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面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先導性行業,通信業重新成為世界各國優先發展的關鍵領域。值此新年來臨之際,我刊榮邀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總工程師余曉暉就新形勢下的通信業發表觀點。
余曉暉總工認為現階段通信業已超越一般大眾消費服務的意義,其戰略性、基礎性正隨著網絡化的全面推進而日益凸顯,通信業已重新上升為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科技創新和長期國際競爭力塑造的關鍵基礎行業。
余曉暉總工指出,以寬帶為核心的信息網絡發展演進,以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變革創新帶來了新的歷史性機遇和挑戰。在這一關鍵時期,通過達成戰略共識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中國將能迎來一個新的發展浪潮。
1 通信業作用的重新審視
自20世紀90年代全球性大發展和市場化改革以來,通信業一直被視為最具創新活力及市場競爭力的領域之一,并迅速成長為廣泛普及的大眾消費服務行業。在這一過程中,各國普遍將激勵市場競爭、保護消費者利益作為發展和監管的要義,并依賴日益成熟的市場機制,推進通信業的發展和創新。在此期間,通信網絡也逐步演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并與全球化進程相互交織、相互促進,有力推動了經濟繁榮和社會進步。
金融危機以來,各國在加快經濟復蘇和走出危機的同時也開始著手謀劃長遠發展,加強長期競爭力和國家優勢。在此背景下,通信業悄然成為各國優先發展的關鍵領域,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為了成為全面建設寬帶國家并推動下一代信息網絡的全球性浪潮,國際社會不約而同地通過國家寬帶戰略或行動計劃調動全社會力量推進寬帶發展升級,迄今為止,已有近100個國家出臺了寬帶國家戰略或計劃,并綜合利用財政補貼、稅收激勵、法律扶持、資源保障等多種政策工具系統推進。這也是20世紀電信市場化改革以來,國際社會第一次如此廣泛地動用國家力量推進通信基礎設施發展;二是對網絡空間戰略性地位的高度重視,以美國出臺的《網絡空間國際戰略》為代表。國際社會對網絡空間規則體系主導權爭奪達到全新高度,英、法、俄等一些國家加快了對網絡空間發展和國際規則主導權的布局,通信業作為構建網絡空間自主能力的關鍵領域,其發展已成為全球化競爭的新焦點。
上述事實說明,現階段通信業已不再被簡單視為大眾消費服務,其公共產品的基礎屬性正隨著網絡化的全面推進而日益凸顯。通信業已重新上升為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科技創新和長期國際競爭力塑造的關鍵戰略性基礎設施,正如《(美國)國家寬帶計劃》所提出:(國家寬帶計劃)是其刺激經濟增長、增加投資和創造就業的21世紀路線圖。
在這樣的國際大背景下,中國也亟需重新認識通信業對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的所起到的關鍵基礎作用,并凝聚全社會共識,開啟新一輪的發展浪潮,以便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更好地掌握發展主動權。
2 通信業發展圖景的深刻重塑
由過去30年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人們對通信業作用的認識是呈螺旋式上升的趨勢,與此同時通信業的內涵、外延正發生深刻的變革,其發展圖景、模式也正在不斷地重塑。
(1)以互聯網為突出代表的技術產業變革正推動通信業全面加入綜合信息服務的行列。信息通信技術發展創新的勢頭仍然未減,互聯網已演變成為硬件、軟件和服務的集成平臺與生產要素;以三網融合、4C融合為代表,融合式發展已成為基本形態,通信業自身在向寬帶化、移動化、智能化和泛在化加速演進的同時,更與產品制造、軟件開發、數字內容、信息技術服務等深入交融、深度集成,形成了系統性、群體性創新變革的視圖,不斷產生新服務和新業態。通信業內涵和邊界急劇的擴展,使傳統的、單一的信息傳送服務全面向綜合信息服務加速轉型。
(2)通信業的產業形態和發展模式深刻變革。通信業正從傳統的封閉產業鏈、單一價值鏈、有限應用服務和分離產業形態加速向開放產業鏈、整合價值鏈、海量應用服務和融合產業形態發展,與之相對應,以傳統通信網絡為中心的封閉模式面臨以互聯網和終端為中心開放模式的巨大挑戰。
這樣的挑戰在近年移動互聯網的浪潮中體現得更為明顯,如業務開發通過開放應用程序編程接口(API)吸引全球開發者實現大規模產業集聚,開發周期從過去的一年或數年變為以月甚至天為單位計算,開發者從運營有限的電信企業和通信設備廠家向百千萬級的開發者擴展,如目前單個移動應用商店的應用數已超過50萬個,而全球總體的應用下載量已達到300億。
(3)通信業競爭已演變為整個產業生態體系的競爭。通信業的發展創新已成為整個產業生態體系的綜合創新。通信業競爭體現為以業務與服務為核心,涉及設備、系統、標準、技術、內容、應用等整個產業生態體系綜合實力的競爭。成功組織產業生態體系并掌控關鍵環節,已成為把握通訊業發展主動權的必然要求。
以移動互聯網為代表,產業生態系統呈現出以終端平臺為核心,基于操作系統構建業務平臺、開放接口和應用商店的狀態,如此能夠形成強大的應用開發和服務提供環境。現階段,蘋果和谷歌因組織全球性產業生態體系得以主導國際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而在目前的生態系統中,電信企業及其網絡資源的潛能還遠遠未能發揮出來。
3 中國通信業的機遇和挑戰
當前,中國通信業正處在一個關鍵的歷史關口。一方面,國際社會不約而同地加快通信業發展布局,通信業正處在技術變革和網絡升級換代的關鍵時期。另一方面,中國正處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攻堅時期,通信業肩負推進城鎮化和信息化、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生產方式轉變、支撐社會經濟綠色低碳發展等重大使命。在此關鍵時刻,中國通信業發展既面臨進一步跨越升級的機遇,也存在國際競爭中落后掉隊、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新需求的危險。當務之急,需要處理好幾大問題,以實現通信業在“十二五”時期的大發展。
(1)凝聚全社會對通信業的戰略共識。真正將通信業發展從一個市場化的行業自身發展上升國家經濟社會關鍵戰略性基礎設施的發展,形成國家戰略高度的統一認識,強化國家意志,明確國家戰略目標,依靠全社會的力量共同推進通信業發展。而當前首要的任務就是將寬帶中國建設上升成為國家戰略計劃并且成整體推進。
(2)建設“寬帶中國”。可以通過以下一些措施建設“寬帶中國”:
#8226;加強頂層設計,將寬帶發展作為國家整體戰略和行動布局的重要內容,加強網絡建設、應用推廣、城鄉規劃等各方面的統籌協調和政策支持,整體推進網絡發展。
#8226;以光纖接人為重點,加快推進寬帶網絡城鄉普及和升級提速,力爭在“十二五”期間實現城市光纖網絡的大規模部署和農村行政村以上的光纖覆蓋。
·在全面推進3G普及和發展的基礎上,把握好技術和產業發展節奏,加快LTE/4G布局和TD-LTE國際化發展,同時做好移動蜂窩通信、寬帶無線接入、固定寬帶等的資源綜合利用。
·開展IPv6的商用部署,明確IPv6過渡時間表和路線圖,引導并調動全社會力量同步開展網絡和網站改造升級,并解決IPv6下的網絡與信息安全問題。
·加快構建面向未來互聯網的國家級創新平臺,加快下一代互聯網新型架構體系的研發試驗。
·繼續推進三網融合的實質性進展。
(3)把握新一代信息技術變革機遇,加快技術趕超。這需要重點把握好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和物聯網的重大創新機遇。
移動互聯網的關鍵是組織有國際競爭力、良性互動和自主發展的產業生態體系,在這一過程中需要重視三大要素:
·重視智能終端為核心的平臺體系,即掌握用戶端。要掌握用戶端,關鍵是要在自主終端操作系統基礎上打造包括整機、軟件、硬件、芯片、應用在內的完整產業鏈,并且逐步形成可自我正向循環的產業生態體系。
·重視應用服務。即重視云端。這是發展之本,我們要圍繞自主操作系統打造程序應用商店,并把握好HTML5和Web應用的新機遇,同時繼續探索互聯網技術與移動通信各種能力的結合。并不斷開發新應用、創造新的市場。
·重視移動網絡,即掌握智能管道。移動互聯網帶來的爆炸式流量增長使移動網絡成為新的瓶頸,并且由于無線資源的稀缺性和技術限制造成無法完全通過網絡升級解決該問題,因此要充分利用固定寬帶和Wi-Fi資源,實現移動固定兩個網絡的綜合智能利用。
云計算的發展也需要把握3個方面的內容:
·云計算基礎設施的優化布局。綠色化的數據中心是云計算的基礎,云計算的發展既要涉及能源、水、土地等基礎要素資源的分布,也要涉及應用需求、光纖帶寬、網絡架構、產業支撐等關鍵因素,并且要按照國家信息化和互聯網發展的整體需求,結合各地方的資源稟賦和產業布局需要,統籌規劃、積極引導并優化各種IDC建設部署。
·社會化公共云計算服務的發展。這是云計算能否成功的關鍵,它的發展要從兩個方面入手,首先是引導有條件的電信企業、大型互聯網企業等開放自身計算存儲資源和服務管理能力,構建公共云計算平臺,開展公有云商業化運營;同時也要推動政府和企業將自身的私有云服務外包,并通過在公有云上構建專用云的方式解決其需求,從而實現云計算的規模效益。
·云計算產業鏈建設。這需要重點做好云計算虛擬化、云操作系統、海量存儲和數據挖掘、網絡高端服務器及芯片等研發和產業化。
物聯網的發展需要把握好4個方面的內容:
·統一認識,充分認識到物聯網發展的戰略性、長期性和階段性,將實現技術突破、培育提升產業核心能力作為今后一段時期的中心任務,并將保障安全作為發展前提。
·以先導應用為引領,優先選擇工業、生產性服務業、重要基礎設施和民生服務等領域,依托互聯網和通信網統籌部署感知和智能處理設施,進行業務試驗和應用示范,大力支持通信企業開展M2M服務。
·按照“兩端突破、中間趕超”思路。圍繞前端感知和后端智能處理等兩個最薄弱環節系統組織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力爭有所突破;依托網絡通信技術產業優勢,以傳感器網絡和物與物通信為重點力爭躋身世界先進水平。
·科學謀劃、統籌推進國際、國家和行業標準化體系,按照“應用牽引、急用先行、廣泛合作、國際同步”的相關原則,加快構建起物聯網標準體系。
(4)推動通信業智能化轉型,培育發展新興信息服務。這需要重點把握好如下幾個方面:
·推動基礎電信業務轉型,加快信息網絡的智能化改造和運營服務的智能化升級,推進信息傳送的管道向信息傳輸、信息存儲和信息計算處理的綜合智能管道轉變,發揮網絡平臺和業務平臺的綜合效能,并通過能力開放、接口開放引入互聯網要素,將互聯網應用創新特點與電信能力相結合,實現大規模的第三方業務應用創新。
·大力培育發展互聯網等增值服務。預計“十二五”期間中國互聯網服務業將能保持20~30%的年均增長,將會從“十一五”期末的1000多億的市場規模壯大為3000多億的市場規模。重點是發展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數字文化內容、網絡金融、移動支付等生產性、娛樂性應用服務和遠程教學等民生性的一系列服務。
·培育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服務業態,在掌握核心關鍵技術基礎上,大力發展云計算、物聯網等社會化公眾信息服務體系,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完整的產業鏈和產業體系。
4 結束語
2012年是“十二五”通信業發展的真正開局之年,有關通信業發展的大戰略、大思路將正式確立。在當前全球經濟復蘇艱難曲折和錯綜復雜的形勢下,通信業的發展已不是一個行業自己的事,而是關乎國家經濟社會長遠發展。在這關鍵時期,只要形成戰略共識,并采取得當的政策措施,我們將能抓住機遇迎來一個新的發展浪潮,并履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