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云水謠
龍師八七一班20年同學(xué)會,讓我有幸第一次踏上南靖這塊古老的土地,從而見識了她與眾不同的容貌。
一踏下旅游車,撲入眼簾的是一片山清水秀。沿著石階拾級而下,河岸邊一座逶迤曲折的木走廊,寬敞明亮。坐在光滑的木椅上歇腳,倚欄遠(yuǎn)眺,溪水從上游奔涌而下,可能暴雨的緣故,溪水呈土黃色,但襯著遠(yuǎn)山遍野的莽綠,陽光跳躍在水面上,竟然閃爍著點點的金光,撲楞楞地扎著你瞇起的眼。一襲山風(fēng)吹來,甜甜的芳草味兒伴著溪水清涼的氣息,頓時趕走一身的暑熱。
小心翼翼走過古老的木板橋,蜿蜒而行的是一條幽長的鵝卵石古道。鵝卵石或大或小,走的人多了,時間長了,光滑,凹凸。幾個穿高跟鞋的同學(xué)走路更加小心。左邊溪水淙淙,右邊則是茂密的榕樹,炎炎烈日竟然透不過來,嚴(yán)嚴(yán)實實地被遮擋住。我們漫不經(jīng)心地走著,不急不緩地走著,一路磕著閑話。
走著走著,眼前驀地出現(xiàn)一塊巨石擋住去路,駐足細(xì)瞧,哦!原來是“云水謠”的石碑。這是一個神仙的名字,一個讓人充滿遐想,會在夢里飛翔的名字。之前我沒看過電影《云水謠》,如今見了她,趕快上前與她合影。是的,我無法在此長住,只能把她影子帶回家。
遠(yuǎn)遠(yuǎn)就望見那顆虬根錯雜的巨大的榕樹,遮住了古老的石板橋,遮住了兩岸充滿時間痕跡的民居。五百年的歷史見證了多少歲月的滄桑,世事的變遷啊!這里最熱鬧了。古時的墟市,現(xiàn)在的小街,老式磚木房屋前,各種雜貨琳瑯滿目,小小的,古意的,招人喜歡。路過的人總是憐愛地瞧一瞧,摸一摸,一眨眼工夫,手里就多出了許多玩意兒。濃蔭下的河灘上,幾張竹椅悠閑地招呼人們歇下來,泡泡茶,吹吹風(fēng),聊聊天。時間匆忙的腳步似乎在這里停了下來,仿佛一閉上眼就會倏忽墜入無憂的夢鄉(xiāng),完全忘掉世間的紛擾和喧囂。
那架古老的巨型水車,靠在古色古香的吊腳樓前,咿呀咿呀地唱起了歌兒,揚起了一卷又一卷的水花,在我們面前跳起了美麗的舞蹈。忽然,清亮悠揚的葫蘆絲一縷一縷地飄進(jìn)心里,扯住了我們行走的步伐。一行人干脆坐在渾圓的石頭上,靜靜地享受著大自然慷慨的賞賜……
云水謠,你這個依山傍水的古鎮(zhèn),寧靜秀麗的世外桃源,讓多少顆浮躁不安的心沉靜下來?又讓多少雙奔波勞碌的步履為你駐足停留?疲倦的眼眸為你重綻光彩,郁悶的胸懷因你開闊敞亮。
云水謠,我?guī)е钌畹拿詰偾那牡匕涯悴卦谟洃浝铩?/p>
山城水鄉(xiāng)塔下村
陶淵明筆下的漁人乘著一葉小舟不小心進(jìn)入了桃花源,而我們的旅游車不知爬過多少盤山公路,繞過多少綿延山峰,才把我們帶到這個世外桃源——塔下村。
下車沿著一條清澈的小溪往里走。奇怪,路也是水泥路,大中午走在上面卻一點也不覺得燥熱,原來嘩嘩嘩的小溪成了天然的屏障,把炎陽的熱氣都吸走了。
晃晃悠悠走了約摸十幾分鐘,開始出現(xiàn)一些古老的土樓——塔下村到了。
小溪從村中緩緩穿過,清冽的溪水與云水謠的水完全不同——清、亮、透。我恍惚間把她當(dāng)作了一碗晶瑩剔透的愛玉(一種地方小吃),如果她不流動的話。
兩邊的土樓又高又寬,外墻斑駁剝落,露出它本來的質(zhì)地,土黃的泥磚竟然頑強支撐起這龐然大物,穿越歷史的風(fēng)塵,巍然屹立在我們面前。門口間或幾個老人泡茶聊天,或者拉起悠揚的二胡,自得其樂;或者咧著缺牙的嘴巴笑呵呵地注視著來來往往的游人。須發(fā)蒼蒼的老人和古老的土樓一起向我們述說著歲月的滄桑,塵世的秘密。
一座高拱的石板橋把溪兩邊牽連起來,聽說塔下村總共有十座石板橋。我立在橋上,迎風(fēng)而站,橋下溪水淙淙,滿目青山綠樹,兩岸土樓靜默,正應(yīng)了一句“小橋流水人家”。多么靜謐的水鄉(xiāng)啊!當(dāng)我風(fēng)塵仆仆帶著一身喧囂,千里迢迢趕來時,塔下村猶如一個溫良謙恭的女子敞懷擁抱了我。我不由得掬起一捧水,淋淋手臂,再掬起一捧水,洗洗臉,一股清涼吱溜一聲鉆進(jìn)身體里,我忍不住“呼——”的吐出一口氣,舒服!
沿溪的小路上停滿了各式各樣的小車,它們來自村外各地,或遠(yuǎn)或近,如今主人都早已躲進(jìn)冬暖夏涼的民房里逍遙去了。烈日炎炎的暑天,秀麗的塔下村給大家提供了一個納涼度假的好去處。
一路上見得最多的是路邊小攤上的仙草蜜,忍不住邀蘭英、月英各要了一杯嘗嘗滋味。仙草凍烏黑發(fā)亮,舀起來顫顫悠悠,含進(jìn)嘴里頓時化了,咕嚕嚕滾入喉嚨的則全是清甜的汁水。聽攤主介紹:熬煮仙草蜜的水從山上來,純天然,不受污染,可直飲呢。怪不得這里的仙草蜜特別清涼,特別爽口。
我忍不住對好友說:干脆在這里住下好了。
但終究我只是一個來去匆匆的過客,終究我無法舍棄現(xiàn)世的凡俗。我來了,又走了,只在心里小小的角落悄悄地掖著你的清美,你的古雅,你的閑致。夜深人靜時,再掏出來重溫細(xì)品,我夢里的山城水鄉(xiāng)。
神奇的土樓
聽說南靖土樓群的發(fā)現(xiàn)源于一個美麗的誤會:美國情報機構(gòu)人員偶然在衛(wèi)星圖上,發(fā)現(xiàn)中國南部茫茫群山中,散落著奇形怪狀的不明之物,疑是什么基地,趕快派學(xué)者漂洋過海探個究竟,原來深山老林里藏的是一群造型奇特的土樓群。
不知是實是虛,反正此次我親眼目睹了這神話般的山區(qū)建筑。
站在田螺坑土樓群高高的觀景臺上,居高俯瞰,五座土樓依山勢錯落布局,黑灰的房瓦井然有序,四周群山蒼翠,樹木蔥郁。在山的懷抱中,土樓群宛如一朵盛開的梅花綻放在幽深的低凹地,又像是天外之物——飛碟從天而降,棲息此地。我心為之一動,趕緊取個角度,叫攝影師拍下這天下奇觀。田螺坑土樓群被人稱為“四菜一湯”,一點也不為過,只是這圓形、橢圓形的“菜碗”、方狀的“湯盆”過于碩大罷了。你說這難道不讓人震撼嘛?來來往往的游客無不為這奇異的建筑嘆為觀止。
我們又來到南靖現(xiàn)存最古老的土樓——“東倒西歪”樓。剛聽導(dǎo)游提起,我心里還暗暗嘀咕沒勁,年代久了,當(dāng)然破破爛爛、東倒西歪,有什么看頭。沒想到事實出乎我預(yù)料。
當(dāng)我站在裕昌樓前,才真正為她折服,總的一個字——奇!你看,土樓從三層開始,樓內(nèi)回廊木柱從左向右傾斜,而第四層回廊的木柱則以同樣斜度,反方向從右向左傾斜。兩層樓的木柱看上去東倒西歪,弱不禁風(fēng),但若把一層到五層的木柱回廊看作一個整體,最底部的木柱和最頂部的木柱卻保持在同一條軸線上。我不禁訝異土樓設(shè)計者的匠心獨運,斜而不危,歪而不倒,怪不得迎來了一撥又一撥五湖四海的游客。
聽導(dǎo)游介紹,土樓不僅造型奇特,而且建筑材料環(huán)保。她以生土為主要材料,摻上石灰、細(xì)沙、紅糖、糯米飯、竹片、木條,反復(fù)揉搓、舂壓、夯筑。跟當(dāng)今鋼筋水泥的建筑對比,再沒有什么比她更天然,更淳樸的了。先人早早就知道遵循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的原則,建造的樓房與四周環(huán)境融為一體,相依相生,難怪經(jīng)歷了幾百年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還能夠如此牢固,如此讓后人著迷,嘆服。能與自然和諧共處,先人比我們更有遠(yuǎn)見啊!
獨一無二、美不勝收的南靖土樓群,她神話般的構(gòu)造以及亙久的生命力,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贊嘆佩服而已,應(yīng)該還有清醒的自省和深深的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