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企盼幸福,卻感到它非常遙遠。它如此特殊,可望而不可即,幾乎無法獲得。殊不知幸福就在我身邊,在我背后,它悄然無聲,不事張揚。原來,我做的工作,度過的時日,與周圍人的和諧共處——幸福就在其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流年似水,只有回首時才頓悟:這就是幸福,幸福本來就一直與我相伴相隨!
人,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感覺自己是債權人,另一類則感覺自己是債務人。債權人杞人憂天,總是怨天尤人,認為所有的人——兒女、雙親、同事乃至他人都在某些方面對不起他、虧欠他,造成他的生活不幸,葬送他的個人前程。債務人則經受著另外一種更高的境界—令人羨慕的痛苦:無法償還生活的厚愛、他人的深情厚誼。我更像債務人。我既不求功名,也不盼利祿,我感到幸福的是能夠做一點有益的事情。
人1AxGcQzv9JlqsIKLLLaBxA==在很多方面依賴大自然,依賴天氣狀況。寒冷、陰雨,人對此無能為力,只有等待大自然狀態的好轉,繼續生活。雅庫特老人說得好:“寒冷、陰雨——很好!這些過后將出現太陽,將會暖洋洋!”
尋找幸福——微妙而離奇。生活中一味追求功成名就,結果徒勞無益。應該老老實實地生活,接受大自然本身的饋贈。我們常常在遙遠的某個地方尋找幸福,我們匆忙追逐轉瞬即逝的光束。其實幸福就在身旁,在日常生活之中,如達到力所能及的目標、稱心的工作、家庭的和諧、親人的平安。
當有人問蕭伯納是否幸福時,他回答說,他幸福是因為沒有時間考慮這一點。他的幸福在于工作,在于創作。幸福各式各樣,也可劃分階段,猶如晝夜時間一樣。如果一切都按大自然規定的那樣:適時、適度、無憂、無慮,那么,可以認為,人幸福地度過了一生。
善良
渡源
巴西經典電影《中央車站》,曾經獲得過多個國際電影節大獎。電影講述了一位叫朵拉的老婦人陪同一個小男孩約書亞,去遠方尋找他爸爸的故事。而我們今天要說的,是電影之外的故事。
年輕的電影導演沃爾特·塞勒斯需要從巴西各地的小男孩中挑選一位男主角。這天,他因事來到里約熱內盧機場,一個小男孩要為他擦皮鞋。他當時拒絕了這個孩子,于是,這個孩子問他能不能借給自己一些錢,好讓他買個面包,等他擦鞋掙了錢,一定會把錢還給他。
這時他才發現,眼前這個瘦弱的孩子和自己想象中的電影男主角很相似。他給了孩子買面包的錢,并且告訴小男孩,明天可以去他的工作室找他,不但有飯吃,還可以掙錢。
第二天,當他來到工作室的時候驚呆了,那個擦鞋的小男孩不但自己來了,而且還帶來了他周圍幾乎所有擦鞋的孩子。
導演在這些孩子中間,發現有幾個比昨天要給他擦鞋的孩子還機靈,似乎也更適合當這部電影的男主角。但最后他還是決定讓這個孩子來試試,因為他覺得這個孩子是個善良的人,而電影中的孩子正是一個善良的人。
后來的故事就簡單了,這部電影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這個叫文尼西斯·狄·奧利維拉的孩子,成了巴西家喻戶曉的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