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本來是女人的“專利”,然而在有的夫妻身上,懷孕的妻子正常地生活,丈夫卻像許多準媽媽一樣,開始嘔吐、頭暈乏力、倦怠嗜睡……難道他有了妊娠反應?世上真有這樣的怪事嗎?
來訪者自述:
麗麗/28歲/健身教練
準爸爸的秘密
丈夫永健比我大5歲,結婚兩年后,我終于懷孕了。聽姐妹們說,妊娠反應很可怕的,有一次,我和一個懷孕的姐妹一起去逛街,她幾乎每5分鐘就要惡心一次,連陪在身邊的我都覺得想吐了。本以為自己也會有那樣經歷,可奇怪的是,一直到懷孕6個月,我竟然沒有任何強烈的妊娠反應。
怎么會這樣呢?咨詢了醫生,醫生說,不是每個人都有妊娠反應的,也許是我的反應太小,自己根本沒有感覺到。那陣子,我還能挺著大肚子,騎自行車去菜市場買菜呢。可是,奇怪的事情發生了,永健倒有了一些奇特的身體反應。
有一次我們正在吃飯,永健突然一陣惡心,先前以為是噎著了,可后來越來越頻繁,直到他跑到衛生間去嘔吐。我們以為他的腸胃出了問題,特意到醫院做了檢查,結果一點問題都沒發現。再后來,永健常常感覺到頭暈乏力,沒精打采地,還特別嗜睡。
“你這是怎么了,不會也是懷孕了吧?”
一句無心的玩笑話,可說完之后,我就感覺后怕了,想一想丈夫的癥狀,完全和妊娠反應一模一樣,可是,他是一個男人啊,怎么會有這些反應呢?
更令人奇怪的是,永健變得抑郁了。看上去,好像懷孕的不是我而是他,一開始,我還嘲笑他,和朋友們一起拿這事開玩笑。可漸漸地,我發現丈夫真的是有病,有個朋友提醒我,應該帶丈夫去看看心理醫生。
可我勸了很久,永健還是不情愿地去看心理醫生。問他的時候,他很肯定地說自己不是什么妊娠反應,不過是最近工作上遇到了一些挫折,工作令他抑郁,抑郁了自然就會有那些身體反應。還安慰我不要大驚小怪,他自己會調節好的。
拗不過他,我只好悄悄地觀察。最終,還是永健的微博泄露了他的秘密。那天,永健寫了這么一條微博,他說自己夢到妻子在分娩,但生下的嬰兒卻是他自己,他感到太恐懼了,醒來以后滿頭大汗。
他怎么會做這樣的夢呢,我生出來的孩子怎么會是他呢?
這樣下去可不行,我一定要想想辦法,最終,我還是悄悄去找了心理醫生。
心理醫生先問我們的性格,雖然永健比我大5歲,卻更像一個孩子。我是學體育的,也許是從小和男孩子一起玩吧,性格潑辣,家里的事都是我做主;相反,永健性情柔弱,像一個沒長大的孩子,處處都對我很依賴。
了解完我們的家庭模式,心理醫生告訴我,永健遇到了一個巨大挑戰:一個真正的嬰兒要出世了,孩子將剝奪他做“嬰兒”的機會。
隨后,心理醫生還向我問起了永健的童年。
說起來,永健的童年真的很可憐,在他只有一歲大的時候,被父母送到了鄉下的祖父母家。祖父母對他還不錯,但是,因為老家孩子多,爺爺奶奶不能像父母那樣給他獨一無二的愛。
在奶奶家生活了幾年后,上學的時候,永健又回到了父母身邊。回家之前,他滿心期望地等待父母能給他很多愛和溫暖。然而,父母以為他已經是大孩子了,所以像對待一個大孩子那樣對待他,永健感到非常失望。從此,永健就變成了一個性情柔弱、聽話但沒有安全感的孩子。
那么,怎么才能讓丈夫走出心理陰影呢?
醫生告訴我,必須讓丈夫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出在哪里,不要再吃我肚子里寶寶的醋,才能重新獲得陽光的心態,“妊娠反應”自然也就消失了。
哈,問題原來在這里!好了,看來還是我忽略了,接下來,就要讓丈夫學會怎么和我們的沒出生的寶寶相處了。
心理專家
特殊的夫妻關系
德國家庭治療大師海靈格稱,很多夫妻關系不是成熟男人與成熟女人的關系,而是“父親”與“女兒”或“母親”與“兒子”式的關系。當只有他們兩個人時,這種失衡又互補的關系沒有太大問題,因為一方喜歡依賴,而另一方又喜歡控制。但是,一旦真正的孩子出世了,問題就來了。因為,盡管心理上的“女兒”或“兒子”好控制,但真正的嬰兒更容易被控制。于是,一旦真正的女兒或兒子出世,“父親”或“母親”勢必會“移情別戀”,從而令“女兒”或“兒子”感到巨大的失落。
對永健而言,孩子的即將出世,對他是一個很切實的巨大威脅。但是,作為未來的爸爸,他自然認為,自己的這種醋意是絕對不能接受的,一定會被人斥責的。所以,他意識上不敢接受這種醋意,他表現得像個模范老爸一樣,在各方面都為孩子的即將出世做“完美的準備”。只是未來孩子所帶給他的痛苦是真實的,這種真實的痛苦不會因為否認掉就會消失,不過是被壓抑到潛意識中而已。
并且,因為這種醋意如此強烈,所以不管被壓抑得多厲害,也一定要尋求表達。既然不能通過語言表達,最后就通過身體來表達。他不僅有明顯的“妊娠反應”,而且還有了“產前抑郁”,這兩個信息結合起來,意思就是:“懷孕令我抑郁。”直接的意思則是:“我為此憂傷,我不愿意看到妻子的懷孕。”
小貼士
如何定位夫妻角色
在社會交往中,每個人都在扮演各自的角色。學生的角色是學習,員工需要認真做好本職工作,演員則需要塑造完美的人物形象……這些角色的扮演似乎并不難,可如何扮演好婚姻中各自的角色,卻有一定的困難。
現實生活中,“我的老公未成年”或者“我的老婆不滿16歲”這樣的故事其實很多,有的男人希望有一位年長于自己的女人,照顧關愛自己,甚至嚴格管理自己。妻子又很自然地把自己置于“媽媽”或“姐姐”的角色位置,沒完沒了地疼愛、管理丈夫,出個門也會千叮嚀萬囑咐。丈夫在沒人管的時候就會不知所措,尤其是在情感空虛時,就會糊里糊涂接受別的女人投來的“秋波”。
這一類夫妻組合,更要注意調整好夫妻的角色。妻子只是在有限的時間里可以扮演“媽媽”或“姐姐”的角色,更多的時候還是要扮演好妻子的角色。而且要注意自己的角色變換,并促使丈夫的角色變換,及時把丈夫的“兒子”或“弟弟”角色轉變成丈夫的角色。以男子漢的標準去要求丈夫,鼓勵他成為頂天立地的男人。
當然,妻子的角色要發揮得更出色,小鳥依人,贊美激勵丈夫,讓他擔當更多的責任和艱辛。少給他扮演“兒子”或“弟弟”的機會,更多地扮演好丈夫的角色。
妻子的社會角色超過丈夫,常常會不顧及丈夫的感受,把自己凌駕于丈夫之上。在現代,此類型夫妻也并不少見,許多妻子的社會地位比丈夫顯赫,或者收入比丈夫豐厚,或者學歷、職稱比丈夫高,女強勢的家庭有越來越多之勢。
男人有時比女人更死要面子,更脆弱,尤其是在外面,在同事面前,更不愿意失去尊嚴。所以,夫妻中女強勢的妻子要學會角色的變換,去表現妻子的角色,盡力去尊崇丈夫的優點,贊揚他的長處。其實男人很聰明,他知道自己的狀態,對妻子的贊揚會很感激。
在婚姻經營中,首先要注意調整婚后夫妻角色定位的問題。一是根據文化或社會風尚而定,文化和社會分工中的男強勢應該體現在家庭關系中,妻子對丈夫多一些仰視;二是根據夫妻雙方的情感類型而定,戀母情感重的丈夫,需要適應女強勢的夫妻角色;三是根據夫妻雙方的性格特點來定,丈夫膽小、退縮,硬要在家庭里充當強勢男,相處反而會更別扭。■
(責編 江有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