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成本控制對于企業經營而言,必不可少。對處于競爭日益激烈的第三方物流企業來說,更是如此。而成本核算又是成本控制中的關鍵步驟。因為物流行業發展的局限性以及物流活動本身的復雜性,目前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成本核算還存在著很多盲點。下面本文將從成本核算意識、成本核算對象、成本核算口徑以及成本核算平臺四個方面具體分析物流企業成本核算中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 成本核算 第三方物流企業 問題
一、引言
目前,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世界越來越“平”,企業在面臨更多發展機會的同時,競爭壓力也與日劇增。對于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而言,也不例外。隨著制造業的持續發展和服務業的興起,不管是國家政策、行業氛圍等宏觀環境還是物流市場規范、物流市場需求等微觀環境都為物流企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個較好的平臺;但是同時,隨著國內物流市場需求的逐漸旺盛,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物流領域,特別是2004年以后我國的公路運輸業、倉儲業、貨運代理業的保護政策已被全面取消,國外物流巨頭像UPS、DHL大舉進入國內物流市場,使得物流企業之間的競爭進一步加劇。所以,研究第三方物流企業成本核算存在的相關盲點,努力構建既符合我國相關財務法規制度的要求且適應第三方物流企業特點的成本核算體系有著迫切的現實需求和重大意義。
二、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成本構成與特點分析
1. 第三方物流企業界定及特點
第三方物流企業,也稱3PLs,它是指專門為客戶提供提供全部或部分物流服務的外部供應商。其提供的物流服務一般包括運輸、倉儲管理、配送等。在此過程中3PL供應商即不是生產方和銷售方,而是在從生產到銷售的整個物流過程中進行服務的第三方。它一般不擁有商品,而只是為客戶提供倉儲、配送等物流服務。根據其是否自有資產以及其服務職能,可以將其劃為資產型、管理型和優化型第三方物流企業三種類型。目前我國的大多數第三方物流企業都屬于第一類資產型物流企業。
從服務范圍上看,第三方物流企業提供的服務不僅包括倉儲運輸等傳統類型服務,還包括加工、配送、報關、財務結算等增值服務。此外,信息系統自動化和網絡化也是其顯著特點。
2.第三點物流企業成本構成及特點
第三方物流企業成本,是指企業提供物流服務過程中所耗費的各種勞動的貨幣表現。目前,第三方物流企業提供的物流服務有倉儲、揀貨、裝卸搬運、運輸、配送、包裝、流通加工、報關、財務結算等。借鑒制造企業的成本結構劃分物流企業的成本,可以將其分為營運成本和非營運成本兩大類。其中,營運成本是指與提供的物流服務直接相關成本,它主要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間接費用;非營運成本主要包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其他費用。直接材料是指物流企業提供某項具體的物流服務時所耗費的材料,直接人工是指物流企業提供某項具體的物流服務時所耗費的人工費用,間接費用是指營運成本中除直接材料和直接工人以外的成本統稱,它包括水電、維修、保安、物業、信息開發等費用。銷售費用是指企業取得物流合同過程中發生的費用,管理費用是指企業的管理層所有的開銷,其它耗費主要指物流企業經營的稅金支出、存貨風險成本等。
根據物流服務的特點——瞬時性、無形性、不可儲存性,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成本具有無形性、瞬時性、多樣性以及無存貨成本等特點;按照物流企業生產經營特點,第三方物流企業成本與服務水平之間、物流企業內部各功能成本之間存在效益背反。此外,間接費用占成本比例較大。
三、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成本核算現狀分析
按照成本核算使用的方法,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成本核算的現狀如下。
依據物流企業成本支出,將成本按運輸費、通訊費、水電費等形式記賬,這是第三方物流企業常用的成本記錄方式。此方式較簡單,而且可以從中得知每個會計期間所發生的費用總額以及哪塊費用花費最多。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成本基本上可以分為實物流通費用、信息處理費用和物流管理費用三大類。實物流通費用一般是指與客戶簽署合同的商品在第三方物流企業內部流通而發生的費用;信息處理費用是指第三方物流企業回復客戶的咨詢和疑問所發生的費用;物流管理費用主要是指物流作業現場的管理費以及企業物流管理部門的費用。這種方式不利于各種成本計算對象的詳細信息的反映。
依據提供的物流業務,將成本歸集到裝卸搬運、運輸、倉儲、配送等傳統業務以及其他增值業務中。這種核算方式可以看出哪種業務成本高,從而有針對性的對業務進行改造。在實際使用中,這種方法對成本歸集標準的制定有較高要求,實施起來有一定的困難。
四、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成本核算存在的問題
從第三方物流企業使用以上方法核算成本的實踐來看,目前企業成本核算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 成本核算意識不高
對于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而言,成本一直是影響企業發展的瓶頸問題。這表現在一方面物流整個行業的成本水平居高不下,據相關資料顯示,我國的第三方物流企業成本遠高于美日等發達國家,美國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為10%左右,日本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為8%左右,而我國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不低于15%。另一方面能源、勞動力價格上升導致企業運營成本過高,盈利困難或經營難以維持。
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很多物流企業成本核算意識還不是很高。許多企業高層非常重視硬件建設及客戶營銷,對于成本核算,有些企業常認為會計有帳就行,無須投入太大的精力。員工更認為成本核算與己無關,加強核算如果帶不來好處還要增加麻煩。種種思想使得成本核算的改革舉步維艱。
2.成本核算對象不清
根據國家標準(GB/T20523-2006)對物流成本的定義,它是企業物流活動中所消耗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的貨幣表現,包括貨物在運輸、儲存、包裝、裝卸搬運、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物流管理等過程中所耗費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總和以及與存貨有關的流動資金占用成本、風險成本和存貨保險成本。按照物流成本的定義,物流企業在運作物流業務過程中所發生的費用都是物流成本,物流成本的構成一目了然。但是因為物流活動本身的復雜性以及企業對物流成本信息的詳細性需求,企業現有的成本核算對象分類還無法滿足成本核算要求。
從上一節對物流成本核算現狀的分析中,可看出目前我國企業的現行財務會計制度中,物流成本的核算一般僅僅包括企業對外部運輸業者所支付的費用,如運輸費、倉庫保管費。但對于企業內部與物流成本相關的各種費用則分散在成本核算的不同會計賬戶中,如“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累計折舊”等科目的核算中。目前的成本核算制度中沒有專有的科目核算物流成本,企業在成本核算中對物流成本的構成只是有個大致的了解,還不夠詳細。
3.成本核算口徑不恰當
物流企業在我國還處于發展階段,由于我國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大多數是由企業中運輸倉儲部門獨立出來的,或是由功能單一的運輸、倉儲企業發展壯大的,因此大多數物流企業成本核算依然沿用原先的標準——由制造企業的倉儲運輸部門發展而成的物流企業依然使用制造企業成本核算制度,由商業流通企業的倉儲運輸部門發展而成的物流企業依然沿用商業會計成本核算制度。
4.成本核算平臺有待完善
現在很多第三方物流企業都非常重視信息化建設,對信息系統的引進包括倉庫管理系統、配送管理系統、供應鏈管理系統等都做得不錯。通過計算機技術與物流技術的結合,大大提高了物流業的效率和作用。但因為物流成本核算的復雜性和特殊性,多數企業的管理信息系統沒有和會計核算系統集成。財務核算所需的具體作業數據需另行手工統計,或向業務部門專人調取,增加了工作量和核算難度;而倉儲、配送管理系統以管理庫存數量和配送情況為主,大量作業過程的記錄只是輔助數據,并未得到充分利用。作業數據的統計、歸集口徑不同,使得信息系統強大的運算、處理優勢無法展現。所以,需進一步改進、完善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實現管理信息系統和會計核算系統的集成,以實現信息共享,促進先進成本方法,比如作業成本法的實施,進而提高企業的經營運作的效率。
五、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成本核算的改進建議
根據以上對第三方物流企業成本核算中存在問題的分析,建議在對成本核算的過程中,首先要做好企業實際情況比如企業規模、企業業務量等的分析,以決定企業物流成本核算的復雜程度;其次,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采用適合企業自身的成本核算方法以及成本核算平臺。最后,對成本核算的效果進行評價,以不斷改進核算方式,達到真正幫助企業降低成本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吳丹.TD-ABC在第三方物流企業成本核算中的應用[D].蘭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05)
[2]韓靜.芻議物流企業成本核算問題[J].物流企業,2010(05)
[3]郭燕翔.我國物流企業成本核算的盲點[J].中國物流與采購,2009(04)
[4]陳克勤.我國物流企業成本核算的困惑和對策[J].科技創業,2007(06)
[5]洪連鴻.現代物流企業成本核算問題研究[J].商業時代,20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