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蚜蟲是渭北蘋果園生產中的主要害蟲之一。常見的主要種類有蘋果綿蚜,蘋果黃蚜和蘋果瘤蚜。蘋果綿蚜因蟲體乳紅色,長滿棉絮狀絨毛,藥液難以接觸蟲體,因此防效較差,屬我國檢疫對象。蘋果黃蚜和瘤蚜主要吸食嫩梢和葉片的汁液及葉綠素,大量發生時,受害葉變形,光合功能下降,影響新梢生長。為了有效防治蘋果園害蚜的發生,現就渭北果園主要害蚜種類及綜合防治技術介紹如下;
1 危害癥狀和生活習性
1.1 蘋果綿蚜(又名蘋果赤蚜,紅蚜)
(1)危害癥狀。蘋果綿蚜主要集中于枝干上的剪鋸口、病蟲傷口、翹皮裂縫、新梢葉腋、短果枝、果柄、果實的梗洼和萼洼以及根部危害。被害部位附著蚜蟲和寄主組織受刺激形成的腫瘤,并覆蓋著大量的白色絮狀物。挖開受害植株淺層根部也可見該蟲危害根系形成的根瘤。樹體受害后發育不良,長勢衰弱,產量降低。葉片粘附蚜蟲分泌物,影響光合作用,甚至造成提早落葉。果實受害后發育受阻,品質下降,受害嚴重時造成樹體死亡。是渭北果區危害最大的一類害蟲。
(2)生活習性。蘋果綿蚜在渭北果區發生較少,一般只有管理粗放果園局部零星發生。一年發生13~17代,以若蚜在枝干傷疤裂縫內和近地表根部及根蘗上越冬。從5月上旬越冬若蟲成長為成蚜,產生第一代若蚜,開始原地危害。5月下旬至6月是全年繁殖盛期,1齡若蚜四處擴散。7—8月受高溫和天敵影響,蚜蟲數量減少,9月中旬以后又有增長,11月中旬蚜蟲陸續進入越冬狀態。
1.2 蘋果黃蚜(又名蘋果繡線菊蚜,蘋果蚜)
(1)危害癥狀。蘋果黃蚜一般在苗圃及幼園樹上發生較為普遍。主要群集葉面及新梢和嫩葉上危害,危害初期葉片周緣下卷,以后葉片向下彎曲或稍橫卷,密布黃綠色的蚜蟲和白色的蛻皮,嚴重時影響新梢生長,葉片早落。
(2)生活習性。蘋果黃蚜是渭北果區發生較為普遍的一類害蟲。每年發生10代,以卵在枝條裂縫,芽苞附近越冬。蘋果樹發芽時卵孵化,約經20天左右孵化結束。5—6月春梢抽發期危害最重,6—7月出現有翅蚜,擴散危害。10—11月產生有性蚜,交尾后產卵越冬。種群數量大時常與螞蟻共生。
1.3 蘋果瘤蚜(又名卷葉蚜蟲)
(1)危害癥狀。蘋果瘤蚜群集葉片、嫩芽及幼果吸食汁液,葉片被害后,邊緣向背面縱卷成筒狀,葉面有紅斑皺縮,后期干枯,為主要特征。嚴重時全株葉片卷縮成條。幼果被害后果面生有許多不整齊的紅斑,嚴重時果面變崎形。被害嚴重的樹,若繼續受害多年可使整株枯死。
(2)生活習性。蘋果瘤蚜在渭北果區發生較為廣泛。每年發生10 多代,以卵在當年生枝條的芽縫里芽腋基部及剪鋸口等部位越冬。蘋果樹發芽時卵孵化,比黃蚜稍早。5月下旬至6月中旬發生有翅蚜,遷飛擴散危害。葉片受害后,使葉片縱卷。10月下旬產生有性蚜,交尾產卵后越冬。
2 綜合防治技術
2.1 蘋果綿蚜的防治
(1)加強檢疫。不要從蘋果綿蚜疫區調運苗木,接穗及其他有關材料。杜絕通過果品運輸渠道擴散蔓延。
(2)物理防治,剪除帶蟲枝條,刮除蟲瘤粗皮加以消滅,也可用誘蟲帶撲殺越冬綿蚜。
(3)樹體噴藥,在春季的4—5月和秋季的8—9月噴布48%樂斯本15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也可連續交替使用70%吡蟲啉6000倍液或5%吡蟲啉乳油3000倍液或40%蚜滅多乳油1000~1500倍液噴霧,共噴3~4次。
(4)根部施藥,在4—5月間扒土(樹干周圍半徑1米的土)露根,每株撒5%辛硫磷顆粒2~2.5千克,撒后用土覆蓋。
(5)保護和利用天敵防治,蘋果綿蚜的捕食性天敵有七星瓢蟲,異色瓢蟲,草蛉等。日光蜂對蘋果綿蚜的寄生率高達80%,應加以保護。
2.2 蘋果黃蚜和蘋果瘤蚜的綜合防治
(1)蘋果發芽前噴布5%柴油乳劑,殺死蚜蟲越冬卵,兼治介殼蟲類。在越冬卵孵化期,及時噴布40%蚜多滅乳油1000~1500倍液或5%的滅蚜松1500倍液。防治蘋果瘤蚜的施藥時期必須掌握在開花前進行,否則防效較差。
(2)在8月中下旬于樹干上綁誘蟲帶,待次年2月底或3月上旬解下集中銷毀,可達到誘殺蚜蟲的作用。
(3)在果樹生長期噴5%抗蚜威1500倍液或40%樂斯本2000倍液。
(4)保護和利用天敵進行防治,應在果樹開花后到收麥前后盡量不噴對天敵殺傷力大的廣譜農藥,盡量發揮天敵的作用進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