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制作的高投入、高消費是大家都知道的,大量的資金被電視臺、電視劇的制作單位投入其中。打破大鍋飯的現狀是在深化改革的今天,把節目推向市場所必須。許多電視臺已達成提高效率、把成本降低和成本核算的共識。大量的資金被花費在對進口設備的購置上,而管理上卻諸多弊端漏洞百出:無償占用設備致使用機人與用機人,管理者與用機人,設備的新舊和檔次之間存在諸多矛盾;延長了制作周期,使設備的使用效率得到降低,使成本提高。在工作中電視臺設備一般被我們分為采,編,播3類,采訪設備一般可以被領出使用有攝像機、采訪話筒,三角架等,編輯設備只有移動編輯系統可以被領出使用,編輯設備有線性、非線性編輯系統等,播出設備主要有演播和播出設備。播出設備,可領取設備和固定設備是我們為了便于管理,而將設備進行的分類,我們一般對具有特殊性的播出設備,僅管理單個設備的基本信息和狀態;我們不但要管理可領取設備的基本信息和狀態,還要管理使用者的相關信息;固定使用的編輯設備是固定設備的主要組成,和可領取設備一樣,也要管理它們的基本信息和狀態,和使用者的相關信息。
1 電視臺設備進行合理管理的優勢
國際設備管理與維修協會提出的核心理念是“設備管理是生產力”。如今企業家和管理者已經普遍認同這一觀點。由于長期的壟斷,導致電視行業的企業化運行程度較低,不重視設備管理,由于規模較小和寡頭競爭,不能夠完全顯現危機。對創新的、系統的、精益的設備管理思路的需要變得十分迫切,因為飛速進步的電視技術、日益加劇的頻道競爭、以及急劇擴大生的產規模,愈加重要的設備維護管理。設備管理對生產力的貢獻有:其一,設備使用壽命能夠通過設備管理來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的延長和日常使用成本的降低,可以通過準確采購高性價比的儀器,設備的前期合理規劃。和管理現場的日常使用、維修維護等方面實現。其二,設備利用效率的提高能夠通過設備管理實現。設備的科學管理和合理調用能夠使物盡其用,如統一管理和申請領用廣角鏡、三角架、無線話筒等設備,能夠提高設備綜合利用效率,而不是人手一只,面面俱到。其三,追求利潤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就是效益的最大化。很多與設備管理的因素直接或間接相關的影響著利潤。節目數量、節目質量和設備資金投入這設備管理中的三項,對電視臺的有形資產有直接的影響,而頻工作效率(技術裝備)、職工情緒(企業文化)以及道美譽度(社會效益)三項則創造著無形資產。所以,科學的設備管理能夠創造生產力。
2 如何有效的對設備進行管理
采取科學的管理方法能夠使得效益和價值能真正通過設備管理體現出來和創造出來,同時使設備的主人和全臺運營真正變為我們的技術人員。具體做法有:(1)加強信息溝通。工作作風、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直接受到信息傳遞效果的影響,所以要提高采購人員與采編人員,重視技術部門內部,采購和供應商,維修人員和采編人員和領導之間的信息溝通等,加快信息傳遞和加強信息反饋。(2)提高員工水平。設備的先進需要和人員技能的先進配套。一方面要針對技術人員爭取培訓機會,加強專業培訓,提高業務水平和崗位技能,學習新設備和新技術。另一方面要針對采編人員做好全員培訓,將基本操作知識和正確的操作習慣進行普及。將“問題就是資源”的理念樹立起來。利用內網,將典型的案例放到知識庫里去,建立共享知識平臺。將架構的知識庫開放,定期進行專題討論和經驗共享的維護。如果有興趣,各部門的人員都可以來學習,來提高解決故障的能力。國外先進的設備管理理念如TPM(全員維護)進行借鑒和吸收。(3)加強部門考核。長期以來,一些電視臺明確缺乏有效考核技術人員的工作成績的依據。很多技術人員在考核時不了解自己的工作量、所維護系統的整體情況,只做了一些信息要素不全,沒有價值的記錄。類似的故障和問題在一張張不清不楚的工作量登記表后面,仍不斷地重復發生,難以解決。設備完好的指標必須在每個技術崗位得到確立,與規范化、標準化的操作對比,加強對成績的有效考核,根據采編部門的投訴和反饋以及設備的完好程度,對技術人員進行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