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原則、八大手段
“我就是明星救火隊。”某電視臺宣傳總監Z先生這樣形容自己的工作,在娛樂圈有一部分人像Z先生一樣專門幫明星處理危機。其實在炒作泛濫的當今娛樂圈,有時候很難分辨明星是真的發生危機還是制造危機來吸引眼球,無論是何種情況,都需要危機公關來讓他們安然度過或者更上一層樓。明星危機公關要遵從哪些原則,又有哪些官方與非官方的手段?為此我們特地采訪了“娛樂策劃”概念發起者田金雙、曾任電視臺宣傳總監的Z先生以及幾位明星經紀人,為我們揭開了明星危機公關的神秘面紗。
原則壹
反應迅速,把握黃金24小時
以往明星發生危機時,藝人及其經紀公司最常處理的措施就是:避而不答,或者干脆否認,期望用時間來淡化危機,就像當初“花兒樂隊”涉嫌抄襲的事件就是用這種方式處理的,結果很失敗。其實發生危機時,明星要在第一時間表態,或否認,或認錯,或道歉,一定要把握黃金24小時,z先生稱自己就經常接到這種需要緊急處理的事件,要馬上做出反應,與當事人溝通了解情況,與媒體聯系,盡量減少負面影響,在危機擴大之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原則貳
低調,認錯,示弱
田金雙稱明星在危機公關時一定要遵從低調、認錯、示弱的原則。中國人信奉“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即使犯了再大的錯,只要誠心悔過,總會有好的結果。謝東吸毒事件盡管后來被一部分人質疑是炒作行為,但當時的處理方式獲得很多人的贊賞。事件發生后,謝東并沒有隱瞞,他向大眾坦白了自己的吸毒經歷,并主動以身為戒,告訴大家吸毒的危害。之后正好趕上了國際禁毒日,他當上了禁毒大使,形象不降反升。而其他臺灣涉毒人員,如庹宗康、胡瓜等,在事發后,也都是在公眾面前痛哭流涕,請求原諒。這種態度很討巧,避免了大眾的進一步抵制,并且看到明星流眼淚,在大眾面前示弱,看客也就心軟了,打情感牌博取同情,幾乎屢試不爽。
原則叁
追求和諧,達到幾方利益最大化
Z先生稱自己在處理危機時追求的原則就是和諧,因為利益沖突發生危機的時候,就要多為對方考慮,他曾經處理一次因為媒體編造虛假新聞而產生的危機時,并沒有追究那名記者的責任。只是向其他媒體表明了自己的態度,結果那期節目因為這則虛假新聞而備受關注,收視率全國第一,可以說因禍得福。他說很多問題是可以坐下來談的,盡量達到幾方利益最大化,事情解決起來就容易多了。
手段壹
發聲明要畝簡意賅
發聲明是明星在危機公關時最常用的手段,當然寫聲明也是一門藝術,要很會遣詞造句,就像陳冠希那句“無限期退出香港娛樂圈”,謝霆鋒那句“感謝她(張柏芝)這五年來的付出”,總是給媒體留有無盡的想象。一般來說聲明要言簡意賅,只做說明,不做解釋,因為言多必失,說得越多越容易被人抓住漏洞。梁洛施的分手聲明堪稱范本,原文如下:“各位媒體朋友:新的一年開始,我祝各位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踏入2011年,我本人也走進人生的一個新階段。我和李澤楷先生分手了。我們曾經擁有一段美好歲月,我們的孩子會共同撫養。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是我倆的共同目標。藉此聲明,望能結束外界對我們無休止的猜想、臆度。”
手段貳
召開新聞發布會表態
從那些明星的危機公關處理事件,我們可以看出,他們的態度往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藝人形象的建立,基本在于大眾口碑,這口碑的形成就是大眾對藝人的一種感覺。當藝人出事后,除了對表面事情的判斷之外,更影響大眾裁定的是明星的處理態度。態度固然不能決定一切,卻能影響事件的轉機,就像今年莫少聰吸毒供出圈內眾多明星,在媒體猜測中其中一位直指孫楠,為此孫楠馬上召開記者會,否認此傳聞,明確表明自己態度,制止了傳聞的繼續擴散。
手段叁
與媒體互相合作
某經紀人告訴記者,現在的危機公關其實不是一個短線的事情。事件發生后,并不是第一時間出來表個態就解決了,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公司都要去做出各種相關回應,有時感覺就像是一個舵手的位置。公司最重要的是要與媒體建立一個良好的溝通關系,把事情的真實情況在第一時間向媒體解釋清楚。另一方面媒體也需要新聞內容,z先生說他會為不同的媒體提供不同的新聞點,還會為媒體著想,登這種公關稿會不會影響記者的工作。當然與媒體合作還有一些非官方的手段,比如明星被偷拍,在照片發布前得到風聲,他們可能會直接找到那家媒體,要不然出錢買下照片,要不然跟媒體協調,提前做一些處理。當然也有一些藝人故意找媒體偷拍制造危機,提高知名度或者維持曝光率,香港媒體同行就稱會經常接到某天后經紀人的電話,讓他們偷拍天后逛街的圖片,所以該天后雖然回歸家庭多年,但依然維持著超高的曝光率。
手段肆
微博是把雙刃劍
微博的流行讓每個人都成了媒體與狗仔隊,一般明星自己的情感危機通過微博表態是最合適的渠道,因為更有人情味、更私人化,還可以與大眾有最直接的互動,姚晨的離婚事件就是最好的證明。當然微博也是一把雙刃劍,很多危機也是因此產生的,像凌瀟肅的“小三”言論、孫海英與呂麗萍的“反同志”言論、郭美美的炫富事件,都是因為微博惹的禍。現在大眾媒體越來越注重網友的評論,所以明星在危機公關時會想辦法得到網友的支持,也就有了所謂“五毛黨”的出現,即注冊馬甲發帖幫某一方說話,一般一個帖子收費五角。
手段伍
借力使力,轉移視線
大部分娛樂事件都是大眾茶余飯后消遣的談資,明星出事他們會很感興趣,但是也很善忘,只要有另一個新的事件出來,他們的注意力就會轉移。明星在危機公關時也會使用借力使力、轉移視線這一招。曾經的橙天經紀人表示他們在處理楊若兮的事件(楊若兮與劉威分手)時就用的這個手段,“不管公眾態度怎么樣,說炒作也好,說不好也好,從我們發的稿件,或者媒體的口徑,都有一個步驟。我們要逐漸轉移大眾的視線,不要一直停留在她哭泣的形象上”。
手段陸
訴諸法律
某經紀人稱對關于旗下藝人不真實的報道,是要堅決出面否認的。如果造成了非常大的不良影響,一定會出面采取措施,必要時要拿出法律武器。其實提告不一定要一個結果,只是表明一種態度,當時小S被媒體報道“家暴”新聞時,她果斷地站出來,將那家媒體告上法庭,表明此新聞絕對子虛烏有,“家暴”傳聞才沒有繼續傳播。
手段柒
走慈善,公益路線,重塑形象
很多經紀人都稱藝人出事后,公司從保護藝人的角度考慮會用到一些公關活動,比如安排一些慈善活動,捐款、認養、環保等,塑造一個熱心公益的形象,當然藝人必須在誠懇的基礎上做這些公關。田金雙說這是一種“洗白”的手段,是好萊塢明星最常用的手段,現在國內藝人逐漸學習利用,比如郭德綱徒弟打人事件之后的危機公關,章子怡“詐捐門”之后低調捐款都是如此。
手段捌
借他人之口發自己之聲
在娛樂圈一向“跟紅踩黑”,明星陷入危機時,其他人都會明哲保身或者隔岸觀火,如果此時有一些明星出來聲援,就會讓大眾覺得這個人人緣不錯,而這些聲援的人又都是意見領袖,自然會有一部分追隨者,相應地也會支持出事的明星。當時章子怡出事時,幾乎沒人敢幫她說話,只有洪晃發表了“保護章子怡這張國際面孔”的言論,據悉洪晃發表此言論也是受人之托,只是效果甚微,沒形成輿論。但是在張柏芝離婚事件中,她的一眾好友都力挺她是好女人、好媽媽,得到一票網友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