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輝瑞制藥有限公司CEO杰夫#8226;金德勒來說,2010年12月4日是他人生中最恥辱的一天。作為全球最大制藥公司的領導者,卻被一個由3人組成的調查委員會傳喚,并不斷質疑他的領導能力和管理方式,認為是他使得輝瑞陷入了現在的低迷。
事實上,輝瑞這家有著150多年歷史的研發型跨國制藥公司,在過去的10年里,股價從49美元跌到17美元,在生產研發上也沒有重大突破。這個曾經的華爾街寵兒現在卻處境艱難。
對于絕大多數中國消費者來說,認識輝瑞是從“偉哥”(萬艾可)開始的。然而歷史悠長的輝瑞是在后50年里才逐步推出自有產品品牌,此前100多年的生產過程中并沒有自己的產品品牌,分析認為輝瑞的成功在于創新、敢冒風險和大膽決策。
因此,產品專利的到期并不被認為是輝瑞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外界普遍猜測,輝瑞內部可能正在進行一場權力斗爭。去年12月底,55歲的CEO金德勒的辭職證明了這一猜測。輝瑞是一個以生產止疼片和治療疾病聞名的公司,而它的管理者卻把全部的時間用在策劃政治陰謀和爭奪權利。
臨危受命
在成為輝瑞公司法律總顧問前,40歲的金德勒在1996年成為麥當勞的法律顧問。他讓身邊的每個人都意識到了他的能力,充滿自信,精力充沛,不管多么復雜的事情,由他處理便可迎刃而解。但很快人們也發現了他的兩個致命缺點:第一他然保持著律師的特征,習慣通過審問的方式獲取信息,懷疑一切,注重細節;第二缺乏安全感,對任何會影響他地位的人或事都非常敏感。
不過金德勒層出不窮的新奇想法很受麥當勞總裁的賞識,并很快被輝瑞聘為公司的法律總顧問。
2001年,輝瑞的前CEO斯蒂爾隱退,是他通過立普妥和偉哥這兩種藥品,讓這個公司走向了輝煌。此后他把位置讓給了他的副手麥金內。而從2002年開始,由于輝瑞的一些主要藥品的專利將要到期,而新藥品的推出至少需要10年時間,使得麥金內有些無所適從。不久斯蒂爾和麥金內,這對以前的朋友變成了敵人。2005年,麥金內決定隱退并開始尋找繼任者,他選了3個人作為候選,除了兩位輝瑞的元老外,還有一匹黑馬就是金德勒。
2006年6月,輝瑞董事會決定辭掉麥金內,聘任金德勒為新的CEO。這個決定不僅震動了美國,也讓很多輝瑞的元老寒心,不少人很快就辭職了。
上任危機
金德勒上任伊始,公司就出現了分裂,很多人想離開,它的商業模式也陷入了危機。金德勒設定目標:要大力提高輝瑞研發新藥的能力。可在仿造藥已占據了美國63%市場的今天,讓人們花錢買昂貴的名牌藥非常困難。同時因為立普妥的專利保護即將結束,輝瑞的形式更加嚴峻。
金德勒延續了麥金內時期的兩個研發項目,卻因開發失敗讓公司損失慘重。為了應對困局,金德勒開始大幅度裁員,裁減了20%的銷售人員;同時兼并其他制藥廠,在完成了兩項兼并后,他又想收購惠氏。
2009年1月,經過一年多的談判,輝瑞終于收購了惠氏。金德勒原本希望收縮公司規模,可現在輝瑞變得更龐大了,但規模大并不意味著能研制出新藥。2000年到2008年輝瑞開發了9種新藥,平均成本67億美元,輝瑞無法負擔。金德勒任期內一共關閉了6個研發基地,停止了10種新藥的研制,他還把研究團隊一分為二,而收購了惠氏以后,他又改變了主意。
盡管金德勒沒有醫藥行業的經驗,但他卻不愿相信那些有經驗的輝瑞員工,他更喜歡聘請外邊的顧問。而人事部經理瑪麗#8226;麥克勞德是他唯一信任的人。51歲的麥克勞德進入輝瑞前,先后在GE、思科以及嘉信證券等公司工作。據說在嘉信她的口碑非常差,經常瞞著CEO用各種手段排除異己,最后被解雇。
2007年麥克勞德來到輝瑞時,正值輝瑞開始裁員,她的工作顯得非常重要。盡管很快削減了有些臃腫的人力資源團隊,但是她更關心怎樣討好金德勒。很快,她變成了金德勒的心腹、耳目,經常向他打小報告,傳遞錯誤的信息,而金德勒也對她欣賞有加。可麥克勞德對其他員工卻非常刻薄。仗著金德勒的寵信,她在公司內飛揚跋扈,并在管理團隊中制造分裂。一個內部人士說,在輝瑞的管理團隊里有兩個派別,一派是金德勒和麥克勞德,一派是剩下的人。
自愿辭職
2009年9月,輝瑞因非法販賣藥品,支付罰金23億美元,負有重大責任的金德勒卻推脫得一干二凈。一些重要的管理人員紛紛要求辭職或退休。金德勒掌權以來,輝瑞的股價已經下跌了36%。
隨著事態的嚴重,公司董事會委對此展開了調查。結果是,公司管理層已經沒有人支持金德勒,他必須離開。金德勒表示自愿辭職。
他辭職后八個月的時間里,輝瑞開始嘗試新的發展路線,首先就是縮小規模。現在輝瑞只關注有創新性的項目。里德擔任CEO后,輝瑞的股票已經上漲了20%,達到20美元每股。最近剝離惠氏奶粉的業務也提上輝瑞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