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喧囂的城市走出來,對鄉野原生態的渴求油然而生。久違的渴望終于在清江得到滿足。
清江,如同一壇在歲月里典藏了很久的美酒,走近她,你會不由自主地醉在那個世外桃源般的夢境里。
湖北省西南部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巴文化的發源地,武陵山、大巴山、巫山余脈在這里融合。境內清江兩岸,奇峰、異石、溶洞、飛瀑星羅棋布,有“八百里清江,八百里畫廊,八百里歌”之美譽。
陶醉于流淌的風景
一路風光讓人流連忘返,但這里的水給我印象最深。涓涓流泉發自清江的源頭,滋潤著恩施大地,養育著恩施人民。
清江的水,清無雜塵,凈得透明,不經意間,倒映出一幅幅“活動的畫”,攪得人眼花繚亂,情致無窮,令人生出無限的遐思。泛舟清江支流野三河,起伏于碧波之上,眼下的江水清澈見底,岸上的綠林峭壁搖曳在水中,晃動出多姿多彩的畫面,有人說這水中的畫像是蝴蝶美麗的羽翅;有人說更像孔雀開屏……一番議論,仁者見仁,沒想到水中賞畫讓大家開心異常。
船行景移,一幅幅靈動的山水畫卷,在野三河漫長幽深的峽谷間悄然打開。
兩岸的峽谷間,到處閃動著水的影子。一條條白練從懸崖峭壁間四溢而下,有的似仙女甩袖,有的似玉龍灑珠,還有的似一縷縷薄紗飄逸而下……我沉浸在這迷人的畫意中,不禁思緒萬千,身邊滌蕩著悠悠清風,山谷間溢滿濃濃詩意。那種原汁、原味、原生態的野趣,使我感到有種回歸自然、感悟人生的喜悅。我興奮地按動著相機快門,想讓這集奇峰、流泉、飛瀑與綠林為一體的景致定格為永恒。
遐思于霧境的夢幻
去欣賞可以和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媲美的恩施大峽谷,是我的向往。
恩施大峽谷是清江大峽谷的一段。兩岸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有天坑、地縫、溶洞和層層疊疊的峰叢,還有近乎垂直于峽谷的大斷崖。
在霏霏細雨中,我走進了恩施大峽谷。不曾想這里濃霧彌漫,似幔如紗的霧靄籠罩著山峰,越是往山上走,景色越發朦朧。
山上可是靜,靜得有些神秘。
走過一線天,來到懸崖上的一條棧道,峽谷里霧靄正盛,迷霧千重,根本不知其高、其險,也不知自己置身何處。漫步其上,如同走在一個解不開的夢里。
穿行在幽靜的山間小路,一陣秋風吹來,驀然回首,卻發現遠處的石峰宛若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正輕輕地撩開臉上的面紗,露出她美麗的容顏。我急忙用相機捕捉這一瞬間,然而,她卻羞澀地踏著云霧轉身而去,天地一片蒼茫。
恍然間讓人詫異,莫非這就是人間仙境?越行霧越重,青山雖墨綠如黛,霧靄卻將峽谷、石峰、飛瀑、綠樹、紅葉婀娜成一片朦朧。我不禁想象,大霧過后,她將是怎樣的景色?
山因霧而彌彰,霧卻給山平添了無盡的遐想。
匆匆的步履,雖然只揭開了恩施大峽谷一小角面紗,但留在心中的風景或許才是最美的。一次邂逅,卻留下了終生的念想!
迷失在世外桃源
有了期待,千種風情便不會衰老。清江流域洞穴多,多得讓人目不暇接。如果說騰龍洞的美令人驚艷,黃金洞的神秘讓人震撼,那么坪壩營的四洞峽則美得純粹。
四洞峽最適宜清清淡淡、悠悠然然地游賞,她的美不在勝景,而是洞穴、飛瀑、古樹釀出的清幽之氣。
雨,似有似無地飄灑著,四洞峽顯得有些羞澀,雨霧、飛瀑、溪流氤氳在滿山的秋意中。
踏著鋪滿落葉的山路,伴隨著潺潺溪水,我們步入四洞峽穿洞群落。峽谷間滿目都是原生古樹,秋風將古樹染得五彩繽紛,纏綿的秋雨則賦予了她詩情畫意。古老的杜鵑樹盤根錯節,暗綠的青苔在滄桑的樹干上閃著幽幽的光,像是在訴說著幾百年來風風雨雨的心事。
四洞峽是一處世界上極為少見的穿洞群落。沿著彎曲通幽的棧道,慢慢地邁入一個遠離世俗的境地。四個連續穿洞呈階梯狀,山路穿洞而行,洞峽交錯晦明參半,神秘莫測。徜徉其間,遇門豁然洞開,飛瀑如簾,如夢如幻。
我想,再來恩施,我會放慢腳步,在大山深處找一靜謐處,一杯清茶,隨意看書,聽瀑布嘩然,看羽鳥偶掠,無拘無束,享受毫不掩飾的真實,讓心靈舒展于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