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6日,中國首個山羊研發中心在江蘇海門落成。海門山羊研發中心由南京農業大學和海門市政府聯合組建,是中國首個山羊研發中心。該中心規劃占地面積55.33hm2,目前已建成擁有國內一流設施的標準羊舍,可飼養山羊1萬頭。中心開設了育種實驗室、繁殖實驗室、營養實驗室、疾病控制實驗室、設施實驗室以及培訓與技術服務中心等,先期已對海門山羊的繁育實驗、營養改良、飼料提煉等多個方面展開了科學研究。
海門市副市長朱志強介紹說,海門山羊又稱長江三角洲白山羊,是中國優良的皮、毛、肉兼優的地方山羊品種,其核心產區位于江蘇省海門市。2001年,海門山羊被國家農業部確定為78個國家級畜禽資源保護品種之一,2011年海門山羊被農業部確認為地理標志品種。
目前,海門山羊的年飼養量突破了170萬只,全市有11個養羊專業合作社,5家羊肉加工龍頭企業,4個規模交易市場,從事山羊交易的農民經紀人達200多人。海門山羊的年生產、加工、交易總額近10億元。海門山羊養殖已成為當地農民致富增收的支柱產業之一。海門先后制定了《無公害海門山羊育肥飼養技術規程》、《無公害山羊肉加工操作技術規程》等多個省、市地方標準,使山羊養殖、羊肉加工實現了無公害化。通過推進標準化適度規模養殖、推行“生態養殖+綠色種植”的生產模式、培育壯大精深加工型龍頭企業、完善和壯大海門市羊肉產業鏈等途徑,海門山羊產業化發展水平得到了較大提升。
(來源:中國畜牧獸醫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