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報道是一種系統反映重大新聞事件和社會問題,深入挖掘和闡明事件因果關系以揭示其實質和意義,追蹤和探索其發展趨向的報道方式。它與一般新聞報道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其“深度”上,即對事件當前狀況的“深度”掌握,對事件背景的“深度”挖掘,對事件可能造成影響的“深度”探索。從這個意義上,如何挖掘新聞“深度”,便成為深度報道寫作中最有探討價值的一個問題。
一、關注熱點、難點,準確選題
深度報道因為是對重大新聞事件和社會現象做出的深層次報道,故而選題是至關重要的一環。選題要遵循的原則就是“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考慮是否具有重大影響或典型意義,是否是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是否具有普遍性。社會熱點、難點問題,往往是社會發展過程中人們在一些問題的認識上矛盾的交織點,關注這些問題,報道這些問題并加以正確的引導,是新聞界義不容辭的職責。要報道好、引導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記者要具有宏觀意識,有敏銳的觀察力。既要從大處著眼,挑選那些在全局上有分量或者有獨特意義的事物,又要從小處著手,從現實生活的諸多事物中去選取,這樣才能夠做好深度報道的選題。
二、采訪上下足工夫,盡可能多地占有事實
一篇深度報道是否有“深度”,首先體現在采訪方面。原央視新聞中心主任、多年參與策劃電視深度報道節目的孫玉勝曾說:“挖掘深度的方向不是唯一的,但是無論節目的制作者選擇了什么樣的方向來尋求節目所要達到的目標深度,都必須先尋求支撐這個深度的事實和證據。所謂的深度,就是對事實的占有。作為記者,你獲得的事實越多,你離深度就越近。”由此可見,記者要寫好深度報道,首先應在采訪上下足工夫。首先,記者要親臨現場并直接采訪事件當事人,以便取得第一手材料。其次,要采訪事件的其他知情人,采訪有關該事件的其他單位,采訪有關該事件的政府管理機構,全面了解有關新聞事實的背景。只有深入采訪、鍥而不舍地挖掘事實真相、整理總結大量事實材料,才有可能從相同的新聞事件中挖掘到更深刻的價值。
三、記者要有獨到的思想認識
對深度報道而言,成功的采訪固然重要,但是突出思想性更為重要。思想認識是構建深度報道“深度”的靈魂。深度報道的采訪做得再扎實,信息內容再豐厚,沒有記者獨到的思想認識做靈魂,深度報道也“活”不起來。
如今新聞報道已進入“觀點時代”,受眾不再滿足于了解事件本身和事件發生現場的情況,還要及時了解社會各界對該事件的反應和思考。傳媒不能停留在普通新聞報道的生產上僅充當“記錄者”,還要積極充當“守望者”、“思想者”,引導社會輿論。深度報道需承擔起這一責任,在幫助人們梳理觀點、引發思考方面,發揮獨特的作用。這就要求深度報道的記者做一個“思想者”,善于亮出自己有見地的觀點,引導輿論。深度報道貴在“深”,貴在能揭示事物運行發展的客觀規律,能把事情的本質點透。同時,還在于能突破事物的本質深度和范圍限制,把它引申到更廣闊的空間,反映更深更多的內涵,深度報道要體現出“深”,應選擇別人從來沒有注意到的角度進行報道,應提出具有較深認識程度的思想內涵,使讀者從理性層次上認識到新聞事實背后的深層意義。
四、講求寫作技巧
如何使深度報道更有深度?技術性的寫作方法也很重要。讀者求新求變的需求心理,決定了新聞必須做到常變常新,深度報道也不例外。沒有創意、創新的深度報道是缺乏生機和活力的。因此,做好深度報道,還取決于創新,取決于寫作技巧,做到多出新品、多出精品。首先導語要引人入勝。其次,中心思想要聚焦。寫作前要盡可能多地尋找不同價值的素材,然后精選素材,將材料排隊,按遞進的邏輯結構,在不同的段落采用不同的素材,這樣的深度報道才能吸引讀者,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單位:呼和浩特日報社)
責任編輯:邰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