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itor Gina
孕期頭三個月染發寶寶患白血病概率增加
據巴西《南美僑報》報道,孕婦在妊娠期頭三個月內染發,會增加嬰兒在出生后兩年內患白血病的概率,風險率接近兩倍。盡管新生兒患白血病很罕見,但還是有5%的這一年齡段的嬰兒患有此種疾病。
巴西腫瘤研究中心與國家公共衛生學院進行了調查,初步的調查結論是,女性在懷孕期間不要使用染發劑。研究人員對巴西各個地區的15個婦產中心的650名母親進行了調查,其中231名母親的孩子在2歲前患白血病,另外41 9名母親的孩子健康情況正常,研究顯示,白血病的出現并不是意外,這與母親在懷孕期間使用染發劑或是直發劑有直接關系。腫瘤研究所兒童腫瘤專家瑪利婭是此次研究的主持者,她表示。研究的結果很重要,同時也讓她本人很震驚?!斑@是關于此種疾病的第一次調查,一些調查結果還需要證實。”她說。
如果有2歲以內兒童被確診患有白血病,孩子的血樣需要被送往腫瘤研究中心進行再一步確認白血病的類型。白血病一般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75%的白血病患兒是急性患者。研究人員在確定了患兒的白血病類型之后,就會約談患兒的母親,了解她們的生活和飲食習慣,比如是否吸煙、飲酒、接觸化學品、農藥、染發劑等。調查的范圍包括母親懷孕前三個月,懷孕期間,以及生產后三個月的情況?!拔覀兊哪繕耸茄芯凯h境因素是否會影響嬰兒患病?!毖芯咳藛T還對14個品牌的染發劑和直發劑進行了研究,發現了T50種配料,其中32種會對胎兒的健康造成嚴重損害。
通過這些數據,瑪利婭對于一名在孕期使用染發劑的母親給胎兒患白血病造成的危險進行了計算,其風險高于普通胎兒1.8倍?!霸谠衅诘念^三個月正是嬰兒成型的重要時期,這時正是細胞分裂最快最重要的時期。我們懷疑,化學品會影響DNA,使孩子的基因信息受損?!爆斃麐I說。
研究稱二手煙使兒童多動癥危險增加50%
吸煙危害眾多,二手煙同樣如此。美國《小兒科》雜志刊登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經常暴露于二手煙環境的兒童罹患兒童多動癥(ADHD)的幾率增加50%。
新研究由于美國疾控中心(CDC)主持,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主要負責具體實施。新研究分析了美國2007~2008年兒童健康調查涉及的5萬多名兒童的數據。調查內容包括:醫生或老師是否告知兒童父母孩子存在多動癥或其它行為問題;孩子是否接受相關咨詢;家中是否有人吸煙,等等。
研究人員綜合了孩子家庭經濟狀況以及孩子母親的受教育程度等多種因素后,綜合分析結果發現,在12歲以下兒童中,暴露于家中被動吸煙環境的占6%。這些孩子發生“神經行為紊亂癥”的幾率增加50%。比如,學習障礙、多動癥和另一種行為障礙的發病率分別為8 2%、5.9%和3.6%。這些孩子接受相關咨詢的可能、以及同時發生兩種以上紊亂癥的危險也增加50%。研究還發現,9~11歲的男孩遭受二手煙危害最大。
專家表示,多項研究業已證實,被動吸煙還會增加嬰兒猝死綜合癥、兒童哮喘、腦脊膜炎和中耳炎危險。因此,為了下一代的健康,為了自身的健康,廣大家長最好盡快戒煙,也不要將孩子帶到有煙場所。
三個月大嬰兒能聽音辨情感
究竟從多大開始,人類有能力從不同的語音語調中辨別不同情感?英國最新研究顯示,3個月大的嬰兒就能對含有不同情感的聲音做出不同反應。
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在美國新一期《當代生物學》雜志上報告說,當21名3個月至7個月大的嬰兒睡著時,研究人員對他們播放了含有不同情感的聲音,同時用磁共振成像技術探測他們大腦的反應。
試驗中播放了笑聲、哭聲、咳嗽聲以及玩具等物體發出的非人類的聲音。結果顯示,這些嬰兒大腦中的顳皮質等部位會對這些聲音做出不同反應,其反應模式與成人大腦對這些聲音的反應模式類似。
領導研究的德克蘭’墨菲教授說,這一結果顯示,嬰兒大腦很早就開始形成能分辨聲音和情感的能力,這超出了過去的認識。由于話語交流在人際溝通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分析嬰兒大腦如何逐漸形成相關能力,有助于尋找治療那些不善交流的自閉癥患者的方法。
3~4歲兒童最自私
人類并非生來就懂得分享。瑞士一項最新研究顯示,人在幼年時期通常表現自私,直到七八歲才懂得與人分享。專家認為,這一突然轉變是人類基因和社會文化共同作用的結果。
糖果考驗
瑞士蘇黎世大學恩斯特。費爾主持的實驗中,229名3~8歲瑞士兒童應邀參與3輪不同實驗。各輪實驗中,每名兒童面臨兩種選擇。研究人員向每名兒童分別展示一張其他兒童的照片,要求這名兒童在3輪實驗中分別就如何與照片上的兒童分配所得糖果做出選擇。
第一輪實驗中,每名兒童獲得一份糖果并需做出選擇,把一份糖果全部留給自己還是平分給另一名兒童。
第二輪實驗中,每名兒童獲三份糖果,繼而選擇把兩份糖果分給另一名兒童、自己留一份,還是與另一名兒童平分。
第三輪實驗中,每名兒童獲兩份糖果,選擇全部留給自己還是與他人各得一份。
年齡差異
面對“利益”考驗,不同年齡段兒童做出不同選擇。
費爾在最新一期英國《自然》雜志發表論文說,3~4歲兒童普遍顯現“利己”傾向,不考慮其他兒童的利益,5~6歲兒童的表現相差無幾。7~8歲兒童則有完全不同的表現。
實驗結果顯示,第一輪實驗中,近80%7~8歲兒童選擇與另一名兒童平分一份糖果,而非吃“獨食”。
第三輪實驗中,盡管面對獲得雙份糖果的誘惑,仍有多于40%的7~8歲兒童選擇與另一名兒童平分兩份糖果。
相反,3~4歲兒童中不足9%選擇平分。
分享觀念無處不在。第二輪實驗中,多數7~8歲兒童不愿意讓另一名兒童獲兩份糖果,而自己僅得一份。
先天后天
幾十年來,行為學家和社會學家一直爭論人類慷慨或自私的品質來自遺傳還是成型于社會塑造。
費爾在論文中揭曉,平等觀念和分享行為是先天與后天共同作用的產物。實驗雖然沒有確定各種因素影響的比例。但結果顯示,基因與社會文化均對平等觀念和分享行為的形成發揮作用?!罢缧猿墒焓怯缮飳W和基因造成,其他現象也可以這樣解釋,”費爾說,“平等觀念與分享行為也可以由生物學和基因造成?!?/p>
另外,實驗還顯示,沒有兄弟姐妹的兒童更加慷慨。這一結果出乎意料。
新生兒只聽“媽媽的話”
加拿大研究人員日前報告說,新生兒大腦對母親的聲音反應更敏感,因為這有助于啟動新生兒大腦中主管語言學習的部分。
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新一期英國學術刊物《大腦皮層》上發表文章說,他們將電極連接在16名新生兒的頭部,觀察他們出生24小時內的大腦活動。在此期間,研究者讓他們的母親和一名女護士先后短促地發出元音“a”。
通過掃描這些新生兒的大腦,研究人員發現,孩子們大腦左半球中主管語言處理的部分只對母親的聲音有反應。雖然新生兒對女護士的聲音也有反應,但那些聲音只能使新生兒大腦右半球中主管聲音辨認的部分活躍起來。
領導這項研究的瑪麗斯‘拉松德說,研究結果令人興奮,它證明了新生兒大腦對母親的聲音有強烈反應,說明母親的聲音對嬰兒具有特殊意義??梢哉f,母親是嬰兒語言能力的最初啟蒙者。
《海賊王》成為日本兒童人生教科書
最近日本進行了一頂問卷調查,內容為“你希望自己的孩子閱讀哪一部漫畫”,而最終的結果《海賊王》位居第一,《灌籃高手》排在第二,《龍珠》排在了第三。受調查的人中有66.8%的人表示有希望自己孩子所看的漫畫,并且,比例最高的為40歲的女性,達到了81.8%,而且,受調查者有孩子的也占了8成。
而之所以選擇了海賊王,不同年齡層的人也有不同的看法,20歲左右的年輕男性表示“海賊王對于友情的重要和正義是什么有很深的描寫”,30歲左右的女性表示“本作可以很容易讓人理解友情與正義”,30歲的男性中認為“這部作品是人生的教科書”,40歲女性則認為“希望通海賊王讓孩子了解同伴的重要”,最后40歲男性人群則表示“可以讓孩子知道,如果沒有任何覺悟就輕易做出決定是不行的,并且讓他們理解同伴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