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設計基礎》是高職機電專業的重要基礎課程,是一門基于職業和工作分析,以機電產品常見機構為載體,綜合性和實踐性較強的專業技術課程,是對學生進行設計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訓練的主要課程,本課程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具備常見機構、通用零部件和機械傳動裝置的分析、選用及設計能力,以便為專業后續課程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1 目前課程教學主要存在的問題
(1)機械設計基礎課程內容體系的整合有待深入。
(2)傳統的機械設計基礎教學,以講授為主,學生普遍感覺課程抽象,以致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高,最終導致了教學成效不高。
(3)由于實際機械設計工作涉及到的領域和范疇也非常的廣泛,靠傳統的泛泛講授,學生印象不深,即便通過課程設計建立了學生初步的機械傳動設計思想,但由于對機械傳動真實的工作情況了解不全面等,也導致學生對設計的產品是否能用充滿疑惑。
(4)學生素質的培養在教學中仍未占據重要的地位。
2 課程的教學改革
結合目前高職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通過更深入研究本課程的崗位職業能力需求,按行動導向的教學思想,對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進行了探索與實踐。
2.1根據課程能力培養目標確定教學內容
課程教育目標要服從專業培養目標,課程教學內容應根據課程支撐的職業能力來確定和組織。
根據市場調研,我院機電專業畢業生面臨的職業崗位主要有:機電產品制造、機電設備裝調、機電設備維護等。通過對這些職業崗位中典型工作任務的分析,歸納總結出本專業學生應具備的職業能力,根據職業能力的需求確定出專業主要的教學內容,通過對教學內容的整合進而設置出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專業課程體系(圖1)。
《機械設計基礎》定位于課程體系中的專業基礎課程,它支撐著職業崗位的一些能力,比如:簡單機械總體分析與設計能力;通用零部件的選用能力,常用機械傳動的分析及初步設計能力;簡單機械的裝配能力等。根據該課程所支撐的職業崗位能力,確定出課程的核心培養能力,圍繞這些核心培養能力,最終確定和組織課程的教學內容。
根據學生職業崗位核心技能的要求,通過整合、歸納、序化后得到七個學習情境:工程構件的受力分析、自動送料連桿機構的設計、自動送料凸輪機構的設計、車床主軸箱傳動系統分析、臺式鉆床的帶傳動設計、輸送機的鏈傳動分析與設計、單級齒輪減速器的總體設計等。每個學習情境包括若干個學習性工作任務,每一個學習任務都是一個真實的工作任務,是一個完整的工作過程,從而將知識、能力/素質訓練融于實際工作過程中,從而有效的培養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充分體現職業教育的職業性,實踐性、開放性的要求。

2.2課程教學方法改革
(1)任務驅動、理實一體化教學。
職業教育最大的特征就是把求知、教學、做事和技能結合在一起,所以本課程摒棄了“先理論,后實踐”的傳統教學方法,而是根據課程能力培養要求,全程用任務驅動方式進行教學,除理論教學外,對實踐操作也有較大的包容,如:在講平面連桿機構時,通過學生制作平面四桿機構及演示,讓學生對四桿機構的組成、類型及運動規律有更好的認知,在講運動特性時,可以先讓學生根據演示自己制作的四桿機構,繪制出機構兩次共線時各桿件的位置,并標示曲柄和搖桿的轉角,引出極位和極位夾角,讓學生理解極位和極位夾角的概念。通過諸如此類的理實結合,創造較多的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及師生交流互動的空間和機會,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利用現代教學技術改變教學手段。
根據我國高等教育走向大眾化教育的特點,高職院校生源對象面廣,參差不齊,大多數學生接觸實際機械知識不多,給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因此在教學中一方面應加強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通過建設機構實物庫進行直觀教學,也可運用計算機的動畫制作技術,將一些難以想象和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機械運動過程和工作原理制成多媒體課件,在講授相關內容時巧妙的將現有教具與多媒體課件結合使用,使那些難以想象的機械運動過程和工作原理演示出來。如在講平面機構的急回特性時,通過動畫演示牛頭刨、攪拌機構的運動等,讓學生對急回特性有更為直觀的認識,以加深理解。
(3)職業素養的滲透教育。
俗話說“做事前先學會做人”,現在的企業更為看重的是學生的職業素養,而我們以往傳統的課程教學,更多關注的是知識本身的傳授,忽略了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導致學生在走上工作崗位后出現種種的問題,如頻繁跳槽、不能吃苦等等,現在各職業院校都認識到了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的重要性,本課程在教改時,也把學生的職業素養培養放在了與知識傳授同等重要的地位,在課程的教學中,要求學生關注工作環境,強調物品等及時歸位等,培養學生的良好的職業行為習慣,注重小組訓練:與實際工作過程一致,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始終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通過支持小組討論、角色扮演、分工協作等,加強學生的合作能力、溝通能力、組織能力等職業能力培養;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加強愛崗盡業、吃苦耐勞等良好思想品德教育,促進積極心態的形成。
3 結語
《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的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在涉及課程教學的各個環節上綜合配套,全面推進改革措施,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總的來說,應以培養學生的機械大系統的觀念、工程意識、機械設計能力、創新能力、綜合的職業素養等為目的,不斷改進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方法,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習主動性,為今后進行相關機械設計工作打下良好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