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冰窖貯藏
冰窖貯藏是我國北方利用冬季收集或人工澆水自然凍結的冰塊,吸收窖內熱量,降低果溫,使杏得以長期貯藏的傳統方法。冰窖由磚木建成,作成地下式,深3.5~4.5米,寬6~8米,長度視貯量及地形而定,一般20~25米,四周窖壁應達到良好的保溫性能,頂部設小窗,以供換氣,底部設排水井。
將杏用箱或筐裝好,放入冰窖內,窖底及四周開出冰槽,底層留30~60厘米的冰墊底,箱或筐依次堆碼,間距6~10厘米,空隙填充碎冰,碼6~7層后,上面蓋60~100厘米的冰塊,表面覆以稻草,嚴封窖門,貯藏期抽查,及時處理變質果。
2 低溫氣調貯藏
由于氣調貯藏的杏子需適當早采,采后用0.1%高錳酸鉀溶液浸泡10分鐘,取出晾干,這樣既可消毒、降溫,還可延遲后熟衰變。將晾干后的杏迅速裝筐,預冷12~24小時,待果溫降到20℃以下,再轉入貯藏庫內堆碼,筐間留有間隙約5厘米,碼高7~8層,庫溫控制在0℃左右,相對濕度85%~90%,配以5%二氧化碳+3%氧的氣體成分。貯藏后的杏子出售之前應先升溫回暖,再在18~24℃溫度下后熟后上市。
(據《農家致富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