囿于社會需求和護理學專業的發展,男護生的需求量在日益增加。其作為護理領域中的一類特殊群體,在醫療事業發展迅速的今天,被人們稱作“無翼天使”,他們的存在倍受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護理行業一直被認為是女性主導的職業,這種觀念和偏見必然會給男護生的就業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筆者就男護生從業心理壓力作針對性分析并提出干預對策,旨在為男護生的培養提供一定的依據。
1 男護生從業心理壓力產生根源的分析
1.1社會傳統觀念的壓力
在社會傳統觀念中,護理行業一直被認為是女性主導的職業,這就導致男護生從事護理行業的社會地位不被公眾所認可,這種先入為主的思想為男性從事護理行業帶來了較大的阻礙和困擾。據調查顯示,20位被調查的男護生中有8人選報了護理專業,但大都不是第一志愿。較為有代表性的表達有,H1:“從來沒有了解過護理專業,是被學校調劑進去的。”H15:“臟活、累活、力氣大。”H3:“護士專業適合女生,從來沒想過會被調劑進去。”護理工作是份精細活,瑣碎精細的工作與男性本身特立獨行、頂天立地的大男子形象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在這一工作領域,男性自我價值在某種程度上得不到充分的體現,抱負無法得以實現。
1.2對護理專業認識不足
在國外許多醫療水平較高的國家,患者住院首先得選擇給自己提供護理的護士,其次選擇適合自己的主治醫生。而在國內,無論是在醫院還是病患的觀念上,護士的地位是遠不及醫生的,護士始終是為大夫“打下手”,機械地執行著大夫的醫囑,在大眾眼里護士僅僅是伺候他人的一種工作。在筆者的本次調查中,20位被調查的男護生中有16位認為護士工作應當只是打針、發藥、充當醫生的助手,技術含量與專業水平較低。具有代表性的回答有:H5“感覺就是打針,發藥,沒有醫學技能的涉及。”。H3“與傳統意義上的護士工作沒有什么區別。”
1.3護士形象的困擾
社會大眾對護士的印象多為母性、慈愛,善良的女性化形象,而女性溫柔謹慎的形象也為其順利開展護理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優勢。男護士著裝多與醫生無本質上的區別。在實踐工作中往往會被誤認為醫生,這種尷尬的處境在一定程度上讓男護生有種天然p0plBfppVfowF9oexHsFvw==的自卑感。不僅如此,社會大眾也普遍愿意接受女護士的護理。尤其是針對一些必須要有肢體接觸或者隱私部位的護理更是將男護士冷冷地拒之門外。例如給女患者導尿、會陰護理、體格檢查等,性別差異,給男護生就業帶來一定的心理阻礙。
1.4缺乏歸屬感
護理專業的特殊性,在大學階段最直接的體現就是使班級男女比例嚴重不協調,女生占絕大多數的狀況不足為奇。這種數量上的絕對優勢造成了女生管理班級、團隊以及學院活動的主導地位。長此以往,個別男護生在性格上或多或少都會有所變化,擔心自己會被女性群體同化的顧慮日漸明顯,調查中具有代表意義的表達有:H13,“整天都和女生在一起,感覺自己都沒有以前來的果斷和活躍了,和以前的朋友相處時覺得自己與他們有了隔閡。”
2 干預對策
2.1加強思想教育,促進男護生角色適應
絕大多數新人校男護生心理上尚不成熟,專業思想上尚不明確,具有極大的可塑性,全方位對其進行思想教育十分必要并具有重要意義。男護生“害怕家長、朋友不理解”的心態反映出男護生對護士角色認同感差,他們一方面擔心自己會因為選擇護理而被別人瞧不起,另一方面連本身都看不起自己的“護士角色”。因此,學校對男護生的護理人才培養計劃中除主干課程學習外還要重視加強對男護生的從業思想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價值觀,對男生勇敢選擇護士職業加以鼓勵,要宣傳男護士的優越性,增強他們的從業自信心。
2.2加強男護生護理工作優勢的宣傳
據社會心理學家和人類學家對男性與女性的不同特點作廣泛研究后認為:男性具有思維理性,邏輯性強;遇事冷靜沉著,判斷力強,處事果斷,獨立性強,依賴性小;接受新信息快;動手能力強等特點,往往對高新技術掌握較快。這些男性所具備的共同優勢為其在開展護理工作中也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先天優勢,如手術室、ICU、急診搶救室等需要較強應變能力及操作能力的科室對男護生的需求不斷上升。因此加大對男護生的形象宣傳勢在必行。社會醫療教育工作者應及時發現和了解我國護理行業的這一困窘的現狀,增加男護生招生優惠條件,擴大男護生招生規模,加大對男護士從業優勢的宣傳,學校在就業指導方面也應加強對男護生的心理支持。
2.3加大對護理工作的投入,改善社會待遇
護理工作是集腦力、體力為一體的綜合服務性行業,工作量大、突發事件多,這就要求護理工作人員具備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素質;男護生作為護理行業中的一類特殊人群,他們在從事高強度、高風險,高責任的護理工作的同時卻未得到應有的尊重和認同,未能得到等比例的薪水報酬,而男性作為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承擔著養家糊口的責任與義務,這對男護生就業造成了一定的心理阻礙。因此,適當提高護理人員的工資水平,重視和提高護理人員的地位,適當調整對一線護理工作的政策傾斜,同時,為有能力的男護士提供更多的晉升機會。吸引有進取心的男護士繼續從事護理工作。
2.4重塑新型男護士形象
護士職業裝高度女性化的,這一點更間接地強化了護理工作的女性化,故而這一現象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男護生的從業意愿。重塑新型男護士形象,將原有的白大褂重新改造,既能與醫生服有所區別,又能打破傳統護士服女性化的職業觀,體現剛柔兼濟的職業裝特色,并在護理禮儀中進行大膽的創新,將男護生不卑不亢、精明能干、沉著冷靜、善于應變的品質融合起來,重新樹立男護生的自我價值和發展抱負。
2.5擴大男護生就業隊伍,增強團隊意識
在現階段,不少醫學院校為保障畢業生就業比例,所以在招收護理專業學生時在性別、身高等方面都有諸多限制,以致護理專業學生男女比例失衡現象嚴重。針對這一狀況,筆者認為國家應出臺相應文件鼓勵學校能與時俱進,率先改變對“護士”這一工作崗位的傳統觀念;鼓勵男生選填護理專業,如前文所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男生在護理專業入學的條件,改變護理專業女生占絕對主導的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