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受邀來到一所農村中心小學聽課。這堂課上得很生動,和我一起聽課的老師,無不點頭贊許。
講課進行到中途,內容涉及認識水果,這位老師就進行提問了:“同學們,你們都吃過什么水果?”
話音剛落,一位男生刷地把小手舉得高高的:“我吃過香蕉。”
不待老師繼續提問,又有一個男生迅速地舉起了小手。這位男生站起來響亮地說:“我不僅吃過香蕉,還吃過蘋果。”老師滿意地點點頭,請他坐下。
接著舉手的是一位女生,她說她還吃過梨子。
“嗯,很好。除了上面同學說的,你們還吃過什么水果?”老師繼續啟發。
見班上沒有人舉手了,老師又耐心地啟發道:“動動腦子,好好想想,還有哪些?肯定還有的。”
可是,怪了,班上就是沒有人再舉手,老師顯然有些緊張。我們在后面也覺得納悶,按理說,農村常見的水果還有很多呀,比如桃子、李子、葡萄等等。
眼看就要陷入尷尬境地,就在這時,班上又有人舉手了,老師臉上一下子舒展開來!在這觀摩課上,這適時冒出來的小手,無疑就像一根救命稻草。
只見這位舉手的女生怯怯地站起來,吞吞吐吐地說:“老師,說桃子的同學,今天請假了……我是說葡萄的。”
(短吻摘自《家庭心理醫生#8226;百家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