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地處廣東省的西南部,是熱帶亞熱帶的過渡地帶,具備了香蕉生產的適宜條件。2010年全市香蕉生產面積60.8萬畝,年產量133.5萬噸,面積和產量分別約占全國香蕉生產總面積和總產量的15%和17%,居全國地級市之首;多年來,香蕉產業一直是茂名農村經濟收入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為廣大農民不可缺的重要經濟來源。目前,茂名市香蕉生產正向著基地化、集約化和產業化的方向發展。
1 茂名市香蕉產業的優勢
1.1 種植歷史悠久
茂名香蕉在國內外具有較高的知名度。據有關資料記載,茂名香蕉種植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在南北朝時期,茂名高州的曹江鎮已成為遠近聞名的香蕉產區;到20世紀50—60年代,茂名香蕉已出口到東歐、原蘇聯和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名揚海內外;到20世紀80—90年代,茂名香蕉得到飛速發展,面積不斷擴大,香蕉在茂名形成了特色產業。
1.2 栽培經驗豐富
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廣大蕉農積累了豐富的豐產栽培經驗,運用這些經驗,取得了一年又一年的香蕉豐收記錄。如2002年茂名高州市東岸鎮大雙村委會的香蕉最高單株產量達95.5千克,高州市長坡鎮坡垌的畝產最高達6177千克。
1.3 優良品種繁多
目前,在茂名市香蕉栽培的當家品種中,既有傳統的優良品種,又有引進的優質新品種。如高州高腳遁地蕾和矮腳遁地蕾香蕉,其中高腳遁地蕾香蕉在第一、二屆中國農業博覽會上均獲銀牌獎(也是香蕉的最高獎項)。引種的名優新品種巴西蕉和泰國蕉,通過試種、表證、示范和推廣,如今也成為茂名香蕉主栽的優良品種。
1.4 品牌建設初見成效
近年來,茂名香蕉生產實施品牌戰略,取得了較大的成效。通過標準化生產,商標注冊登記,樹立自有品牌,如化州“綠蕉牌”香蕉、高州“明河牌”香蕉均取得了綠色食品A級認證,他們生產的香蕉果大、色靚、質優,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
1.5 產業化經營有了較大發展
茂名香蕉生產逐步向產業化、規模化方向發展。近年來,各地香蕉協會不斷涌現和壯大,協會區域內進行統一標準、統一包裝、統一銷售,共同抵御市場風險,大大提高了經濟收益。如高州市明河香蕉專業合作社擁有社員1500多戶,香蕉生產基地5000多畝,年生產銷售香蕉1.8萬多噸,銷售產值3200多萬元,產品遠銷北京、西安、濟南、武漢等二十多個城市。
2 茂名香蕉生產上存在的問題
2.1 老蕉園輪作少,土壤板結加重
據調查,茂名全市60萬多畝香蕉,連續種植10年以上的老蕉園就占六成以上。老蕉園普遍存在土壤板結嚴重,團粒結構性差,通透性不良,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地力下降。蕉苗種植后,發根慢,根系少,植株生長矮小,產量低下,果實品質較差。
2.2 組培苗種植少,復種吸芽苗多,果品質量參差不齊
很多蕉農特別是老蕉農為了節約成本,實行自繁自育吸芽種植,以降低投入成本。據統計,近年來種植組培苗的香蕉面積僅占全市種植面積的1/3,種苗質量的參差不齊,結出的果品也參差不齊,經濟效益差。
2.3 生產組織化程度低
茂名香蕉雖然面積較大,但70%以上為個體生產者。由于分散生產經營,沒有統一的生產技術標準,生產上各自為政,濫用化肥和農藥激素嚴重,嚴重影響了香蕉生產的產量和質量,阻礙了茂名香蕉產業化的發展。
2.4 老蕉園區病蟲害發生嚴重
由于沒有實行蕉園輪作制度,造成蕉園土壤肥力下降,土壤帶菌嚴重,病蟲害較多。近年來,香蕉枯萎病發生日益嚴重, 2005年茂名市香蕉枯萎病最初發現于老蕉區高州市謝雞鎮連橋村委會,最初發病約100株,由于該病區發現后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控制,導致香蕉枯萎病快速蔓延。僅時隔一年,已擴展到2000株,其他香蕉種植老區也相繼發現了香蕉枯萎病零星發病區,有跡象正在加快蔓延擴散。
2.5 標準化生產實施緩慢
盡管茂名香蕉標準化栽培技術規程于2004年頒布實施,但由于蕉農生產意識和市場競爭意識落后,許多蕉農還陶醉于傳統的固有生產模式。盡管有關部門做了大量的宣傳和推廣工作,但成效低,目前標準化生產的面積還不到全市香蕉栽培總面積的5%。
3 提高茂名香蕉產業效益的對策
3.1 建立健全生產監督機制,大力推行標準化生產
成立市、縣(區)、鎮(鄉)、村四級香蕉指導小組,指導全市香蕉的標準化生產,加大香蕉標準化宣傳和培訓力度,提高蕉農標準化生產意識,推廣無公害、綠色食品的生產,確保香蕉產品質量符合國內外市場準入標準的要求,增強茂名香蕉國內外市場的競爭能力。
3.2 執行蕉園輪作制度
蕉區種植2~3年后應進行輪作更換土地種植,輪作以種植水稻、花生、甘蔗等為宜。對于土地條件有限的蕉區,每3年進行溝畦輪作種植,方法是在兩畦中間培入大量客土或堆放大量腐熟的有機質肥,然后起高畦種植。實行合理的輪作,有利調節土壤的理化性狀,減少土壤板結,減少病蟲害發生,提高香蕉產量和質量。
3.3 增施有機肥,加快老蕉園改造
增施有機肥和生物技術改土,改善老蕉園的土壤微生物結構,增加土壤有機養分,恢復土壤肥力,提高老蕉區的產量和質量。具體做法為:一是耕作前深翻蕉地,曬白一段時間后選擇晴天起畦;二是蕉苗定植前,堆放腐熟的有機質肥作基肥,抽蕾前增施有機質肥;三是以含有機質豐富的客土進行蕉園培土;四是蕉園施用酵素菌的固體肥料或每月淋施1~2次酵素菌液肥。
3.4 優化品種結構,提高產業素質
在保持優良傳統品種高腳遁地蕾香蕉的同時,大力引進適宜茂名氣候環境栽培的優良香蕉品種試種、表證、示范和推廣,不斷優化品種結構,以增強茂名香蕉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能力。
3.5 加強香蕉的病蟲害防治
各級水果科技部門應大力開展香蕉病蟲害的防治研究,特別是香蕉枯萎病的防治研究,盡快為廣大蕉農找出一套切實可行的防治措施。同時培育或引進防病抗病的香蕉新品種,以提高茂名香蕉產業化的總體水平。
3.6 大力扶持農業龍頭企業
大力扶持和鼓勵農業龍頭企業參與香蕉產業的發展,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形式,將分散經營的蕉農聯結成為一個既分散又聯合的經營體,推動全市香蕉產業的發展。
3.7 鼓勵創建農民專業合作組織
專業合社在一定時間、一定范圍內能把分散經營的蕉農、專業戶聯結起來,形成一個既聯合又松散的整體,利用這一整體,對其范圍內的香蕉生產進行統一的栽培管理,統一收購產品,統一包裝、統一注冊品牌,共同開拓市場,使廣大蕉農在分散生產經營中既能利用整體優勢抵御市場風險,又使生產獲得較好的收成。
3.8 實施品牌戰略,提高市場競爭能力
創立一個名牌產品,除了加強香蕉生產管理,生產出優質香蕉果品,還要強化香蕉果實采后商品化處理。一要設計精美的各種規格香蕉專用包裝箱,對果實進行分級、清洗、防腐等處理,提高香蕉產品的檔次和價位;二要積極引導和鼓勵業主注冊商標,樹立品牌;三要各級政府引導農業龍頭企業和香蕉專業合作社通過電子網絡大力進行品牌宣傳,協助召開產品發布會,產品推介會和品嘗會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傳媒來宣傳茂名香蕉名牌產品,做到國內外人盡皆知,產生品牌效應,提高市場競爭力,推進茂名香蕉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使茂名香蕉能夠領先國內,走向世界。
(作者聯系電話:0668-2292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