教是為了不教”,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幫助學生充分發揮學習的主動性,教會學生怎樣學,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增強主體意識,運用好學生內部主動力。內部主動力主要來源于內部的需求感,自覺、主動、積極的參與學習活動。
因此,在英語閱讀教學中要變“講”教學為“導”教學;變以視聽教學為主的學習方式為眼、耳、手、腦并用,把指導學生“怎樣學習”納入教學過程并作為教學的重心。在選擇教法時應優先選用那些有利于學生“主題表現”的方式、方法,在方法的具體運用過程中要力求創設出迫人思考、激勵探索的情境,推動學生主動發展。
要想充分發揮學生學習與發展的主體作用,促進各種素質構成因素的有效內化。英語教師的責任就是盡可能有效地幫助學生實現這種內化。比如閱讀教學中對于課文的理解,要給學生整套讀解文章的方式方法;還要培養學生誦讀習慣,使之增強語感,培植悟性,使其認知心理結構中內化出一種透視宗旨,感悟玄機的智能,便是一種雖說看不見、摸不著,確是用得上、靠得住乃至終生受益的英語素質。一句話,英語教學的素質教育觀,就是以培養學生英語能力、培養學生主體意識和發展學生個體為目標的主體意識教學觀。
2 采用引領學習
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就要切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來引領學生學會學習。我在英語教學中嘗試了如下方法:
2.1 預習(pre-reading)。
初中的學習在方法上和小學的學習方法有很多不同。剛由小學階段進入初中學習,是新的環境新的思路的轉變,所以首先對剛進入初中的學生的學習要加以指導,使其在心理上和知識上做好學習的準備,并引領學生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在今后的英語教學中積極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逐漸造成認知沖突,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并產生解決問題的愿望和要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進而達到大腦活動的最佳狀態。
2.2 閱讀(reading)。
英語教學改革的終極目的就是為了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英語能力,提高學生的英語素質。如何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不但要有宏觀上觀念的更新與解放,而且更應扎實于微觀上具體實踐的點滴探索,在時間的基礎上總結出的提高效率之道,才是生命的涌泉。長久以來,英語課堂教學一直在探索、改革和實踐。在閱讀教學中,我們可以采用速讀(fast-reading)和精讀(intensive-reading)法。速讀,學生可以快速閱讀原文,搜尋相關信息,了解文章大意,培養學生善于發現文章或段落主題句和概括大意的技能。精讀,讓學生關注細節,培養獨立分析和邏輯推理能力。教師有意識地結合知識、技能的傳授,以此來幫助學生了解英文篇章的寫作手法,達到融會貫通。
3 引領自主學習
教學歸根結底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一個好的教師不僅要善于傳播知識,更主要的還是要教會學生主動的獵取知識、運用知識。自學能力是一種高層次的學習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注意了自學能力的培養,還可將其他許多智能的培養帶動起來。
“自主學習”既重視主動接受系統知識和經驗,又重視觀察、實驗和研究,讓學生通過一定的實踐活動進行學習。這可以確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自始至終引導學生自讀、思考、質疑、討論和練習。這樣,主導和主體才有可能做到和諧、統一,知識信息的傳遞才能是多方向,學生接受的知識信息就會比教師單方向的傳遞要多得多。在這種條件下,學生的思維就會處于一種積極的活躍的狀態,學生獲得知識信息的過程就會永遠伴隨著智能的發展,這就為發展學生的創造力開辟了廣闊的天地。學生自己獲得知識信息不但容易接受,而且會轉化為長期的記憶。在閱讀教學中,我們可根據學習的目的和要求,針對學生的整體水平,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活動,如:pair work, game time, interview等,使各個層面的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積極揭露分析和解決與教材的矛盾,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精神。在此基礎上,啟發學生親自動腦、動口、動手,自覺地、有計劃地圍繞教學,組織學生觀摩、實驗、練習、討論和課外閱讀等活動,在自己的探索中,學會思考,學會發現,逐步培養自主學習和自我發現的能力。
以上針對英語教學來提高學生的素質談了點看法,其實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的關鍵在于教師。如果廣大英語教育工作者在這一點上能夠建立共識,聯手創新,在英語教育豐富生動而又艱苦細致的具體實踐中,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教學生之所需,補學生之所缺,盡力幫助學生努力實踐英語知識、英語能力以及其他因素的內化,那么,提高學生的各方面素質,則是大有可為的。
參考文獻
[1] 林子夫. 中國新世紀創新教育論叢[M]: 武漢出版, 2001.9
[2] 曠雅云. 實施英語素質教育 實現英語自主學習[J]: 康定民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3.6
[3] Daniel P, Liston, Love and Despair in Teaching, Educational Theory, 2000. 50
[4] 張紅. 運用語篇整體教學 實施英語素質教育[J]: 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