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外交家》
2011年9月11日
印度強軍
由于擔心日益強大的中國,印度海軍的開支逐漸加大。作為世界上第三大的軍隊,印度軍隊一直很重視新德里的軍事規劃。在過去的五年中,印度開始加強其海軍的戰斗力以應對潛在挑戰。
一些數字會說明一些問題。印度國防部在2008~2009財年以及2009~2010財年為海軍和空軍付出的總支出超過5.4萬億盧比。根據該國議會提交的數據,陸軍與之相比,同時期只有13539億盧比的軍費。
在支出上的轉變,當然不應該被認為這是陸軍的重要性正在減弱的一個標志。但它確實強調了印度希望在未來拓寬視野的一個愿望。
事實上,印度近期計劃在2020年建立三個航母戰斗群以增強自己的實力。其中最有名的是購買俄羅斯航母,這艘航母很可能會被編入2013年的新船隊中。印度也開始準備建造自己的航母,并預計在2015年可以投入服務。
美國《新聞周刊》 2011年9月3日
北京噩夢
有兩座北京城,一座是權力和金錢之城,人們不關心自己的鄰居是誰,他們不相信你;另一座是絕望之城,我看到公交車上的人們,我從他們的眼睛里看不到任何希望。他們根本不敢想象自己能買得起一所房子。
每年數百萬人來到北京,為這個城市修橋鋪路、蓋房架屋。他們是北京的奴隸。他們蜷縮在違章建筑里,被政府摧毀后又卷土重來。誰擁有房子?那些政府的人,那些煤老板、那些大企業的老板。他們來北京送禮、請客,因此北京到處都是飯店、卡拉OK和桑拿。
北京對外國人說,你們能讀懂這個城市,我們有同樣形式的建筑:鳥巢、中央電視臺大樓……官員們和你們一樣西裝革履,我們是同類,我們可以做生意。但他們拒絕給我們最基本的權利。你們會見到民工子弟學校被關閉,你們會見到醫院把病人的傷口縫合后,發現病人沒錢,于是再把傷口拆開。這是一個暴力之城。在北京最糟糕的事情是,你永遠不能相信司法體系。沒有信任,你無從分辨。所有的東西都一直在改變,依照某些人的意志、某些人的權力。
北京也有積極的方面。人們仍然在生小孩。這里有幾個不錯的公園。上周我走進一座公園,幾個人走來向我豎起大拇指,或拍拍我的肩。為何他們要用這種隱秘的表達方式?沒人愿意說出來。他們常常對我說:“未未,離開中國吧!”或者,“你一定要長壽,要看著他們死掉?!睙o論是離開這個國家,還是耐心地等著看他們怎么死,我都無所適從。
這個城市與他人無關、與建筑無關、與街道無關,只與你的心理建構有關。如果我們還記得卡夫卡寫的那個城堡,我們就能有所體驗。城市確實是一種精神狀態。北京,是一個夢魘,一個無盡的夢魘。
美國《紐約客》
2011年9月18日
失敗的中國娛樂
也許中國拍攝了大量的電影,也制作了很多新的電視節目,盡管中國一直在努力提升“軟實力”,但是目前看來中國的娛樂業依然不能像日本的動漫或寶萊塢的電影那樣吸引那么多追隨者。
中國面臨的一個主要挑戰應該是政府或者黨對娛樂的干涉太多了,這對很多美國人或歐洲人來說都是消極因素。這一點在2011年的最賣座的紅色宣傳影片《建黨偉業》身上表現的尤其明顯。看來,加強“軟實力”的第一步就應該是給中國的電影業更大的自主權,畢竟,好萊塢也拍了很多宣揚民族精神的影片,他們可沒有政府的干涉。
不幸的是,中國看起來是在向相反的方向前進。廣電總局宣布選秀節目《快樂女聲》被責令取消。制作人“收到管理部門通知,要求我們不得在2012年舉辦大眾參與的選秀類節目,通知的意思是限制短信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