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又一個新的網絡流行體誕生了,這句話在某電視劇視頻推薦與網絡游戲介紹中醒目地出現,感謝鐵道部又給網民提供了無限的創意素材。好像每次事件之后,都會催生一批網絡流行語,是網友們對現實的調侃。前不久有地方交通警示語變成了“淘寶體”,有人覺得親切,有人覺得缺少了警示的意味,但是不可否認,網絡流行體已經開始滲透生活,來源于生活,回饋于生活,網絡流行體用這樣一個方式讓我們明白:每一個p民,都可以貌似詩人。
李剛體——恨爹不成剛
“我爸是李剛”接替了“騙你是小狗”,成為唐詩三百首的百搭句式:“床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剛:日日思君不見君,我爸是李剛;桃花潭水深干尺,不及我爸是李剛……”“李剛體”無處不在,古今中外,一切皆可解釋:“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我爸是李剛:我如果愛你,絕不學攀援的凌霄花,借我爸是李剛炫耀自己;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我爸是李剛;我在遙望,月亮之上,我爸是李剛。”
凡客體—全民皆調戲
“愛相聲,愛演戲;愛豪宅,愛得瑟,愛誰誰,尤其愛15塊—件的老頭汗衫,我不喜歡周立波,也沒指望他會喜歡上我,我是郭德綱,能成為雞凡洗的代言,我很欣慰。”從調侃郭德綱開始,這樣一個“愛……愛……我是…-”的句式,原本只是惡搞凡客誠品的營銷廣告,卻被網友們發揚光大,可以用來標簽化任何一個人,任何一件事,掀起一場“人人皆可調戲”的狂歡。
亞運期間,《遼沈晚報》開創了“凡客體”版面設計,如此形容中國足球:“愛小組賽,不愛淘汰賽,壓力太大……愛表決心,愛說中韓差距不大,愛夸海口說復制國足3:0克韓……我們走在無窮敗的老路上,我們不知該哭還是該笑,我們是不著調的中國國奧”;又如此形容“萬年老二”史冬鵬:“不愛跟跑,不愛第二,不愛看人后背……不愛冬日娜,不愛接受她采訪,不愛聽她恭喜我‘蟬聯亞軍’……我不會永遠是2,我也想當大王,我是一直想超越劉翔的史冬鵬”。
3Q體——艱難的決定
面對掐架,網友一貫的態度是圍觀。而這一次的“熱鬧”顯然讓人不能置身事外,QQ與360之間的一場“3Q大戰”,把每一個圍觀者都牽扯成了參與者,當QQ“淚流滿面”地“做出一個艱難的決定”——在裝有360軟件的電腦上強制停止運行QQ軟件的時候,網友們莫名其妙地遭遇到了一道“愛我還是它”的選擇題:“要QQ,還是要3607”3Q體的橫空出世,讓我們反思自己的處境:大多數時候,你沒有選擇,只有被選擇,你沒機會艱難地決定,只能艱難地被決定。
亞克西體——直逼“草泥馬”的超級神獸
什么叫做神曲?春晚上一首《幸福生活亞克西》堪稱代表作。大年初二,韓寒在博客上發起了“亞克西填詞大賽”:“神州大地,神獸頻出,當我起庥的時候,耳邊縈繞的都是亞克西的余音的時候,我知道草泥馬的時代已經過去,亞克西的時代即將來臨。從1999年的春晚到2009年的春晚,亞克西是多變的。以前一直以為亞克西是一個作品,現在才知道,亞克西像宋詞一樣,其實是一個詞牌名,所以,我在此特地舉行一屆亞克西文藝大賽,歡迎大家填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