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兒子的頑皮,仿佛是與生俱來的。與小朋友蕩秋千,他會很“英雄”地把人家推到秋千最高端,嚇得小朋友哇哇大哭;小朋友排隊玩滑梯,他在滑梯頂上像小鳥一樣張開雙臂“飛”下來,結果把腿摔破;在幼兒園,他要求幫老師抬飯桶,結果把全班小朋友的午飯都撒在了樓梯上;老師教孩子們做體操,前排的小朋友認真聽講,后排的小朋友都在跟她兒子學打拳……
幾乎每天都有人向她告狀。開始時,她還賠著笑。慢慢地,每當有人領著孩子向她走來,她臉上就會“職業”性地掛上苦笑。
兒子終于上小學了,她噓出一口氣。小學制度相對嚴厲些,兒子也該收心養性了吧,她認為。
第一次開家長會,別的家長聽老師說起自己的孩子,臉上掛著自豪的笑。當老師說起她兒子時,她的心“怦怦怦”地跳起來,她忐忑地看著老師。老師說,她兒子常常上課時在教室里大搖大擺地走動;午睡時間不睡覺,課堂上卻把呼嚕打得震天響;他還在前排小朋友的后背上畫畫……
回到家,兒子看著她,眼神怯怯的。她一腔的怒火,在那一刻軟下來。她想了想,盡量用平靜的語調跟兒子講起老師的話。她多么希望兒子能理解她的苦心。沒想到兒子“噌”地站起來說:“媽媽,我一人做事一人當,以后,你不要去開家長會了?!彼鋈婚g理解了什么叫做無可奈何。
她兒子又闖禍了。他踢足球時把別人停在樓下的車玻璃砸碎了。別人找上門來,她賠了款,還一再地道歉。別人走了,她終于忍無可忍,操起一把笤帚,高高舉起。笤帚還沒落下來,兒子先哭了,流著眼淚說:“媽媽,對不起?!?/p>
笤帚無聲地落下,她捂住自己的臉蹲下去,眼淚流出來。從小到大,她一直是老師與家長眼里的好孩子,為什么生個兒子如此頑皮?她覺得自己的堅強與成熟,是從生下兒子的那一刻開始的??伤膬鹤邮裁磿r候能退去幼稚與頑皮的胎衣,開始懂事呢?她嗚咽著說:“為什么你總給我制造麻煩,總是欺負我,我也是我媽媽的孩子啊!”
她兒子從未見過這種架勢,有些驚訝。媽媽這么大了,怎么會是孩子?不對,她應該是孩子,是姥姥的孩子。姥姥疼愛她,也像她疼愛我一樣嗎?兒歌里唱“有媽的孩子像塊寶”,眼前的這個“大”女人,也是她媽媽的一塊寶?
他從未想過這么多問題,大眼睛忽閃著,迷茫地看著她。
慢慢地,他有了轉變。放學路上,有小女孩兒受到大孩子欺負,他上前制止,并對那個大孩子說:“別欺負她,她也是媽媽的孩子?!闭n堂上,他認真聽講,積極舉手發言……他很希望老師能把這些告訴媽媽,讓媽媽高興一下。
她欣喜地看著他的轉變,雖然這種轉變反復無常,可他畢竟在長大與懂事。
與此同時,工作上似乎也很順心,即將召開的一次商務會議,對她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商務會議召開的前一天,她買了一套得體的職業裝,并去美發店做了發型。做完頭發,天色已晚,她匆匆地往家趕。走到樓下,忽聽得“嘩”一聲,一大包垃圾在身邊落下,一時間塵土飛揚。她抬頭看,有人把身子從窗口收了回去。她即刻明白了,那家正在裝修,有工人在干活兒。那些工人為了省事,把垃圾從窗口扔了下來。
回到家,對著鏡子,她蒙了,剛做好的頭發蒙了厚厚一層土。明天要開會,可美發師說了,為保持發型,一周內不要洗頭發。她一邊對家人訴說著,一邊難以抑制地流下了眼淚。
她不知道兒子什么時候出去了。他來到正在裝修的那家,大門沒關,他徑直走了進去,對干活兒的工人說:“你們把我媽媽的頭發弄臟了?!睕]人理他。他停了停,生氣地說:“我媽媽明天還要開會,你們得向她道歉?!惫と藗兠婷嫦嘤U,感覺很好笑。他忽然流了淚,大聲說:“你們也是媽媽的孩子,我媽媽也是媽媽的孩子,你們為什么要欺負她!”工人們一時間聽不懂他的話,全怔在那里。
她是循著他的聲音找來的。他的話,她全聽見了。她快步走上前,抱住兒子,幸福的眼淚涌出來。在他眼里,有媽的孩子,是呵護、幸福、快樂、平安的同義詞。被母親愛著的人,心里也該充滿愛。兒子開始懂事了。兒子的懂事,不是因為批評與斥責,而是因為愛。愛,才是成長最好的催化劑。那一刻,所有的辛苦與委屈不翼而飛。她想起一句話:上帝不能到各家,于是創造了母親。
作為一位母親,她多么愿意自己的愛永遠護佑著兒子的成長與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