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上市公司三季報業績報喜占絕大多數,不少公司業績表現靚麗,然而在大盤弱勢的格局之下,投資者所期盼的三季報行情卻出現“啞火”跡象,個股缺乏賺錢效應。
進入10月,A股上市公司的三季報業績披露如火如荼展開。盡管上市公司三季報業績報喜占絕大多數,不少公司業績表現靚麗,然而在大盤弱勢的格局之下,投資者所期盼的三季報行情卻出現“啞火”跡象,個股缺乏賺錢效應。
福州本土私募周天(化名)告訴本刊記者,在目前大盤處于風聲鶴唳的情況下,業績因素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因此三季報依然是近期最重要的行情。如果市場出現大跌,業績好的公司就能頂住壓力成功收紅;市場一旦出現超跌,三季報行情就有望瞬間點燃。業績增速整體放緩
根據本刊記者的統計,截至10月24日,兩市共有1017家上市公司陸續披露了三季報,初步統計,1017家公司前三季合計實現營業收入2.62萬億元,同比增長23.63%,合計凈利潤1891.41億元,同比增長17.59%。
值得注意的是,就目前公布季報公司的業績看,在宏觀經濟增速減緩、高通脹等多種因素影響下,上市公司三季度盈利增速也有所減緩。去年同期具有可比數據的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為41.25%,今年中期凈利潤同比增長23.98%,均高于已公布三季報公司前三季度17.59%的盈利增幅。
個股方面,1017家公布三季報公司中,92%的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盈利,僅有長航油運、株冶集團、大成股份等82家公司出現虧損。從盈利增幅看,683家公司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實現增長,占公布三季報公司的67%,其中,恒逸石化、遼通化工、太原剛玉等134家公司凈利潤增幅超過100%,恒逸石化由于公司進行了資產重組,盈利能力增強,前三季度凈利潤增幅高達千倍以上,成為目前為止凈利潤同比增長最多的公司,新五豐以36倍的凈利潤增幅次之,另有遼通化工、太原剛玉、維科精華、云南旅游等7公司凈利潤同比增幅在10倍以上,凈利潤增長在50%~100%之間的有132家,增長在50%以內的有417家;廣鋼股份、永安林業等334家公司凈利潤同比出現下降,其中,廣鋼股份、東方銀星、中匯醫藥等98家公司三季度凈利潤同比降幅超過五成。
從行業來看,目前紡織服裝、農林牧漁、石油化學等11行業凈利潤增幅高于已公布三季報公司的平均盈利水平,紡織服裝行業凈利潤增幅為84.7%,居各行業凈利潤增幅之首,石油化學、批發零售業、農林牧漁業三大行業凈利潤同比增幅超過50%,分別為77.20%、74.05%、66.04%。


與這些行業較高的盈利增速相比,目前綜合類、金融保險、電力煤氣等行業前三季度的凈利潤增速遠遠落在了后面,其中,綜合類、金融保險行業凈利潤同比下滑,綜合類35家公司凈利潤同比下降18.28%;金融保險業的8家公司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下降5.25%,不過目前公布季報的8家金融保險類公司除陜國投A、中國太保之外,其余6家均為證券類公司,受前三季度股指震蕩下行,成交萎縮的影響,這些公司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均下降,直接影響了整個板塊的業績。
分板塊看,1017家公布三季報公司中,主板公司有474家,合計實現凈利潤1397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6.67%,中小板公司有356家,共實現凈利潤391億元,同比增長20.13%,創業板公司有187家,凈利潤合計為103億元,同比增長20.96%??傮w來說,創業板、中小板公司前三季業績增速仍然略高于主板公司。
向下修正業績公司增多
和整體利潤增速出現下滑相一致,今年三季報披露期間發布業績下滑業績公告的上市公司也明顯增多。統計數據顯示,10月以來,已有40家公司發布了三季報業績預告修正公告,其中業績向下修正的公司達29家,占比72.5%,而在去年三季報期間進行業績向下修正的上市公司只有16家,占當時發布業績修正公告公司總數的43.7%。
從這29家公司修正后的業績表現看,有26家公司預減,1家預虧,另外兩家公司雖然表示業績預盈、預增,但盈利幅度較修正前有較大回落。而且這些公司均為非sT公司,也就是說它們的業績下滑并不是由于債務、會計調整等突發性因素。而從上市公司對業績進行向下修正所做的說明看,產品需求下降、成本大幅上升、財務費用激增以及類似氣候變動這樣的不確定因素是相關公司下調業績預期的主要因素。
而在向上修正了原來業績預告的11家公司中,有10家為中小板公司。從行業分布來看,這些公司涉及了化工、服裝、機械和餐飲旅游等,而產銷兩旺成為了它們業績提升的最主要原因。如興化股份(002109)主導產品硝酸銨第三季度銷售價格比第二季度有一定幅度的增長,超出公司對市場需求的預期,前三季度凈利潤預增幅度從30%-50%提升至80%~100%。當然,部分公司的業績上調也有非主營因素的作用,凱美特氣(002549)業績大幅增長的原因是轉讓了子公司的股權,增加投資收益3500萬元,三季度業績預計增幅提升至100%~120%。
漲價有效推動業績
今年三季報有個顯著特點,就是部分上市公司主營產品漲價帶來的業績增長特別突出。通過行業分類發現,漲價帶動業績的情況集中出現在農業、化工等行業。
新五豐(600975)將原來業績預測同比增加20倍以上,修正為同比上升32倍-38倍,除了去年同期凈利潤基數較低的原因,更多是生豬銷售價格上漲對業績的支撐。同時,禽苗生產商華英農業(002321)和生產雞苗為主業的民和股份(002234)也分別上調前三季度業績預測,均系主營的商品代鴨苗和商品代雞苗價格持續向好所致。
化工行業也一直充當著“漲價”先鋒的角色,這次也當然受益其中。聯合化工(002217)之前預計1-9月份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140%~170%,修正后為160%-190%。主要原因是公司主要產品之一硝酸銨的市場價格在第三季度持續維持穩定在相對較高水平,超出公司對市場的預期。
興化股份(002109)因主導產品硝酸銨第三季度銷售價格比第二季度有一定幅度的增長,超出公司對市場需求的預期,使其調整了此前前三季度業績同比增長30%~50%的預計,最新的公告預計其前三季度業績同比增長80%~100%。
周天提醒投資者,圍繞三季報巨幅增長、節能減排、新材料、農業等題材進行重點挖掘。由于目前市場熱點輪動較快,化工、水泥等行業可繼續逢低關注。
同時應關注未來景氣回升、三季度業績預增的超跌成長股,尤其是每年四季度都是機構選擇那些年報有高送預期的成長股的時候;逢低關注產業政策提振景氣度、政府采購訂單充足的三季度業績預增、新興產業等潛力股,如新聯電子(002546)、東材科技(601208)、東軟載波(300183)和維爾利(300190)。而具體品種選擇上可對圣農發展(002299)、榕基軟件(002474)、遠望谷(002161)、新時達(002527)逢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