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英國女王下令剝奪了蘇格蘭皇家銀行前首席執行官弗雷德·古德溫的爵士封號。英國議會榮譽封號取消委員會在一份聲明中指出,古德溫在蘇格蘭皇家銀行的行為“令英國榮譽封號系統蒙羞”,已經不配繼續享受爵士封號。
回顧古德溫的事業生涯,在蘇格蘭皇家銀行功成名就,又在這里身敗名裂,讓人不禁感慨世事無常。
金融界的“匈奴王” 1958年8月17日,弗雷德·古德溫出生在蘇格蘭一個名叫佩斯利的小城里。他畢業于英國格拉斯哥大學法律專業,1983年取得注冊會計師資格,29歲就成為著名會計師事務所德勤的合伙人。
在德勤工作期間,古德溫曾幫助澳大利亞國立銀行進行過兩項重要收購,分別是1987年收購克萊德斯戴爾銀行及1995年收購約克郡銀行。這使他得到了澳大利亞國立銀行管理層的賞識。1995年,他們聘請他成為克萊德斯戴爾銀行的副首席執行官。由于他大刀闊斧裁員、想盡一切辦法節約成本,倫敦的金融家們送給他一個綽號——“弗雷德碎紙機”。1996年他成為澳大利亞國立銀行的首席執行官。
古德溫是個實干家,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說風涼話者、旁觀者和無用之人
f50994a7c438905f7898fdfd520152fa”。英國德勤會計行政總裁、古德溫的前上司約翰·康諾利曾這樣評價他:“弗雷德從不簡單地接受建議。我們中的許多人在面臨巨大的工作壓力時,很容易說‘我接受建議,就這樣做吧’。但他總是不厭其煩,直到找到他自己認為正確的解決辦法。”很快人們就給他取了個新綽號“金融圈兒的匈奴王”。“匈奴王”一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令人生畏的外人”,因為古德溫并不符合傳統的英國金融家形象——他出生在蘇格蘭而不是英格蘭,他沒有進過牛津、劍橋這樣的頂級名牌大學,而且他管理風格強悍。
大肆收購,大把花錢 1998年,古德溫加入蘇格蘭皇家銀行,成為副首席執行官。當時蘇格蘭皇家銀行還只是一家總部設在愛丁堡的地區性銀行,在世界銀行排名中處于200名以外,其首席執行官喬治·馬修森一心想把它打造成一個全球性的大銀行,而古德溫可以幫助他實現這個理想。
2000年2月,蘇格蘭皇家銀行斥資236億英鎊,一舉成功收購了比自己資產規模大3倍的國民西敏寺銀行,完成了跨入全球性銀行的關鍵一步,還創下了英國歷史上銀行業收購的最高金額紀錄。據透露,正是古德溫的勤奮和能力打動了投資者。《星期日泰晤士報》稱:“國民西敏寺銀行收購案成就了古德溫。”2001年1月,古德溫晉升為蘇格蘭皇家銀行的首席執行官。
上任后,他依然不失“碎紙機”本色,先后裁掉18000個崗位來整合兩家銀行的業務。他還提出了公司新口號“做就要做成”(Make It Happen),強調提高員工的工作能力。2002年,《福布斯》雜志評選古德溫為“年度商業人物”;2003年他又被評為“歐洲年度銀行家”;2004年,由于他“對銀行業的貢獻”而被英國女王授予爵士頭銜。
由于在國民西敏寺銀行收購中“一戰成名”,古德溫似乎嘗到了收購的甜頭。在擔任蘇格蘭皇家銀行首席執行官的8年時間里,他先后進行了20多次收購,總金額高達900億英鎊。2004年,他以105億美元買下美國克利夫蘭的一家公司;2005年又斥資31億美元收購中國銀行10%的股權,那也是中國銀行業最大的一筆國際投資;2007年10月12日,古德溫聯合富通銀行和西班牙國際銀行,以710億歐元的天價成功并購了荷蘭銀行。到2008年,蘇格蘭皇家銀行已經成為全球市值第五位的商業銀行。
然而,瘋狂的擴張讓古德溫昏了頭,他開始大手大腳地花錢。2005年,蘇格蘭皇家銀行斥資3.5億英鎊在愛丁堡建了一個新總部,并請來英國女王主持落成典禮。第二年,古德溫又馬不停蹄地耗資5億美元興建了一個美國總部。在其任職期間,僅在請名人代言這一項上他就砸進去2億英鎊。
“全球最差銀行家” 俗話說“貪多嚼不爛”,頻繁的收購終于令古德溫嘗到了苦頭,其中最難以下咽的苦果就是對荷蘭銀行的收購,此舉導致蘇格蘭皇家銀行的準備金嚴重不足。此外,投資美國次級貸款也讓蘇格蘭皇家銀行虧損不少。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前積累的致命風險也集中釋放,巨額虧損驟然出現。2008年10月11日,見勢不妙的古德溫宣布辭職并提前退休。一個月后,蘇格蘭皇家銀行宣布2008年損失高達241億英鎊,已經處于破產邊緣。
為了保住“大到不能倒”的蘇格蘭皇家銀行,英國政府不得不提供200億英鎊對其進行資產重組,以防止英國銀行體系崩潰。2009年1月20日,受諸多不利消息影響,蘇格蘭皇家銀行的股價在一天內狂瀉67%,創下20多年來最大單日跌幅,股價最低跌到僅僅10便士。
反觀古德溫本人,雖然提前退休,卻仍享受每年高達70多萬英鎊的養老金。這讓他成為眾矢之的。2009年3月25日深夜,他位于愛丁堡格蘭治的別墅遭到襲擊,一伙人不僅砸碎了別墅一樓的3扇窗戶,還破壞了停在車道上的奔馳轎車。事后一個名為“銀行老板都是罪犯”的左翼組織發表聲明稱,在普通民眾沒有收入、窮困潦倒、無家可歸的時候,像古德溫這樣的富人卻依舊享受高額薪水,過著奢侈的生活,所以他們站出來伸張正義。
英國媒體也開始對古德溫口誅筆伐。《衛報》稱他為“金融危機的25個元兇之一”;一位專欄作家稱他是“全球最差銀行家”,這個綽號很快流傳開來。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根據英國相關部門的調查發現,古德溫并沒有接受過銀行業的技術培訓,因而不具備在銀行執業的資格。
今年1月底,英國文職總長鮑勃·克斯萊克爵士向女王建議剝奪古德溫的爵士資格,女王毫不猶豫地下達了撤銷封號的命令。“屋漏偏逢連夜雨”,去年8月,古德溫又被曝出曾與蘇格蘭皇家銀行的一位資深雇員發生婚外情,結果被其妻趕出了家門。目前他一個人孤零零地住在曾被人砸壞的格蘭治家中。
編輯:尹潔 美編:黃浩 編審:吳迎春<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