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峰永遠軍容整潔,一雙破爛的軍靴也永遠擦得亮亮的。他有文化、會練兵造地雷,他經歷了那么多戰爭,他不感嘆生不逢時,他把自己當做客人,直到最后他才明白,自己的血脈,激情和全部生命,早就和這支先前自己根本不屑看一眼的土包子隊伍融為一體,終于有一天,他想著小北平,帶著對她的承諾,堅定又羞澀地換上八路軍的軍裝,他不再是客人了。一個深夜他攔住準備去夜襲的李大本事,因為這個沒有名分的獨立團還要繼續打下去。陳峰的死最讓人揪心,在意料之外,卻在情理之中。這有關宿命,因為一開始他就是山下奉武的手下敗將,最后他還是打不過,只好用自己的命來換他的命。
王雷喜歡陳峰的骨子里的那股子勁兒,他也把那股子勁演了出來,從《金婚》、《天敵》到《零號國境線》,你都找不到陳峰的影子,文也行武也行,悲劇喜劇都能演,正也可邪也可,總之,隨便你捏。
Q:你對陳峰最準確的理解應該是什么?
A:他是個帥才,最準確的定義是他就是一個兵、一個戰士,很難用一個詞來形容他,他經歷過的戰爭和見過的死人也最多,他可能要比他們麻木一點,相對可能更理智一些。他永遠是個客人,他知道自己是在幫他們完成任務,自己也在完成自己的承諾。李大本事和孫成海身上的東西他都有,但是他把這個東西化得比較淡,沒有那么張揚,沒有那么外力。
Q:陳峰內心一直有自己的歸宿,所以他一再地說自己是客人。但是他從什么時候覺得自己不是客人了?
A:有關系,到最后軸線是兄弟的誠意,這幫人是生命來交的朋友,還有就是小北平,小北平希望他成為八路軍,陳峰也是給小北平一個承諾,算是一種慰藉。
Q:有沒有哪一場是你印象深刻的?
A:很多都印象深刻,尤其和山下奉武同歸于盡那場戲,當時拍了三個大夜,每天都排到凌晨三點,最后拿勛章殺死他是我想出來的,我就想要有點不一樣的死法。因為打不過山下,只好讓他先剁我兩下,正好白天在一個日本鬼子身上掏了一個勛章,隨手就踹兜里了,是導演設計的。我們這個戲好多東西都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就是要給觀眾不停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