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家附近有大片大片的農田,每到春天,田埂上就會開出一些細小的白花。花兒不香,也不美,遠沒有花莖上那些心形的果實惹人喜愛。那時候,我們常常將花莖摘下來,放在耳邊使勁兒地搖,聽那些果實碰撞發(fā)出的聲音。愛幻想的小朋友會說:“我聽見了風鈴的聲音!”
后來,奶奶告訴我,那些開白花的草叫做“薺菜”,在它開花之前,葉子是嫩的,可以吃的。
對于“吃草”這件事,年幼的我并沒有好感。因為喝過草藥湯,對草的苦味心有余悸。既然草是苦的,那么薺菜也一定是苦的。又沒有生病,為什么要吃苦的東西呢?
奶奶笑了,遞給我一個彩條編成的小筐,還有一把小鏟子。于是,我便跟在奶奶身后,在田邊地頭上尋找那些“年輕”的薺菜。
與挖薺菜比起來,捉楊花、看飛鳥當然要有趣得多。可是,就算這樣東鏟一下,西挖一下,我的小筐里也裝滿了綠綠的薺菜!
回到家里,奶奶把薺菜擇好,洗凈,放進開水里焯,清新的味道一下子就溢了出來。然后,奶奶和面、剁肉,她說,晚上會包一頓味道特別的餃子。
暮色四合,奶奶的餃子出鍋了。咬一口,芳香四溢,好像和煦的風溫柔地拂過味蕾,涂抹上了春天的味道。我驚叫一聲:“是薺菜!”熱氣氤氳中,我看到了奶奶溫暖的笑容。
此后的每年春天,我都跟著奶奶挖薺菜。有時候,我也拿著鏟子自己去。當那些鮮嫩的薺菜變成桌上的佳肴時,我的心便和胃一起感到了滿足。
再后來,我離開了家鄉(xiāng),每年春天的薺菜餃子便成了腦海中暖而心酸的回憶。童年的快樂,就這樣隨著成長慢慢地遠去了。
春節(jié)回家,進門的第一頓飯照例是餃子。奶奶顫巍巍地盛上一大盤來,讓我趁熱吃。我夾起一個放進嘴里,回憶頓時被熟悉的香味湮沒。沒錯,是薺菜,可現(xiàn)在是冬天呀!
奶奶說:“知道你喜歡吃薺菜,這是春天的時候挖的,在冰箱里凍著。后來包了餃子,特意給你留的。”一旁的爺爺忽然插話:“你奶奶就是摳門,知道孫女愛吃,就都留下了,我一個也沒吃著。”我笑了,淚水卻模糊了雙眼。氤氳的熱氣中,我又看到了十幾年前他們溫暖的笑容,以及那個春天里和煦的陽光。
時光會消逝,容顏會老去,但是親人對我們的愛絕不會隨著歲月的變遷而發(fā)生改變,就如同這一盤薺菜餃子,在十幾年后,我依然能夠從中品出春天的味道,品出親人對我細膩綿長的愛。
這個春天,一定要放下所有的瑣事,到田野里挖一筐薺菜,因為那里有春天的味道,有童年的味道,有愛的味道。
奶奶家的薺菜餃子
原料:面團、薺菜500克、豬肉餡400克。
調料:紹酒1大匙、蔥末、姜末、鹽適量、香油適量 。
做法:
1. 薺菜擇除老葉和根,洗凈后放入加有少許鹽的開水內氽燙,撈出后馬上入冷水浸泡;
2. 豬肉餡剁細,拌入所有調味料后,放入加了油的熱鍋中煸炒至8成熟(或用熱油澆淋);
3. 將瀝干水分的薺菜切碎,放入肉餡中拌勻,加入香油;
4. 餃子皮做好后包入適量的餡料,并捏好形狀,水開后下餃子,煮至浮起時,反復點水兩次即可撈出食用。
【小貼士】 薺菜比較“吃”油,所以要多放一些肉餡和香油,否則吃起來就會干澀,口感不好。
清淡美味的薺菜荸薺湯
原料:薺菜100克、荸薺100克、水發(fā)香菇50克、植物油、濕淀粉。
調料:麻油、精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
1. 薺菜去除老、黃葉片,清水洗凈,取刀碎成末;
2. 荸薺去皮和香菇一起放入清水里洗凈,各切成丁狀;
3. 炒鍋坐在旺火上,放油燒熱,倒入菜丁翻炒后,注入適量清水煮沸,倒入薺菜末,再煮15分鐘,放入精鹽、味精、麻油調味,以適量淀粉勾芡即成。
【愛尚營養(yǎng)學堂】
薺菜含鈣、磷、鐵、胡蘿卜素、維生素B、維生素C等,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有助于增強機體免疫功能,還能降低血壓、健胃消食,治療胃痙攣、胃潰瘍、痢疾、腸炎等病。但便溏者慎食,體質虛寒者忌食。■
(責編 冰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