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深信經典只可模仿不可超越,但也有人堅持沒有最好只有更好。2006年,一部《亮劍》橫空出世,以李云龍為代表的硬漢英雄席卷萬千熒屏。時隔5年,該劇被翻拍后再次搬上熒屏,更名為《亮劍一鐵血軍魂》。新版《亮劍》相比老版,增加了35%的戰爭場面,使戰場效果更加激烈、血腥、真實地呈現在觀眾面前,此外最大看點就是增加了主角“李云龍”的成長過程。
英雄源自普通人
在老版中,李云龍出場就是八路軍的團長,新《亮劍》則將歷史向前推了幾年,豐富了李云龍在西路軍中當團長時在河西走廊中戰斗的往事,增加了1936至1937年間李云龍所在的紅九軍25師171團與西北軍閥馬家軍的生死對決,以及李云龍與婦女獨立團女指導員鄭芳之間不打不相識、不吵不相愛的血色浪漫愛情,還有李云龍與國民黨干將楚云飛不打不相識的經歷,這些新加入的戲份可看做《亮劍》前史。老版《亮劍》因當時客觀條件所限未能將故事情節充分展開,給觀眾留下了不少遺憾。此次新《亮劍》延長了故事的年代跨度,通過大量新增情節將李云龍和他的戰友、伴侶、敵人們的關系展現得更加豐滿和人性化。紅軍與軍閥的生死斗,李云龍的糾葛初戀,楚云飛的戰地情歌,都從細節上完善了每個主人公的性格發展和特質,讓觀眾可以清楚了解他們在戰火中經歷百戰錘煉,逐漸成長強大的過程。
青春男兒熱血團
作為翻拍劇,觀眾免不了要與之前的版本做一比較。除去情節內容,最常拿來對比的就是角色。同一個角色,不同的演員演繹,肯定是各有特點。此次新《亮劍》因在原作歷史基礎上向前延伸,增加了大量紅軍時期的戰斗生活,所以李云龍的年輕化勢在必行。憑借《人間正道是滄桑》、《中國遠征軍》等電視劇的熱播,觀眾逐漸熟悉了黃志忠凜然正氣的軍人形象,這也使他成為了演繹這個年輕版李云龍的最佳人選,加之果靜林、任泉、甘婷婷、甄妮等一批年輕演員的強力加盟,使新《亮劍》擁有了全新的“亮劍兵團”。
田征:我與沈泉有緣
中戲畢業后一直活躍于話劇舞臺和影視劇表演的田征,曾經在《冰山上的來客》、《走戈壁的女人》、《大漢悲歌》、《我最好的朋友江竹筠》、《失樂園》等眾多影視作品中飾演了多種形象各異的人物角色,不俗的演技及鮮明的人物特色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次,在新版《亮劍》中田征飾演的沈泉是一個對李云龍忠心無二、對戰友熱心似雷鋒、對敵人惡狠無情的角色,幽默、逗趣的人物性格有別于眾多戰爭戲,而其特色鮮明的個性,被軍中戲稱為“小李云龍”。
Q:你飾演的沈泉是老版《亮劍》中所沒有的,新增的一個角色,這是你接演他的原因嗎?
A:對,正因為是新增的角色,大家在看的時候相對以往角色不會有比較,對我來說是一件好事,我可以展開我的能力去更多地完善這個人物。在他身上會呈現出很多不同人物的性格:他有他很冷血的一面,在他殺敵的時候,拼到最后拿著一把殘缺的大刀跟敵人肉搏,子彈沒有了就用牙咬;但對待戰友很溫情,會把僅有的食物讓給他的戰友,會拿出他身上的破皮襖鋪在地上讓大家一起枕著睡;他也有很幽默的一面,在那么一個極端惡劣的戰爭條件下,他有他所謂的戰地浪漫主義,有時候說句笑話,把大家從很慘的情形當中一下拉回來,讓大家忘掉饑寒交迫困,哪怕生與死的東西。雖然他過早地犧牲,有些東西還來不及去更全面地展現,但我覺得應該在前十四五集這個人物會給大家留下一個比較清新的印象。
Q:老版的《亮劍》你看過嗎?
A:當然看過,包括小說我也看過,小說非常好。
Q:如果能讓你在《亮劍》所有角色中來選定一人來演,你選誰?
A:那肯定是李云龍。無疑他是全劇最大的亮點。因為他身上被賦予的那種很刺激男性荷爾蒙的東西太強大了,任何一個有血性的男人看了都會想嘗試這個角色的。其實最早進這個戲之前我試的是趙剛。這個人物也很有他的可演之處,畢竟他是陪伴在李云龍身邊最久,也是最了解他、最知根知底的,他倆的關系更加親密無間。
Q:演員和角色之間有時有一些奇妙的緣分,你沒有演成趙剛,卻演了沈泉。
A:對,有時候他就在那兒等你。正好李云龍身邊有沈泉這個角色,所以導演就讓我來演這個角色。我說OK,沒有問題,因為我覺得這個角色是新加的嘛,他的創作空間可能會更大,也跟這個人物挺有緣分的。雖然一開始不是奔著他來的,但后來繞到他這來了,我依然覺得很好,很過癮。
Q:這個戲里令你印象深刻的有哪些場景?
A:有兩場。一個是沈泉和張大彪一對一對練的那場戲,蠻有意思的,張大彪比較按套路出牌,我則使了一些陰招,所謂戰場上的一些野路子,雖然不好看,卻贏了,他們兩人也是不打不相識,最后成為了生死與共的好兄弟。還有一場是沈泉犧牲的戲讓我挺感動的,他拿著一捆手榴彈往身上一綁,沖著張大彪喊了一句,“大彪,告訴咱團長,沈泉先走一步,不能陪他了”,說完就拎著手榴彈沖上去了,最后肩部和腿部中彈,他迎著坦克車,鉆到車底下,引爆了手榴彈,與敵人一塊粉身碎骨。后來看回放,心里還是挺難受的,那樣的壯烈,以一個血肉之軀,跟一個鋼鐵般的龐然大物對抗,就是那種感覺。
Q:我想知道演員在拍這種戲時,是怎樣的一種心理狀態?
A:有的時候,剛好在那個環境,周圍的炸點一炸,你就會相信那是真的,在你看到日本的那個國旗、鋼盔、刺刀,你心里本能地就會有一種那樣的感覺。在現場,你真的會把嗓子給喊劈了,喊破了,那種感覺自然而然就會流露出來,那種所謂民族的愛國情結,一下子就會崩出來,你不用去演了,因為有環境在那烘托。
Q:拍爆破的戲會害怕嗎?
A:害怕是會害怕,但爆破的戲要那個效果,炸點會離演員很近,但會有一個安全的評估,會告訴你那邊是一個汽油彈,上面是一個炸點,它爆炸的時候先是一個火球出來,跟汽藥彈一樣,瞬間揮發的那種,然后啪的一下,就在我們后面,他要的是那種質感,基本上跟所謂的特技,都是心理侵略。
Q:你說話給人的感覺挺有表現力的。
A:因為我在說的過程中,腦子里已經在想象那些情景了,如果真那樣的話我會哭的,會哭死。
Q:小時候看這種片你會哭嗎?
A:不會,小時候是湊熱鬧,但一看到八一電影制片廠的廠徽,就馬上想起那個音樂(嘴里模仿著那段音樂),但隨著你學表演了,也接觸這么多了,會發現真正感動你的其實是在“沖啊”之前或之后的東西。
Q:看你這樣子一定有軍人情結。
A:我有。我的業余愛好就是收集軍品,鋼盔、軍服、各種軍品,二戰時期美軍的、英軍的、德軍的、瑞士的鋼盔基本上全有了,而且我現在收集的是德軍的現役軍服。回家沒事了,我就把他們換上,照著鏡子。有個鋼盔是1942年英軍的,拿的時候就會有一種歷史感,真的是經歷過二戰的東西,戴上就會想這件東西的主人他是活著還是已經死了,還有這頂頭盔被多少個人戴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