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文閱讀歷來是高考閱讀題的重頭戲,可謂得此者得高考。但成也此敗也此,很多同學要么身陷文本迷局不知所措,要么亂寫一通雜亂無章,要么片面作答丟三落四,要么籠統平泛缺少概括,要么脫離文本盲目拓展……凡此種種,不一而足。筆者就從2011年高考考場上的幾個典型病例入手,窺豹一斑,教同學們明辨是非,走出現代文閱讀的解題誤區。
以量取勝 平均用力
不管是理解題干信息,還是整合解題思路,關鍵詞往往是成敗的關鍵。題干上的關鍵詞往往具有限制和提示作用,如“表現手法”“賞析”等:閱卷時有評分細則,其賦分要點也往往落在關鍵詞上。如果不明就里,解析題干時會山窮水復疑無路,回答問題也會拔劍四顧心茫然。
典型案例1 2011浙江卷選取z羅斯小說家米哈依爾·1多爾7夫的《第9車{》,講述“我”的一次乘車經歷和基輔讀者反映的乘車遭遇。第11題就“作用”層面來考查“我”的經歷:小說開|寫了“我”的一次乘車經歷,有什么作用?
常見錯誤1 ①小說開篇故事具有鋪墊作用;②引出下文故事;③突出車站工作人員的不負責任。
名師診斷 本答案評為1分,要點殘缺,且展開不足。本題考查“我”的一次乘車經歷的作用,關鍵詞是“作用”,就要結合文本的最重要內容進行對照分析。同學們肯定能想到鋪墊、襯托等作用,這是開頭敘述情節的一般作用,但是病例中第一點沒有展開:再者還要結合文本內容,看清這一情節中現象的實質,進而分析出“突出現象普遍性”的作用:最后是針對兩次經歷的相同之處看本質,病例第三點過于片面。
高分策略 可抓住關鍵分點闡釋,共3分,一點1分。答出“鋪墊”,并且說出引出下文第9車廂的故事,得1分;答出“襯托(或強化)”下文第9車廂故事的敘述效果,得1分:答出突出這類現象的“普遍性”,突出小說的主題效果等,得1分。要點為“鋪墊”“襯托(或強化)”“普遍性”,并且一定要結合具體內容展開。
常見錯誤2 ①小說開篇寫了“我”的一次乘車經歷,目的是引出下文的故事情節;②“我”的經歷與下文的經歷有相同之處,增強小說的真實性;③也說明這樣的事情經常發生。
名師診斷本答案評為2分,缺少關鍵詞,概括性不足,第一點核心為“鋪墊”和“引出下文”,病例中遺漏了“鋪墊”:第二點核心為“襯托”和“強化效果”,病例解讀有失偏頗:第三點核心是由點及面和“突出”“普遍性”,病例概括性不強。
高分策略 這是有關布局謀篇方面的作用題,在解答時一定要注意兩點:一是積累常見的答題模式術語,如常見的開頭的作用有“開篇點題”“照應題目”“總領全文”“渲染氣氛”“埋下伏筆”“設置懸念”“為下文做輔墊”等,可以迅速切入答題的準確軌道:二是表述一定要具體完備,有針對性,如為何內容埋下伏筆,設置了怎樣的懸念,為下文何處做鋪墊,等等。
正確解答 ①用作鋪墊,引出主要故事;②強化(襯托)主要故事的敘述效果;③突出這類現象的普遍性。
備考提示解題突破在題干,關鍵信息由此誕:解答之時要概括,關鍵詞語莫可缺。
當斷不斷 反受其亂
觀性試題的決斷講究有理有據,同學們應抓住選擇|要點識破陷阱,不能=進牛角}。有同學在實戰中要么,視題干中的“推斷”“理解”等能力考查提示,要么對選擇|的理解與原文信息脫節,要么誤人命題人設,的陷阱而茫然無序。如果不能對題干、題|、原文信息以及設題要點等有一個整體認識,當斷處不斷,就會陷入迷局。
典型案例2 201 1重慶卷的社科文選取了個性化報紙——“niiu”,在介紹其模式特點時~ 顯了新科技、新理念。第7題則是從文本內容出發的推斷題,必須洞悉命題者設,的陷阱。下列推斷符合原文內容的一項是( )
A,“niiu”讓報紙從固定套【變成了V式=富的自助【,能改變讀者閱讀習口,養成鮮明個性。
B,“niiu”在短短的30天時間就吸引了超過1000人上網閱,遠超預期,說明世界報業和出&業“9命”的成功。
c,“niiu”要求合作!伴要有內容的保(和廣(的影響力,這將使網絡媒體提供的新聞缺乏公信力的現狀得到改變。
D,“niiu”進行的有益嘗試和大膽試水,將會逐漸獲得更多愿意接受新生事物的+的喜愛。
常見錯誤 選B或C。
名師診斷由題干信息“推斷”可知,選擇肢的表述都是出于原文而又由此推斷開去,選A、B、C者都掉入了命題者設置的陷阱之中。A項認為niiu能改變讀者閱讀習慣,養成鮮明爪個性是錯誤的,它并非使讀者養成鮮明個性,而是根據讀者閱讀習慣來確定報紙內容,也并非改變讀者閱讀習慣,這屬于“主客顛倒”的陷阱。B項認為niiu的成功說明了世界報業和出版業“革命”的成功是錯誤的,原文用的是“試水”,目前只是試驗階段,并不能斷定革命成功,這屬于“把未然當作已然”的陷阱。C項絕對化表述,原文使用的是“并對紙質媒體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促進”并非就是“改變”,這屬于“偷換概念”的陷阱。
高分策略 解題時一要有語境意識,做好選擇肢和原文信息的比對,結合上下文進行理解,切莫斷章取義,更不能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二要明了命題者常用的設置陷阱的套路,比如“望文生義”“絕對化”“偷換概念”“強加因果”“擴大或縮小范圍”“未然與已然”“主客觀倒置”“無中生有”等,結合相關信息迅速決斷。解答這類試題要膽大心細,準確對位,切莫在細枝末節處糾纏。
正確解答 D
備考提示客觀選擇要審慎,關鍵細節務比對:火眼金睛識陷阱,當斷之處莫猶豫。
三 蜻蜓點水 HOLD不主
探究類試題的解讀既要入乎其內,又要出乎其外,切#嘗$止,更不能天馬行空、隨意發揮??稍诰唧w解答時,要么思維受限,找不到探究的角度,要么脫離文本s目拓展,要么觀點與理由如%水分離。如果不能精準地。析探究的要義,那何談放得開收得?
典型案例3 2011浙江卷《第9車{》的第15題就是探究小說的情感主旨——“口性思維”和官’主義作風,在解答時既需要深概括。又需要有效收放。題目中問道:第9車{的故事帶給你哪些思考?請結合作品談談你的看法。
常見錯誤 ①這個故事啟發我們,生活中不要武斷地看待問題,錯了就要敢于承擔責任。列車長就犯了這樣的錯誤,并且導致錯掛的兩節車廂不能得到糾正。②還告訴我們要負責任,面對問題時要找準癥結所在。我們不能對工作不負責任,應該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否則差錯越變越大。
名師診斷 本答案評為4分,病例①中的“承擔”和②中的“負責任”兩點之間有重復和交叉,閱卷時合并計3分,無形中丟失了分數:“武斷”沒有具體闡釋看法,扣1分。此題為半開放的情感主旨探究題,“請結合作品談談你的看法”這類題則是要求把文本內外有機結合起來,“思考”要跳出文本具有普遍性地概括,“你的看法”則要結合文本進行闡釋。也就是說,雖然答題方向給的選擇空間很大,但原文的事實和理論依據還是要關注的,
高分策略這類探究閱讀要結合文本“入乎其內”,要先由文本得出自己的思考和啟示,往往富有思辨性,但“出乎其外”,在前面觀點的基礎上進行爪個性化的解讀。也就是說,探究題既要充分利用原文信息進行觀點的選擇、理解和闡釋,又要合理聯系“你”,參證文本的同時解決實際問題。當然答題中還要有分層意識,準確把握探究題的開發度。
正確解答 ①疏于管理、不負責任的工作作風會給他人帶來麻煩和傷害。乘務員、列車長、摘車廂的人似乎都在糾正差錯,可差錯卻越變越大,個中原因正是工作作風問題。
②判斷問題勿機械武斷,解決問題勿依賴慣性思維。錯掛兩節車廂造成的差錯之所以遲遲未能得到糾正,和列車長、摘車廂的人思維僵化、缺乏獨立思考精神是分不開的。
備考提示探究問題忌浮淺,深挖細剖是關鍵:思維收放要有度,內外結合要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