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個中國女孩做媳婦
這一年,是浩二來中國的第8個年頭,父親開始督促兒子回國,考慮婚姻大事。浩二笑嘻嘻地回答:“爸爸,我喜歡中國,我要找個中國女孩做媳婦。”
緣分說來就來了。
2008年8月的一天,浩二和朋友約好一起吃飯。朋友帶來了一個女孩。低眉淺笑的瞬間,浩二的心一下蕩開了。席間,浩二拼命微笑,維持著表面的平靜和淡然,可內心卻有一個聲音在吶喊:“這正是我等的女孩啊!”一頓飯,兩個小時,浩二不記得朋友說了什么,只清晰地記住了女孩的所有信息:她叫何曉晴,1979年出生,重慶人,在北京一家中日合資企業上班,沒有男朋友……
就在浩二苦思冥想用什么方式向何曉晴展開愛情攻勢時,他正好接拍了一部戲。看著劇本,浩二突然想到了一條妙計。他向何曉晴求助:“我要演一部電視劇,但里面有很多中文對白,我不太明白,你精通中日文,能不能幫我翻譯一下?”
何曉晴爽快地答應了。兩人見面后,浩二一本正經地向何曉晴請教劇本的臺詞,何曉晴總是能用三言兩語讓浩二“恍然大悟”,他高高地豎起大拇指,何曉晴總是爽朗地一笑,兩人越聊越投機。“我們有這么多共同點,說明有緣啊!”“心懷鬼胎”的浩二開始往正題上靠。
此后,浩二對何曉晴展開了熱烈的追求。交往中,浩二被何曉晴的善解人意、聰慧懂事所打動,而何曉晴也被這個日本男人的執著、認真所吸引,但一想到他是外國人,又心存猶豫。所以,此后半年,盡管浩二多次表白,何曉晴始終沒有點頭。
2009年1月的一天,浩二到何曉晴家做客,兩人一起重溫《泰坦尼克號》,感人的劇情讓兩人都濕潤了眼眶。浩二熱淚盈眶地拉住她的手說:“我們做戀人好不好?”何曉晴看到了浩二的深情,含淚點頭。2009年5月,兩人攜手走進了婚姻殿堂。
改造“頑固”丈夫:這個工程好艱巨
然而,讓何曉晴無法理解的是,浩二在婚后一改熱戀時的主動,變得內斂而低調。何曉晴很難適應,她不明白,為什么一夜之間,浩二的架子就端了起來?他不再送禮物和鮮花,不再說甜言蜜語。以前何曉晴最喜歡聽他稱呼自己為“寶貝”,可現在,在她的威逼下,他猶豫半天才會喊一句,然后還會嘀咕一句:“哪里有你這樣逼人的!”
婚后,個性和文化的差異,讓這對愛人矛盾叢生。何曉晴的個性比較要強,不喜歡依賴別人,而浩二認為,女人最重要的事就是照顧好丈夫。他開始按照自己的方式要求妻子:“我負責在外工作、賺錢,你負責管理家庭,照顧我。這就是我們日本家庭的基本模式。”何曉晴不以為然:“你是在中國,要懂得入鄉隨俗!”兩人誰也不肯讓步,爭吵開始多了起來。
何曉晴是重慶女孩,性格中有麻辣的一面。她想,自己雖然嫁給了日本男人,但畢竟生活在中國,自己無論如何也要把浩二改造過來。因此,她想方設法試圖淡化浩二的傳統觀念,加速他的“中國化”。
沒想到,浩二比何曉晴還頑固,也在挖空心思將她“日本化”。就在兩人相持不下時,2009年11月,浩二同時接拍了兩部電視劇,為了迫使何曉晴讓步,他竟然“先斬后奏”,悄悄替妻子辭了工作。何曉晴氣壞了:“你憑什么替我辭職?憑什么安排我的生活?我們是夫婦,是平等的!”浩二不以為然地說:“你是我的妻子,照顧好我是你的責任,否則我狀態不好,就會影響工作……”
浩二的觀念在何曉晴看來簡直就是不可理喻,她再也抑制不住心頭的怒火:“你們日本人就是自私到了極點!我真后悔嫁給了你!”兩個人越吵越激烈,浩二氣急之下也惡語相向。何曉晴哭著跑到妹妹家去了。妹妹在兩人中間做和事佬,浩二卻斬釘截鐵地說:“我沒錯,我為什么要向你姐姐道歉?”本著勸和不勸離的原則,妹妹還是為浩二說盡好話,何曉晴這才回了家。
幾天后,浩二拍完戲回家,把衣服隨便一丟,躺到床上,對剛進家門的何曉晴說:“飯做好了嗎?”何曉晴剛去新單位上班,累了一天,再想想自己主動回家,浩二卻什么表示也沒有,心頭的火又躥了上來。浩二也不耐煩起來:“沒人非要你上班。女人不做飯做什么?”何曉晴的火更大了,兩人再度爭執起來。
幾天后,何曉晴在電視上看到了浩二對“粉絲”笑容可掬的樣子,尤其是對年輕女孩,浩二還給每個人一個熱情的擁抱。看到丈夫人前人后的反差,何曉晴的心里很不是滋味。2010年初,一次激烈的爭執過后,這段不到一年的婚姻瀕臨解體。
也許是造化弄人,就在兩人打算分手時,何曉晴被查出已經懷有兩個月的身孕。浩二又驚又喜。他已年近40歲,老父親也天天盼孫子。可此時正值夫婦感情危機,孩子還要不要?何曉晴的答案讓浩二十分震驚。她態度堅決地說:“我會把孩子生下來,但是我依然要和你分手,一個人把孩子撫養長大。”
浩二驚呆了。他陷入了對婚姻的深深反思。在他的預想中,不論何曉晴提出什么樣的條件,他都會無條件服從。沒想到,她給出的答復是那么自尊、自強,而且她對孩子的珍惜不正是對這段婚姻的肯定嗎?一瞬間,浩二心頭所有的抱怨都無影無蹤,涌上來的,全是對自己根深蒂固的所謂日本傳統觀念的羞愧。此時他才意識到,自己依舊深愛著妻子,他多么渴望維系這段婚姻,渴望擁有他們的孩子!那么,自己就必須早日脫胎換骨。
浩二再也顧不上所謂的內斂,一股腦把自己的內心全部向妻子敞開了:“親愛的,你再給我一次機會,看我能否經受住你的考驗,好嗎?”浩二的誠懇讓何曉晴心軟了,她默默地點了點頭。
此后,兩人的相處順暢了起來,而浩二的自我改造也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在朋友的指導下,浩二每天早晨5點就起床,到早市買新鮮的蔬菜、水果。一開始,他總是會受到妻子的批評,不是買的菜不夠新鮮,就是買多了,浩二就細心地把妻子的意見記錄在本子上。
為了讓妻子吃到可口的飯菜,浩二又買來各種菜譜學習。一開始,他做一頓飯總要花費好幾個小時,還把廚房弄得烏煙瘴氣。但他毫不氣餒,漸漸地也能做一桌像樣的飯菜,還結合中日菜系的特點,創新了好幾道中日結合的菜。
一個月后,按照原先的計劃,浩二馬上要進一部新電視劇劇組了。但為了照顧妻子,他提出了辭演。浩二的決定讓何曉晴十分吃驚,她知道在日本男人的觀念里,工作排在第一位,如果要辭演,就意味著信譽受損。這讓何曉晴感動,于是她主動辭職,在家安心養胎。浩二欣喜若狂,兩個人的相互成全,讓他深深體會到了相處的技巧和婚姻的內涵。
我負責賺錢,你負責貌美如花
拍完這部電視劇,浩二決定不再接拍任何影視劇,直到妻子分娩。隨后,他帶著何曉晴回日本拜見父親。他對家人宣布:“我是中國女婿,中國媳婦是不用照顧丈夫的,還要受到丈夫無微不至的照顧。”
2010年9月13日晚上,何曉晴有了預產征兆。浩二將妻子送到醫院。因為宮縮力度不夠,醫生為何曉晴打了催產素。每隔十幾分鐘,何曉晴就會陣痛一次。為了減輕妻子的痛苦,浩二把自己的胳膊放到妻子手里,任由她掐。
第二天早上9點半,孩子終于出生了,浩二喜極而泣,是他喜歡的女孩!何曉晴輕聲說:“這個孩子,是我們婚姻新生的禮物。”浩二愣了一下,隨即含淚親吻著妻子:“親愛的,我會用一生來珍惜你,珍惜我們的寶貝。”他給孩子取名為心月,因為中秋節,是月亮最美的時候,他希望女兒像月亮一樣美。
在女兒的國籍問題上,浩二完全尊重妻子的意見,讓女兒加入了中國國籍,因為他的事業和家庭都在中國。
有了孩子,浩二變成了徹頭徹尾的好老公和好父親。妻子坐月子期間,浩二事無巨細地照顧著她,換尿布、洗奶瓶、哄孩子睡覺。
丈夫的付出也讓何曉晴越發心疼。她晚上經常把浩二推去另一個房間:“你自己去睡吧,我一個人能行。”可每天早上,何曉晴睜開眼睛時,總是看到丈夫睡在一側的小床上。由于他對女兒的悉心照顧,她自己往往一覺睡到天亮。
如今,這對曾經吵得天翻地覆的夫妻已經有了完美的分工。浩二全權負責賺錢,然后一分不剩地交給妻子,再從妻子手里“申請”幾百元錢零用。怕妻子誤會自己“重蹈覆轍”,浩二還解釋說:“我不是為了換來你對我的照顧。我既負責賺錢,也負責照顧你。如果你想發展事業,我也全力支持。我負責賺錢養家,你負責貌美如花。”
現在的浩二,所有的事情都喜歡拿來和妻子分享,無論是幸福的感覺,還是工作上的壓力、輿論的麻煩,他都會認真聽取她的意見。為了讓浩二及時排解工作中的壓力,何曉晴建議他去公園里看別人打牌、下棋,那些真實的煙火氣息,是浩二在日本從未感受到的。他深刻體味到了這里人和人之間親密的關系,交融著中國最本土、最底層、最徹底的溫暖。
2011年5月21日,是浩二和何曉晴的結婚紀念日,正在廣州拍戲的浩二特意打電話給花店,囑托他們將一束漂亮的玫瑰送到自己妻子手上,并且附上留言:“感謝你對我的愛,以后我會永遠照顧你,我們在一起,努力加油……”■
(摘自《婚姻與家庭》) (責編 冰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