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貪求厚利、永不知足的人,等于是在愚弄自己。貪婪是—切罪惡之源。貪婪能令人忘卻一切,甚至自己的人格。貪婪令人喪失理智,做出愚昧不堪的行為。要想成功,就要學會放棄,只有放棄眼前利益,才能獲得長遠利益,這就是成功之道。
從前,有兩個朋友看到一位哲學家從叢林中驚慌失措地跑過來,便問他為什么這樣驚恐不安。
哲學家說:“在那片叢林中,我看到一個吃人的東西。”“你是不是說有一只老虎?”兩個人不安地問道。
“不,要比老虎厲害得多。”哲學家說,“我是在挖一些藥草時,挖出來一堆金幣。”“在哪兒?”兩人趕忙問道。“就在那片叢林中。”說完,哲學家就走了。
兩個朋友立即跑到哲學家所指的地方,果然發現有一些金幣。
“那個哲學家多蠢啊!”一個人對另一個人說,“竟把這貴如生命的黃金,說成是吃人的東西!”另一個人說:“讓我們想想怎么辦吧。在光天化日之下,現在就把它拿回村里是不安全的,必須在夜里偷偷拿回家去。我們留一人在這兒看著財寶,另一個人回家去拿飯來吃吧。”
一個人回家拿飯去了,留下的一個人想道:太遺憾了,今天要是我—個人來多好!現在我還得把這些黃金分給朋友一半,這樣我也不會分多少了。我有一大家子人,需要得到全部黃金。只要他一來,我就用我的刀子把他捅死。
同時,另一個人也在想:我干嘛要把黃金分給他一半呢?我負債累累,為晚年準備的積蓄一點都沒有,我不能分給他一半。我先吃好飯,然后就在飯里放上毒藥,給他帶去,他一吃就死了。
想好之后,他帶著飯,來到發現財寶的地方。他剛到那里,另一個人就冷不防地給了他一刀,當即結果了他的性命。行兇后,兇手對朋友的尸體說道:“可憐的朋友,是一半黃金送了你的命。現在,我該吃飯了,真餓得我夠嗆。”他端起有毒的飯吃了下去。半個小時后,他也一命嗚呼了。他在臨死的時候說:“哲學家的話多對呀!”
人因貪婪常常會犯傻,什么蠢事也會干出來。所以,任何時候都要有自己的主見和辨別是非的能力,不要被假象所迷惑,尤其切忌貪婪。因為人們極易成為它的奴隸,變得越來越貪婪。人的欲念無止境,當得到一些時,仍指望得到更多。
一個貪求厚利、永不知足的人,等于是在愚弄自己。貪婪是一切罪惡之源。貪婪能令人忘卻一切,甚至自己的人格。貪婪令人喪失理智,做出愚昧不堪的行為。
除此之外,還有一條重要的守則,就是人不可只貪求眼前的利益,尤其是金錢。金錢猛于虎,它使人不僅傷害別人,而且還傷害自己。學會選擇與取舍,才是大智慧,就像下面這個故事中所講的那樣。
一個青年向~個富翁請教成功之道,富翁卻拿了三塊大小不一的西瓜,放在青年面前,并問:“如果每塊西瓜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你選哪塊?”
“當然是最大的一塊!”青年毫不猶豫地回答。富翁一笑:“那好,請吧!”富翁把那塊最大的西瓜遞給青年,而自己卻吃起最小的一塊。很快,富翁就吃完了,隨后拿起桌上的最后一塊西瓜,得意地在青年面前晃了晃,大口吃起來。青年馬上明白了富翁的意思:富翁吃的第一塊瓜雖無青年的大,但結果卻比青年吃得多。如果每塊西瓜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那么富翁占有的利益自然比青年多。
吃完西瓜,富翁對青年說:“要想成功,就要勞噲放棄,只有放棄眼前利益,才能獲得長遠利益,這就是我的成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