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低碳經濟,是以發展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基本特征的經濟,是人類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當前,發展低碳經濟在我國也得到了高度重視我國。但是,從整體上來看,我國發展低碳經濟上也是處于摸索階段。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國發展低碳經濟必要性、主要制約因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 低碳經濟 生態產業 技術創新
一、低碳經濟的概念及背景
所謂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基本特征,以應對碳基能源對于氣候變暖影響為基本要求,通過對能源的利用效率進行提升、推動區域經濟清潔發展、產品的低碳開發的發展模式。當前,人類在經歷了農業文明、工業文明等發展階段之后,面臨著諸如地球兩極冰川融化、地球溫度升高、氣候異常等等環境問題,只有改變能源結構,節約能源才能拯救地球家園。低碳經濟即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低碳經濟引導人類逐漸開發新的清潔能源,并研發高效利用能源的技術,使有限的能源發揮更大的作用。
二、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必要性
1.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
就能源結構而言,長期以來,我國都是以高碳排放量的煤炭為主要特征,當前,我國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正在加速推進,加之技術和設備陳舊,我國單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遠高于發達國家,總量居世界第二位。因此,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的碳排放形勢相當嚴峻,發展低碳經濟是實現我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
2.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
發展低碳經濟,將相應發展節能技術、碳捕獲和儲存技術,同時,也會大力開發包括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這將會帶動一批新興戰略產業的發展,都可以創造很多新的就業機會,從而在整體上拉動經濟的增長。世界上很多企業和國家已經嘗到了低碳經濟帶來的甜頭,尤其是一些新能源企業。以日本為例,該國光伏發電技術領域居世界領先??梢灶A見,發展低碳經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
三、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現實制約因素
1.能源消費結構不合理
煤炭我國工業經濟的主要依靠能源,同一單位煤炭燃燒釋放的二氧化碳比石油、天然氣等清潔能源高出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左右。在這一能源結構的制約下,加之這一能源消費狀況在短時間內很難得到改變,這對我國減少減少單位能源排放二氧化碳的數量上造成了嚴重的困難。
2.經濟發展水平較低
從目前的研究成果來看,各國的經濟發展狀況與二氧化碳的人均排放量有著直接的正關聯。我國目前仍舊以粗獷的的經濟增長方式為主,各種能源應用的水平和技術都比較低,在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下,我國的單位能耗水平與世界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存在較大差距,對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形成了嚴重的制約。
3.產業發展水平不高
我國目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制造業基地。但是,從整體發展水平而言,中國制造業仍處于世界產業鏈和國際分工的低端。隨著大量“中國制造”產品走向世界,在客觀上推動了國內高耗能產業的發展和擴張,還給國內帶來了大量的環境污染和溫室氣體排放。在一些主要的出口貿易產品鐘,其在出口的過程中帶走了大約13.4%的國內一次能源消耗,碳排放量約占全國碳排放的14.4%。
4.技術水平低下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規定,發達國家有義務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技術轉讓,但實際情況與之相去甚遠。我國目前引進先進技術,主要渠道還是商業化的。據估計,以2006年的GDP計算,中國由高碳經擠向低碳經濟轉變,年需資金250美元。這樣一個巨額投入,顯然對我國而言,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四、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措施建議
1.在戰略上高度重視
我國應該高度重視并且向低碳經濟類型轉換。各級政府應該將發展低碳經濟的戰略滲透到經濟發展的總體部署當中,落實低碳經濟的發展方向,做好發展低碳經濟的規劃,在政策、資金等方面,政府要提供大力的支持和傾斜。同時,各級政府部門應加大對低碳經濟意識的宣傳教育,通過培養和樹立公眾的環境權意識,促進民眾對環境保護的參與意識和參與能力的培養。
2.培育新型產業
打造生態工業——新型工業化,要體現在新能源、新材料和新技術的使用上。要大力發展再生清潔能源,如太陽能、風能;大力發展新型再生生態材料,減少對資源的消耗;大力推廣新技術,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加快文化創意產業建設,文化創意產業處于技術創新和研發等產業價值鏈的高端環節,是一種高附加值的產業和低碳消耗的綠色產業。發展文化創意服務業,能夠為社會創造巨大的財富,同時避免能源過度消耗和環境污染。
3.加強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低碳產業
選擇低碳經濟相關產業作為未來發展方向,并在財政、信貸等多方面進行大力扶持,使低碳經濟真正成為我國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對能效較高的產品出口予以大力鼓勵,以應對各類環境貿易壁壘。與此同時,要重點關注其他發達國家通過跨國公司和企業集中將高碳產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的作法。
4.優化能源結構,拓展新能源
進一步優化和調整對現有能源結構,加快開發新能源,逐步將煤炭在能源中的比例降低,繼續推進核電、水電設施的建設;加大投資清潔風力發電和高效率的發電機組,積極發展風力發電;積極開發氫能,推進氫燃料電池、氫發動機技術的研究;積極開展生物質燃料技術的研究和開發;全面展開太陽能.地熱能,海洋能等其他新能源利用技術的研究。
參考文獻:
[1]吳明明.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策略分析[J].商場現代化,2010(31)
[2]崔淑娜.低碳經濟與可持續發展[J].經濟師,2010(6)
[3]韓學廣.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制度保障體系構建[J].新財經(理論版),2010 (4)
[4]周宏春.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現實意義與重點任務[J].企業文明,2010 (5)
[5]駱華.低碳經濟的經濟學分析[J].現代管理科學,2010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