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人們最愛說的一個字就是“累”,不僅累身更累心。生存壓力讓很多人越來越情緒化,有些情緒連自己都沒意識到,但身體卻早早地發出了“報警信號”。
胃腸道被認為是最能表達情緒的器官。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一遇到緊張焦慮的狀況就會胃疼或腹瀉;壓力大的時候根本吃不下飯。司機、警察、記者等患胃潰瘍的比例最大。其次是皮膚。對很多人來說,緊張時頭皮發癢,煩躁時頭皮屑增加,睡不好狂掉頭發,還有反復無常的蕁麻疹、濕疹、痤瘡,都可能是長期不良情緒帶來的后果。第三就是內分泌系統。女性的卵巢、乳腺,男性的前列腺最容易受到不良情緒的沖擊。
大量臨床醫學研究表明,小到感冒,大到冠心病和癌癥,都與情緒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充滿心理矛盾、壓抑,經常感到不安全和不愉快的人,免疫力低下,經常感冒,一著急就喉嚨痛;緊張的人則會頭痛、血壓升高,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經常忍氣吞聲的人得癌癥的幾率是一般人的三倍。
如何使壞情緒變成好情緒,專家教了幾招:
一手掌心對準胃部,一手掌心對著丹田,閉上眼,緩慢呼吸。
面對壓力情緒無法緩解的時候,可以采取四肢放松法,即深吸氣,然后緩慢呼出,四肢肌肉完全放松。多做幾個回合,直至注意力從壓力這件事上得到轉移。
合谷、內關、足三里、太沖四個穴位的按摩,每天兩次,每次五分鐘;以腹式呼吸為主的基本氣功鍛煉,每天兩次,每次五分鐘;以兩條腿為主的下蹲運動,每天一次,每次五分鐘都可起到調暢氣血、緩解抑郁的作用。(摘自《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