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福建東南拍賣顯然沒有將目光局限于壽山石雕,繼春拍首開當代工藝珍品專場之后,此次秋拍再度開設當代工藝精品專場、當代漆畫名家專場、當代沉香珍品專場和當代古典家具專場。我們通過圖錄制作的精良程度和市場推廣力度均可看出主辦方對當代工藝的重視,由于市場環境影響,各個板塊市場表現各異。
在當代工藝精品專場中,趣味性的文房用品表現較為突出,比如“玩紫檀”板塊,其中473#拍品小葉紫檀書卷式儲物盒、474#拍品小葉紫檀與沉香木制作的太極八卦盒以及475#拍品小葉紫檀制作的都承盤,制作精致典雅,尤其是小葉紫檀的都承盤,用料極為考究,選用優質金星紫檀,根據“一木一器”的原則精制而成,不僅金星分布均勻,材料紋理、色澤統一,縮漲也保持一致,保證了此器結構的穩定,整體造型玲瓏雅致,渾然天成,作為文房擺設高雅非凡,深受藏家的喜愛,成交價格8.63萬元。由于這個專場藏品品類較為駁雜,買家目的性不強,成了不少專項藏家撿漏的大好時機,筆者看到現場—位老收藏家,從容不迫的將464#象牙人物雕刻作品收入囊中,欣然而去,不由得感慨,老人家的那份智慧和沉著,令人嘆服。464#拍品為佘國平作象牙《西施》擺件,重1215g,余國平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出生于木雕世家,為國內木雕藝術的領軍人物之一,這件作品牙質溫潤如玉,人物體態優雅端莊,神情恬淡,頗見功力,最終以46萬元成交。


名家漆畫海外藏家興趣濃厚
此次福建東南秋季拍賣,當代漆畫名家專場屬重要場次之一,這個專場也是國內首個漆畫名家作品專場,得到眾多國內知名漆畫家的鼎力支持,包括王和舉、喬十光、鄭益坤、鄭修鈐、陳立德、湯志義等漆畫藝術家的代表之作多有上拍,陣容空前,其中王和舉、鄭益坤、鄭修鈐等人均獲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等榮譽稱號;而喬十光更是被譽為“中國現代漆畫之父”;陳立德、湯志義則是全國美展金獎得主……
在所有繪畫藝術中,漆畫無疑是最為特殊的存在,它被確立為獨立的畫種僅有幾十年的時間,而它作為漆藝則延續了幾千年的歷史。這樣一個古老而年輕的藝術門類,漆畫的市場表現正如它所呈現出的神秘的藝術美感一樣,低調而蓄斂,它的推廣都局限于一個很小的區域內,在國內藝術品市場最重要的兩個環節——拍賣市場與畫廊,都罕有漆畫的身影。缺乏健全的市場機制和有效的推廣,漆畫的市場價格與藝術價值、文化價值嚴重脫節。而福建,正是當代漆畫藝術的發源地,對漆畫藝術的市場推廣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此次在福建本土首次舉辦漆畫名家專場拍賣,其市場表現值得肯定,共上拍22件藏品全部成交,總成交金額414.58萬元,其中,511#拍品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鄭益坤創作的《團圓之樂》以46萬元成交,為本場拍賣最高價格;漆畫藝術家湯志義的作品《沉默是金》以43.7萬元成交,位列第二;漆畫藝術家陳立德的作品《拉》以40.25萬元成交,名列第三;喬十光的作品《織毛衣的傣女》與湯志義的作品《香遠·紅蓮》分別以36.8萬元、34.5萬元成交,位列四、五。
這樣的成績雖然沒有太多的驚喜,我們卻能夠通過此次漆畫專場的拍賣看到這個古老而年輕的藝術所展現出來的市場潛力,在拍賣當天,仍有海外藏家因來不及趕往現場,只能在香港通過電話辦理委托競買協議,足見海外收藏家對此次漆畫專場的重視。此次東南秋拍當代漆畫名家專場的完滿落槌,標志著漆畫已經告別長久以來面對拍賣市場失語的狀態,未來將逐步與市場核心靠攏,但是與成熟的畫種相比,漆畫的市場推廣之路必然不是一蹴而就的,這同樣需要藝術家、畫廊與拍賣機構共同努力。
沉香珍品專場市場表現平淡
當代沉香珍品專場同樣是在國內首次舉辦的當代沉香專場拍賣,雖然在預展期間不少藏家對沉香也表示出濃厚的興趣,但是此次拍賣表現平平,共上拍33件藏品,成交30件,成交率91%,總成交金額408.6萬元。部分藏品較此前預期有一定落差。如545#拍品一串108顆直徑6mm的芽莊奇楠沉水佛珠,預展期間關注者非常多,但在拍賣現場卻僅以起拍價成交,成交價格34.5萬元;而此次專場最高價拍品525#江曉作沉香《古木清音圖》,重826g,這件作品不僅材料難得,更兼作者悉心雕琢,用虛實相生的手法表達師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藝術理念,并流露出作者追求寫意生活的文人情懷,是一件值得細細品味的作品,卻僅以71.3萬元成交,若以春拍時期國內其他拍賣市場當代沉香行情為參照,這件作品至少要過百萬。此次沉香專場成交平淡,究其原因,仍然是市場整體推廣不力。目前沉香的受眾群體局限于狹小的范圍之內,而這部分藏家更依賴于藝術家或經營者的個人魅力。很多的藏家雖然對沉香有濃厚的興趣,但是好奇的成份居多,大部分藏家都不了解沉香,沉香的神秘特質又容易讓部分藏家對其敬而遠之,鑒定標準不一也阻礙了部分藏家將沉香發展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收藏。
古典家具專場意外遇冷
此次東南秋拍當代古典家具專場同樣是福建東南的重要場次之一,但是整場成交清淡,大多藏品均已起拍價成交,總成交金額僅1210.95萬元,而這個專場的壓軸重器563#拍品海南黃花梨明式羅漢床起拍價即高達600萬,在拍賣前尚有不少藏家熱議這件海黃重器是否能與那顆完美田黃素章一較高下,卻不想當代古典家具專場意外遭遇寒流,這件海黃重器僅以690萬元成交。另外兩件海南黃花梨平頭案,一為561##拍品海南黃花梨素牙頭獨板平頭案,成交價格為49.45萬元;一為海南黃花梨如意牙頭夾頭榫平頭案,這件平頭案與563#海黃羅漢床同為油梨老料,也僅僅以92萬元成交。小葉紫檀也表現不佳,560#拍品明式紫檀木拐子杖平頭案長逾2米,用料厚重,制作考究,也僅以74.75萬元成交。拍賣結束后,一收藏愛好者大呼可惜。
這個專場上拍的藏品多為當代古典家具中的精品,尤其壓軸幾件海黃重器,“型、材、藝、韻”俱為上佳之作,遭此冷遇,與前段時間游資撤離紅木家具市場導致行業整體下挫不無關系。有媒體報道,福建某知名紅木家具連鎖企業因虧損遭遇員工追討工資的尷尬境地。而據相關媒體跟進調查采訪的結果稱:酸枝木每噸降價2萬多,小葉紫檀每噸降了20多萬,成品紅木家具多數打折3成左右,有業內人士估計,未來估計降價幅度會更大……而造成這一市場波動的所有矛頭均指向游資大幅撤離紅木市場,尤其溫州股資客,曾一度推動國內紅木家具市場行情走高,4年時間,紅木家具的整體漲幅在5至6倍。然而,自2010年下半年起,溫州投資客開始逐步出貨套現,接盤者越來越少。但由于從生產到銷售環節有一定滯后效應,直到2011年上半年,各地投資者加劇撤資,這一影響才變得更加明顯。
以上信息均來自其他媒體報道,比較確切的數據是,深圳證卷交易所發布的木材指數已從7月份創出今年最高點261點后持續盤整,自8月末開始暴跌,截至10月24日報收198點,跌幅24%,創一年以來新低。不論是哪個信息,對于當代古典紅木家具市場來說,都不是什么好消息。但是對于收藏愛好者來說,這未嘗不是—件好事。前文已經說過,藏品的稀有程度決定了它的價值,稀缺性又涵蓋物質與精神兩個層面。對于材質本身來說,不論是海南黃花梨還是小葉紫檀,甚至是其他材質,它們的價格都會隨行就市,普通收藏愛好者無法左右。過去的收藏方式,或者說投資方式可能更貼切,有些過度追求物質層面的價值,一旦市場有劇烈波動,會將大部分投資者淘汰出局。長久以來有關藝術層面的價值,卻被大多數收藏愛好者和投資者忽視,然而優秀的藝術創作會為藏家的選擇帶來1+1大于2的回報。對于古典紅木家具市場來說,著眼于長遠的藏家,這一時期大浪淘沙,或許正是一個人的良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