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信陽潢川縣出現大面積腹瀉,部分居民將原因歸結為自來水受到污染。一個小小的縣城,在短時間內,醫療機構收治了大批腹瀉患者,藥店腹瀉藥一度脫銷。疫情是怎么造成的?有多嚴重?公眾希望可以盡快得到一個令人信服的答案。但當地政府部門一是否認了集體腹瀉的說法,二是否定了腹瀉是因為飲用水質的因素所導致。但河南省衛生廳調查后給出的說法就顛覆了這一結論。他們認為,出現大面積腹瀉的原因已基本查清,問題主要出在飲用水上,最主要原因是飲用水水質變差。這種說法與之前當地居民給出的質疑基本相吻合。
紙是包不住火的。現在更糟糕的是,當這樣的事實被媒體曝光后,不但引來了上級部門的調查與介入,更關鍵的是,當地政府顯然為了自己的謊話有可能將付出更為沉重的代價,那就是失去公信力。本來是地方出面就可以順利解決的問題,現在卻不得不靠省級部門,甚至有可能是中央級別的機構介入主導,才有可能得到妥善解決。這不是行政治理的常態吧?
疫情本身并不可怕,只要正視問題的存在,找到病因所在,定位好水污染源,發動人們群防群治,集體腹瀉就能得到很快的緩解。但如果政府采取的是相反的方向,既不愿意承認疫情存在,也不愿意發動公眾參與防治工作,更不愿意承認自己工作的一些短處。那么,這有可能是一種更大的危機,遮掩“集體腹瀉”比疫情本身更為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