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的步步進逼,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仔細規(guī)劃自己的理財經。根據(jù)對理財?shù)牟煌斫夂蛯ψ陨砬闆r分析,他們不想再和CPI玩“蹺蹺板”,已經越來越明白僅僅靠精打細算、縮小支出,來對抗CPI的上升,是不明智的。
若被問及CPI,很多人會自然而然的想到最近價格翻倍增長的豬肉。有人說,6.4%的CPI新高是被豬“拱”上去的,一切都是豬肉惹的禍;有人說,翹尾因素使然,不必大驚小怪;也有人說,世道不同了,現(xiàn)如今我們得看農產品的臉色過日子;更有人說,這三年以來的CPI新高可不是鬧著玩的,銀行里的存款實在是能被活活的“蒸發(fā)掉”。
眾說紛紜之下,人們的心疼程度自是不言而喻。物價上漲,總是讓人心情壓抑的。面對居高不下的CPI,大家更為關心的,無疑是如何保住自己的錢袋。一場CPI“游戲”,靈活應對才最重要。白領以及一些中層收入者對消費者物價指數(shù)上漲的反應越來越明顯,他們不僅在生活和娛樂上“拿捏著分寸”,在投資上也小心謹慎。
三口之家,搭建幸福的“金”字塔
生活在杭州的小李夫婦,兩人的月工資都在8000元左右。結婚兩年之久的他們,并無太多的積蓄,每月還掉房貸,除去基本生活費用和人情往來,小日子過得還算愜意舒適。小李夫婦平時很關注證券市場,但炒股的資金很少。
不過,面對如今飛漲的物價和剛剛出生的孩子,小李夫婦怎么也樂觀不起來,養(yǎng)育孩子的成本一下子讓小兩口手足無措。一想到未來需要用錢之處,兩人一下子不敢往下想了,投資這個想法便呼之欲出。工資應對物價,對于中層收入人群來說,總顯得被動得許多,而種種狀況也告訴我們,善于投資才是硬道理。
點評:
對于這部分人群,可以適當中線布局,每月注意節(jié)余部分資金,考慮購買一些銀行理財產品,也可以買點基金或者股票。這些投資一來可以為孩子以后上學作儲備金,二來也能增加收益。
單身貴族,完善自己的美麗人生
“處在這個年齡,對于另一半的選擇反而抱著順其自然的態(tài)度了。不過,倒是想購置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33歲依然單身的王女士有著這樣的感慨。
她的年薪8萬元左右,并且有65萬元的積蓄,近期想買房子,但想等房價跌一些再出手。不過,看看現(xiàn)階段的房情和居高不下的CPI,王女士擔心如果不做些投資,以后離房子會不會更遠了?在一次聚會上,王女士聽朋友說,買黃金是抵抗通貨膨脹的一種好辦法,既能保值還能獲利,不由得心癢癢的,當即躍躍欲試,心想如果用買房子的錢先購買黃金,豈不是可以大賺一筆?
點評:
不管什么時候,都不要用隨時可能用到的錢去做高風險投資。投資黃金的風險很大。一般人很難在其中盈利。因為錢隨時可能用來買房,王女士適宜買一些短期的銀行理財產品,不少短期銀行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率超過了4%,也可以借此抵御通貨膨脹。針對她現(xiàn)在的情況,不管以后是否結婚,為更好的防范未來的風險,買一些適合自己的保險也是很需要考慮的。
職場白領,打造自己的“小金庫”
王玥彤今年24歲,兩年前大學本科畢業(yè),目前在一家二線城市的私企上班。她雖為一名職場新人,每月4000元左右的工資,還是會有一部分結余。
小彤父母在家鄉(xiāng)的生活依然簡樸,她想用更多的工資結余貼補家用,但是現(xiàn)實總是事與愿違,現(xiàn)在的她更是抬頭仰望CPI直線上竄的尾巴,小心翼翼的死守住自己的“米缸”。而小彤對理財并沒有明確清晰的認識和概念,對于自己花費更是沒有規(guī)劃,因此,面對高漲的CPI,小彤下決心要認真梳理一下自己的收支,并且制定一個長期的理財計劃,對自己未來生活負責。
點評:
定投指數(shù)基金是適合于小彤的不錯選擇,可以每月定投500元至1000元錢,雖然風險比較大,但是收益也高。中國經濟處于上升期,相信股市的低迷只是暫時的。
垂暮之年,適度存款固“根基”
白大爺和老伴早已退休,老兩口沒有房貨等還款負擔,過著規(guī)律簡單的生活,但保守而傳統(tǒng)的生活理念,還是讓他們感到了通貨膨脹的威脅。年輕時積攢下的存款,再加上兩人每年5萬元左右的退休金,也足夠他們安度晚年。每天白大爺都會去公園健身,身體還算硬朗。老伴患有心臟病,但在年初的時候,白大爺為她買了意外保險。兒子雖然工作穩(wěn)定,但至今還沒有結婚,老人想多積攢些錢,為兒子結婚做準備,也好減輕兒子的負擔。白大爺還計劃著在兒子結婚之后,帶著老伴去外地旅游,以彌補多年來的缺憾。因此,他想做一些股票投資,或者買一些收益高的基金。
點評:
相對于年輕人,老年人對投資風險的承受力比較低,因此在投資過程中要以謹慎穩(wěn)健為主。不建議白大爺去買股票買基金。對于白大爺和他的老伴來說,儲蓄和國債等有穩(wěn)定收益的投資理財是他們的選擇對象。如果有精力管理,購買債券型基金和短期銀行理財產品,同樣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