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發生與危害
危害梨樹的蝸牛主要是同型巴蝸牛和灰巴蝸牛,它們以幼體、成體食害葉片或幼嫩組織,初孵幼體取食葉肉,留一層表皮,稍大后把葉片吃成缺刻或孔洞。
灰巴蝸牛成貝殼較厚,呈圓球形,殼高19毫米,寬21毫米,有5.5~6個螺層。同型巴蝸牛成貝殼質厚,呈扁球形,殼高12毫米,寬16毫米,有5~6個螺層。2種蝸牛都喜溫暖潮濕環境,生活于潮濕灌木叢、草叢、田埂上、亂石堆里、枯枝落葉下、作物根際土塊和土縫中,常在多雨季節形成危害高峰。多在4—5月間交配產卵,卵圓形,白色,大多產在根際疏松濕潤的土中、縫隙中、枯葉或石塊下。灰巴蝸牛和同型巴蝸牛多在晴天傍晚至清晨活動取食。灰巴蝸牛主要在土壤耕作層內越冬或越夏,亦可在土縫,或較隱蔽的場所越冬或越夏。同型巴蝸牛成貝多蟄伏于作物秸稈堆下面或冬季作物的土壤中越冬,幼貝亦可在冬季作物根部土壤中越冬。
2 防治措施
防治蝸牛最簡單有效的方法是利用舊棚膜等塑料布做成“圍裙”,綁在樹干上,阻止蝸牛上樹,使其不能造成危害。此外,梨園放鴨、放雞也是防治蝸牛的好方法。
劉 軍(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林業果樹研究所 10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