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剛稱帝那會兒,一門心思鉆研詩賦繪畫,疏于朝政。乾隆最喜去的地方,是老城街一個叫草墨堂的畫社。這一日,乾隆喬裝打扮后,手持折扇邁進草墨堂,將他絞盡腦汁所繪的《雪松》圖展開。眾人看了嘖嘖稱奇。
這時,門外突然有人嚷了一聲:“此畫雖好,卻沒有畫活。”大家一驚,抬頭卻見一個衣衫襤褸的和尚站在門口。
掌柜廉三寸譏諷和尚:“你說這幅畫沒畫活,那你給我們畫一幅!”和尚推說只有自己醉了才能畫出會活的醉畫。
喝過酒,和尚已有七分醉意,歪歪扭扭地作起畫來,那畫上稀稀落落的全是松樹。然后,和尚用嘴吸了一口墨汁,又端起酒杯喝了一口酒含在嘴里,張嘴就是一噴,只見混了酒的墨汁紛紛揚揚落到畫上,化作一朵朵雪花,隨風舞動。漫天飛舞的雪中,蒼松翠柏,群山隱現,果然是活靈活現。
乾隆問:“你叫什么名字?是跟誰學的畫?”
和尚說:“我叫覺遠,是南山寺的和尚,我……我是跟我師父學的畫?!比缓箜槃菀还颍炭值氐?,“貧僧覺遠沖撞了皇上,請皇上恕罪?!?/p>
此言一出,眾人皆驚。
和尚直言道:“我師父曾在護國寺見過皇上的真跡——《殘荷圖》,也臨摹了一幅。我從小深得師父真傳,從畫法筆鋒中,參透了那幅《雪松》出自當今圣上之手?!?/p>
乾隆攙起和尚,感慨道:“你尚有如此才能,你師父想必是世外高人。朕有一難題,不知你們能否幫朕化解?有人給我出了這么一句詩,‘山中隱古寺,晨鐘驚飛鳥’,要我配上一幅相得益彰的畫。晨鳥易描,鐘聲難繪,更難的還是這個‘隱’字,真是讓朕煞費苦心?!?/p>
和尚考慮良久,說:“一個月后請皇上屈駕城南的南山寺,到時我會給您一個滿意的答復?!?/p>
當地的撫臺大人聽說皇上要上南山寺,趕緊拿出一大筆庫銀,請來能工巧匠將寺廟修葺一新。然而,到了說定這天,眼看日薄西山,卻沒見到皇上的影子,覺遠失望地關上了廟門。這時,有個念經的老和尚叫道:“覺遠?!?/p>
覺遠定睛一瞧,驚喜萬分地叫道:“皇上——”
乾隆摘掉帽子和胡須,如釋重負地說:“覺遠,你師父呢?傳來讓朕一見?!?/p>
覺遠聞言,撲通跪倒,哽咽道:“我師父已圓寂五年?!?/p>
乾隆不悅了:“你把朕騙來,到底有何用意?”
覺遠討饒道:“皇上開恩,請讓小僧慢慢道來。覺遠是師父撿來的孩子,師父從小對我寵愛有加,教我習文作畫。五年前師父圓寂,把寺廟托付給了我,我卻把心思全放在了賦詩作畫上,疏于管理弄得寺廟敗落。我不想讓師父一生的心血全毀在我手里,萬般無奈才出此下策。請皇上開恩?!?/p>
乾隆聽罷,勃然大怒道:“你可知這是欺君之罪,要殺頭的!”
覺遠堅定地說:“我知道,可是皇上出的那道難題,我會給皇上一個答案的。明天早上,只要皇上您順著小路從后山下去,找到山腳下的望山石,就會明白了?!?/p>
第二天拂曉,乾隆和隨從早早來到后山腳下,果然看到了一塊大巖石上寫有“望山石”三個大字。
一個時辰后,走來一個挑水的和尚,正是覺遠。他從容地來到小溪邊裝滿兩只水桶,臨走的時候,回頭朝乾隆笑了笑。乾隆目送覺遠走后,吩咐道:“立刻回宮?!?/p>
回宮后,乾隆筆走游龍般畫了一幅畫,急忙宣召紀曉嵐覲見。紀曉嵐看罷大為贊賞:“一條曲徑通幽的小路,一直延伸到山腳下的小溪邊,一個和尚正在挑水,說明山中必定隱有寺廟,妙!再看空中雜亂無章的飛鳥,肯定是遭到晨鐘的驚擾。這幅畫有聲有色,把‘山中隱古寺,晨鐘驚飛鳥’表現得淋漓盡致!”
乾隆恍然醒悟:“覺遠為寺廟的興衰,迷途知返,朕卻恃才傲物目空一切。是覺遠給朕上了很好的一課,讓朕大徹大悟。朕悔當初不聽良言忠諫,置江山社稷于不顧!”
(千山暮雪摘自《長江文藝#8226;精品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