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高溫熱害是指在春夏之交,柑橘年生育期正值花期和生理落果期,突遇日最高氣溫≥30℃的持續(xù)高溫天氣,導致嚴重落花落果,最后造成減產的現(xiàn)象,生產上又稱5月異常落果、前期異常落果、早期異常落果。湖南省隆回縣柑橘生產以溫州蜜柑為主栽品種,1985年、1987年、1988年、2011年先后發(fā)生過4次高溫熱害,其落花落果率均在95%以上,尤以1985年、1988年最為嚴重。
調查發(fā)現(xiàn),柑橘異常高溫落果程度,與其樹體營養(yǎng)狀況、栽培管理水平等因素密切相關。凡樹勢中庸、老葉多、春梢抽發(fā)中等的植株落果較輕,而樹勢強旺、春梢猛發(fā)或樹勢弱、老葉少的落果重。除選擇避風地及大水體旁等小氣候好的地帶建園、營造防護林帶、樹盤覆蓋,盡量進行避熱栽培外,生產上應以預防為主,并根據(jù)氣象臺的高溫預報,及時采取應急措施。
1 預防措施
1.1 推行深根栽培
生產上要堅持常年深耕改土,增施深施有機肥和磷肥,引根深扎廣布,使柑橘根系深度達到1米左右,以確保在高溫時仍有較多的根系處于深土層中,增強樹體抗熱性、抗旱性。實踐證明,這是減輕柑橘異常高溫落果,同時也是增強樹體抗寒性,奪取高產穩(wěn)產的重要措施。
1.2 改變施肥方法
冬肥要在10—11月施下,肥料種類以腐熟豬糞等粗有機質肥為主。生產上可按1千克果施1千克肥的標準施入農家肥,并增施尿素或氮磷鉀三元復合肥0.25~0.5千克/株,同時結合病蟲防治和根外追肥在采果后噴1次10~50毫克/升 2,4-D,著重改良土壤,保葉過冬。春肥要提早到2月中、下旬或3月初施下,肥料種類以氮磷鉀三元復合肥、沼肥或腐熟糞尿、餅肥為佳,不施或少施氮肥,“大年樹”一般可施氮磷鉀三元復合肥0.25~0.5千克∕株,對強(旺)樹、“小年樹”施硫酸鉀(磷酸二氫鉀)0.25~0.5千克/株或草木灰10~20千克/株,防止春梢生長過旺。
1.3 花前多次噴葉面肥
柑橘萌芽后至開花前,要結合病蟲防治多次葉面噴施0.2%~0.4%磷酸二氫鉀,以利春梢提早老熟和花蕾健壯發(fā)育,增強樹體抗逆性。這一措施對防止柑橘高溫熱害、減輕異常落果有顯著效果。
1.4 蕾期噴多效唑
柑橘花期幼果期調節(jié)好營養(yǎng)生長(新梢)與生殖生長(花、幼果)的矛盾,是提高坐果率的關鍵,尤其是在異常高溫條件下更是如此。對強(旺)樹、“小年樹”,可結合噴施磷鉀肥于春梢長約1~2厘米時,噴1次500~1000毫克/升多效唑,以控制春梢過旺生長,加速新葉變綠,提高花質。值得注意的是,多效唑不可與尿素或赤霉素混用,二者互為拮抗,混噴影響效果。生產上也可采取花前抹(摘)梢、旺梢摘心的措施控制營養(yǎng)生長,雖然工作量大,但其效果良好。
2 應急措施
2.1 提前保果
針對高溫下開花集中、花期短、養(yǎng)分消耗大的特點,如早春長期低溫陰雨,4月氣溫迅速上升,應結合噴施磷鉀肥,在花蕾現(xiàn)白期噴施1次5毫克/升2,4-D或10毫克/升赤霉素、0.1%硼砂,促使花蕾健壯發(fā)育。如花期、幼果期出現(xiàn)日最高氣溫≥30℃高溫異常天氣,應在≥30℃的高溫到來前1~2天或在剛出現(xiàn)≥30℃高溫1~2天時,選擇傍晚搶噴5~10毫克/升2,4-D或30~50毫克/升赤霉素等激素,切不可按照常規(guī)方法要等到謝花2/3和第2次生理落果前才保果。
2.2 噴水噴肥
柑橘開花前后連續(xù)有2~3天日平均氣溫在20~25℃、日最高氣溫≥30℃、空氣相對濕度低于60%,要抓住每天上午10時前或下午3時后,及時采取樹冠噴施稀薄肥水(0.1%~0.2%磷酸二氫鉀或0.2%~0.3%尿素、3%~5%鮮人尿)、樹上潑水或噴灌等應急措施降溫增濕,緩和花果新梢爭水爭肥矛盾。實踐證明,花期幼果期高溫低濕,樹上噴水噴肥可有效防止柑橘異常落果。
2.3 災后補救
對前期落果重的柑橘園或植株,切不可放棄管理。生產上應該堅持加強管理,以防止后期落果,增大剩余果實,減少當年損失,同時利于培養(yǎng)中庸樹勢,確保下年增產。對前期落果重的柑橘園或植株,5月下旬至6月中旬要及時采用200~500毫克/升赤霉素液涂果或50毫克/升赤霉素液點噴果實的辦法加以補救。
(作者聯(lián)系電話:13874276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