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是農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普通業務員,每天到各個銷售點之前他都要登錄公司的業務系統,看看自己本月任務完成情況以及他所負責管理的銷售點的訂貨情況,這已經成為一種習慣。從2011年8月份以來,小王有一個明顯的感覺,他登錄的這個系統快了很多,而且數據更新幾乎變成實時的了。小王并不知道,農夫山泉總部2011年8月份已成功上線新的商務智能系統——SAP的HANA,而且農夫山泉是SAP在全球的第三家、亞太區第一家HANA用戶。
農夫山泉到底基于什么樣的原因敢為“天下先”,率先“吃”下SAP HANA這只“螃蟹”?農夫山泉又是如何搭建HANA系統的?日前本報記者采訪了農夫山泉CIO胡健,他給記者解讀了農夫山泉上線HANA的過程。
不能忍受“慢”支持
農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是養生堂集團旗下最大的控股公司,在全國擁有七個生產基地和數十家工廠,300多個遍布全國的辦事處和100多萬家客戶。農夫山泉所從事的飲料行業是一個高度市場化、競爭異常激烈的行業。這個行業的特點之一是品牌眾多,不管是瓶裝水還是各種果汁飲料,其替代性都非常強。一旦供應跟不上、市場缺貨,其市場份額下降就在所難免;特點之二是營銷驅動,為了拉動市場,各個廠商頻頻推出各種促銷手段,如果跟進不及時,也容易導致市場份額下滑。很顯然,無論是商品的供應還是促銷手段的跟進都離不開IT系統的支持,因為如何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根據實時的數據分析做出準確、快速的決策,對企業發展和提高競爭力都至關重要。
作為這個行業的領導者,農夫山泉深諳IT系統對公司的重要性,所以在2004年上線了SAP的ERP系統,基于此,農夫山泉建立起自己的商務智能系統。
談到之前的商務智能系統,農夫山泉CIO胡健用了“三個慢”來總結,即數據展現慢、財務結算慢、數據更新慢。“查看一個比較復雜的報表最長的能到1#12316;2小時,調用報表的人常常以為系統已經宕機了;財務結算慢表現為每個月的賬目需要到每月的7、8號才能結算完成;而數據更新慢表現為當天的數據需要第二天才能進入這個系統。”胡健表示。
系統之所以慢的原因在于,系統處理的數據量太大了,現有數據總量已經達到3TB。據胡健介紹,農夫山泉現在全國有300多個辦事處、有1萬多名業務員,僅僅這些業務員每個月進入移動商務系統都要產生70#12316;80GB的數據;再加上,隨著公司還有400多個成本中心,業務的結算量也非常大,給系統帶來很大的壓力。
“業務數據不能實時統計上來,報表呈現慢,大大影響了管理層迅速決策;而財務結算慢則影響了資金的運轉速度,這些最終將影響公司的整體競爭能力。”胡健說,“基于市場競爭的考慮,我們開始尋求更有效的商務智能解決方案,而SAP HANA正好在這個時間出現了,而且我們發現它正好滿足我們的需求。”
率先吃“螃蟹”
SAP HANA是SAP今年剛剛上市的一種基于內存計算的商務智能解決方案,與基于普通數據倉庫的解決方案相比,其最大的特點是數據的運算完全在內存中進行,因此其整體性能的提升非常明顯。這正是農夫山泉最為看重的地方。
到目前為止,SAP HANA共認證了惠普、IBM、富士通等少數幾家廠商的幾款服務器產品。農夫山泉就選擇了SAP HANA搭配惠普的Proliant DL980 G7服務器的組合,是該產品系統中的一款偏高端的配置,采用了4個CPU,內存為512GB,運行的是SUSE Linux。
“為支持SAP HANA,惠普提供了專門的服務,包括項目規劃、快速部署以及長效運維服務等。另外,在服務器方面,惠普還在醞釀用戶定制服務。”中國惠普公司副總裁、關鍵業務服務器產品部總經理吳堅申介紹說。
在胡健看來,正是因為有了SAP和惠普這樣的大廠商對HANA全面周到的支持,才使得他敢于率先吃下HANA這只“螃蟹”。“我相信沒有經過充分驗證,SAP不會推出HANA,而惠普也不會投入這么多的支持。”
正是這種“好馬配好鞍”的組合,給農夫山泉的新商務智能系統帶來了非常優秀的性能。胡健表示,同一個腳本HANA中運行速度要比傳統數據倉庫平臺快上百倍;在傳統平臺中要一天才能執行完的存儲過程和功能,HANA 只需要幾十秒;在財務結算方面,HANA幫助農夫山泉整整縮短了幾天的時間。新系統帶來的另外一個益處是,HANA實時同步來自 SAP 系統和其他異構數據源的數據。
談到這個項目的投資回報,胡健認為最為明顯的好處有兩個,其一是加速了公司業務運轉速度,極大地提高了效率;其二是有力支持了公司決策,不僅能實時看到自己的業務情況,還可以看到競爭對手的情況,大大提升了競爭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