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如果十年前9#8226;11恐怖襲擊沒有發生,今天的美國、阿拉伯世界、中國都會有很大的不同。
9#8226;11后美國發動了兩場戰爭,經歷了比1965~1975年更為糟糕的10年。美國“衰退論”又開始盛行,但現在談論美國衰退還為時尚早。
10年前,阿拉伯人一直認為國家不幸的根源在美國,而10年后,阿拉伯世界拋棄了“基地”組織的教義,并通過另一種方式找到民主的理想——“阿拉伯之春”。現在,阿拉伯人第一次用自身的力量書寫歷史。
中國在這10年中則快速發展。西方世界對中國的看法也從“新德國”轉為“新日本”,并把之看做9#8226;11最大的受益者。對美國而言,中國不是毫無威脅的,但也是一個現在不必要對付的國家。
千年之交,華盛頓見證了蘇聯解體,見證一個民族處于無與倫比的單極世界頂峰。
本著同樣的精神,“白宮千年理事會”(White House Millennium Council)選定一些片段來囊括過去的百年:拆除柏林墻、尼爾#8226;阿姆斯特朗月球行走以及路易斯#8226;阿姆斯特朗的小號。這些分別代表著美國的軍事、科技以及文化霸權。
在國家大草坪,克林頓政府上演了一場題為“美國的千年”豪華慶祝活動,盡管在過去的千年中有776年沒有美國的影子。
隨著倒計時的開始,煙花刻意跳過整個林肯紀念堂倒影池,然后在華盛頓紀念碑上空綻放。當夜空完全亮起,方尖碑看起來像一個巨大的國家感嘆號,抑或是一個帝國的雄偉標志。
這些無不在強調:美國是頭號強國。
誤讀歷史引發的戰爭
僅僅21個月之后,9#8226;11發生了,美國本土的安全神話也隨之破滅。
在危機風行之時,美國的外交政策更多在應付危機帶來的恐懼,而不是直面現實;更多的是唱高調,而不是去探究危機的根源。
10年了,9#8226;11事件再也不能用愛國這件外衣遮羞。9#8226;11事件,緊接著是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現在又是利比亞,美國像著了魔似的以為它可以操控整個世界。
這10年充斥著無休無止的戰爭,以及在國家安全事務上的高額費用,以至于現在陷入債務和政治危機還渾然不知。
這些并不是無史可鑒,稱之為無知者的狂妄或者過猶不及都不能充分描述其準確含義。應對攻擊、威脅或危機的行為一開始作用往往是正面的,可以激發人們的愛國熱情,促進團結。但是隨著某些有報復心理人的推動,國家陷入政治和政策的旋渦不能自拔。對一些領導人和專家都知之甚少的國家采取一些魯莽的行動,最后栽了跟頭才知道回頭。
朝鮮戰爭中,杜魯門總統和艾森豪威爾總統成功地控制了局面,使南北雙方繼續處于僵持狀態,而不是將危機擴大甚至走向核戰爭。然而,艾森豪威爾的國務卿約翰#8226;福斯特#8226;杜勒斯認為到這種程度遠遠不夠,只是對共產主義采取遏制措施是失敗主義的表現,并呼吁采取“反擊”行動。
1956年的匈牙利革命就是這一行動的產物。美國給匈牙利人民一種錯覺,使其相信如果他們奮起反抗蘇聯,華盛頓會為其出頭,結果數以千計的人慘遭殺害。
然后是在莫斯科和華盛頓對抗初期發生的古巴導彈危機。從這次富有戲劇性的對抗中,美國的高層人士認為如果華盛頓足夠強硬,莫斯科就會退縮。但被肯尼迪的白宮掩蓋的真相是,肯尼迪總統同意撤出美國放在土耳其的導彈以換取蘇聯撤出在古巴的導彈才避免了最壞的情況。
事實證明,只有妥協,而不是進一步的對抗才能維持和平。
令人欣慰的是,這一事件使雙方都體會到了核戰爭一觸即發的心理承受極限,并盡量避免以后再發生類似對抗。
再有就是越南戰爭,美國對這個具有戰略意義國家的人民和歷史幾乎一無所知。經過越南戰爭,一派認為,美國不應再卷入一場亞洲陸上戰爭。在華盛頓比較流行的觀點是,美國的失利是因為國內意志不夠堅定,沒有堅持到底。很顯然,這些從沒有停止爭論的鷹派人物還要繼續戰斗。
所有這些誤讀已經預示9#8226;11后布什政府可能采取的措施,當然,無可質疑的是他有權派遣軍事力量去打擊支持基地組織的阿富汗塔利班政權,但卻沒有正當理由讓兩萬戰士滯留在一場沒有明確目標的陸地戰爭中。
信心失落的十年
美國人的信心在經歷過互聯網泡沫以及佛羅里達州總統大選重新計票的雙重打擊后,9#8226;11襲擊更暴露了帝國的脆弱性。很快,評論家和歷史學家們紛紛從倒塌的廢墟中預言美國的衰退。
此后,伊拉克戰爭困局、阿富汗頑固的叛亂以及對本#8226;拉登的追捕無不印證著衰退的觀點。
隨著關塔那摩虐囚事件的曝光,美國的道德權威也受到極大削弱。在全球外交上,一直標榜“自由守衛者”的美國說話不再擲地有聲。
更糟糕的是,2008年9月,美國銀行業開始崩潰,次貸危機爆發,華爾街大幅度裁員,高盛證券多次預測2027年中國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這些對美國的沖擊不亞于世貿雙塔的倒塌。
再次,人們更加確認美國正在衰退。即使美國選擇奧巴馬,令人信服地證明了美國有重建以及重新振興的能力,但諷刺性報紙《洋蔥》的標題“給予國家最糟糕狀況的黑人”卻暗示著美國的基本心態。
不可否認,美國經歷了一個失落的十年,這比1965~1975年所經歷的10年更為糟糕。那時,國家經歷了越南戰爭,城市暴亂、馬丁#8226;路德#8226;金、肯尼迪刺殺以及水門事件。
但是衰退論者們是否夸大了衰退,美國這么容易就衰退?
衰退被夸大
雖然并不是每一個國家都習慣經常自我懷疑,但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在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后、越南戰爭后還是水門事件后,在美國歷史上始終伴隨著衰退論。
戈爾#8226;維達爾的定位更為精確,他把1985年9月16日作為美國帝國主義的秋天:當天商務部宣布,美國已成為債務國。
當然,每一次美國都能夠重新振作(維達爾也肯定其事)。從美國最偉大的作家是馬克吐溫(善于批評諷刺并在文中暗含訃告)就可以看出。
美國衰落被夸大了,同樣,其他國家的崛起也被夸大。
毫無疑問,與不具備持久經濟模式的蘇聯以及沒有眾多人口的日本相比,中國對美國更具有長期嚴重的威脅。盡管如此,9#8226;11事件的五十周年時美國仍然會在全球經濟、軍事、外交、文化領域獨占鰲頭。
在以英、美為中心的世界,硅谷繼續是高科技創新的標志;華爾街是金融中心的象征;哈佛、麻省理工以及耶魯是高等教育的絕對標準;好萊塢代表著電影業;臉譜、谷歌、推特代表著網絡創新;HBO(Home Box Office占據美國90%付費電視頻道市場)、AMC(American Movie Classics,專門播放五十年代經典老電影的付費電視臺)依舊是電視行業的佼佼者;休斯頓以及佛羅里達州的卡納維拉爾角依舊是星際探索中心;美國依舊擁有生物技術和納米技術的最新研究實驗室、波士頓醫療中心(最大的24小時第I級外傷醫療所)、芝加哥和巴爾的摩疾病的突破、蘋果公司的各種創新小產品以及最強大的軍隊和提供最先進武器的供應商。
而最能質疑衰退的是美國繼續吸引著新的移民,這其中有許多優秀的本科生、研究生。現在美國大學授予博士學位的3/4是外國學生,雖然這被看做是美國衰退的又一佐證,但這些外國博士中有2/3在畢業后會留在美國至少5年。引人關注的是,大概有90%的中國博士生會選擇留美,在所有國家中比例最高。
雖然,所有的一切都在訴說:美國最好的時代是在昨天。后9#8226;11時代的核心原則之一“新常態”描述:華盛頓和紐約會受到間歇性的甚至有可能是定期的攻擊,洛杉磯和芝加哥等城市也會如此。這些城市將會受到更加先進的恐怖武器的襲擊并會遭受更大的損失。用放射性物質包裝的臟彈爆炸仿佛會立即發生。
雖然四周充斥著本土恐怖威脅以及年輕男性穆斯林潛在的不忠的警告,但美國依舊沒有發生圣戰。
而現在,美國已經開始扭轉這一錯誤,并且也取得了一些反恐的成效。
在海豹突擊隊5月份殺死本#8226;拉登之前,美國就已經瓦解了“基地”組織,并且抓捕和殺死了數百名基地組織成員,挫敗了很多陰謀,剛剛上任的基地組織二號人物上個月也被殺。10年來,美國不斷地強化情報搜集,加強反攻擊力度并完善防御措施,與9#8226;11受襲那天相比,其安全狀況似乎好了很多。
同樣美國人已經知道,戰爭并非唯一方式,在很多情況下,不乏比戰爭更有效、代價更小、更明智的方式。突尼斯、埃及還有其他更多的阿拉伯國家人民的力量開始蘇醒,并用阿拉伯之春的方式來反對當地的獨裁者。
盡管美國快速陷入了我們認為的衰退中,并在擔心世界末日的來臨,但是“新常態”并沒有如預測般的那樣發生。美國衰退尚遙不可及。
華盛頓紀念碑也暗含隱喻。雖然在最近的地震中出現裂痕,但是它依舊自豪地屹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