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南陽市臥龍區人口計生系統堅持 “以人為本、關注民生、構建和諧計生”的人口計生工作理念,把計生利益導向工作作為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切入點,創新機制,強化宣傳引導,深挖社會資源,推動計生利益導向工作深入開展,有力地促進了全區人口計生工作持續健康發展。
一、宣傳引導,充分發揮利益導向的引導作用
臥龍區人口計生委充分整合各類宣傳資源,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地向廣大育齡群眾宣傳計生利益導向政策。一是利用有線廣播、墻體標語、文藝演出等形式在全區大張旗鼓地進行宣傳。二是通過宣傳陣地,向村莊延伸。依托各村的人口文化大院張貼宣傳圖片。同時,鄉鎮計生辦還在主道路邊制作了大型噴繪廣告。三是通過入戶宣傳,向家庭延伸。把印制的可讀性強、適用性強、具有實用價值的計生利益導向相關政策的宣傳品送進千家萬戶。同時,印制并發放“優惠證”,將計生家庭能夠享受的每一項政策都印在上面,增強計生家庭實施計劃生育的光榮感,引導群眾自覺地實行計劃生育。
二、規范程序,嚴格落實計生獎勵優惠政策
臥龍區人口計生委建立完善了獎扶對象資格審核制度、審批備案制度、信息通報制度、檔案管理制度、資金管理制度等,對符合獎勵扶助條件的對象一個不漏,對不符合獎勵扶助條件的對象一個不報,確保了工作有章可循、有序開展。同時,明確了資格確認、資金管理、資金發放、社會監督“四權分離”的運行模式,并從資金來源、發放時間、發放方式等方面進行了規范。2011年,全區共投入資金900余萬元,全面落實了領證獨生子女父母的獎勵費、獎扶對象的獎勵扶助金、特扶對象的特別扶助金、生育關懷對象的生育關懷扶助金,并為農村計生獨女戶辦理了養老保險補貼,落實了獨生子女家庭多分一人份土地補償金和集體福利金。
三、積極協調,強化普惠政策與計生優惠政策的銜接
臥龍區人口計生委、計生協積極行動,多方協調,確保各項計生獎勵、優先優惠政策落到實處。一是聯合教育部門,落實農村獨生子女和計生雙女中招考試加10分錄取政策。 2011年,全區有效加分落實對象24名。二是聯合衛生部門,落實農村計生家庭新農合參合費補貼政策。在辦理農村新型合作醫療時,對計生家庭免除1人份參合費,所需費用從區級計生事業費中支出。三是聯合民政部門,將計生貧困家庭優先納入低保。在發展社會福利與社會保障事業中,制定有利于人口計生工作的社會救助政策,對計生貧困家庭給予生活補助和優先照顧,對納入低保救助范圍的計生家庭實行高于當地標準的低保救助政策。四是協調財政部門,根據國家要求和相關法律規定,將農村和城鎮無業、流動人口育齡夫妻免費享受的避孕節育技術服務經費、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費、農村部分計生家庭獎勵扶助金、特別扶助金、農村計生獨女家庭養老保險補貼、流動人口計生管理費、基層計生事業發展的必要經費納入每年的財政預算。五是協調金融、工商稅務部門,優先為計生家庭提供貸款,落實減免稅政策,幫助計生家庭發展生產,增強計生家庭自我發展的能力。
四、挖掘基層資源,鼓勵基層創新利益導向機制
為使計生家庭更多地分享改革發展成果,提高幸福指數,近年來,臥龍區人口計生委班子成員和計生協領導充分利用會議和下鄉調研的機會,主動與鄉鎮(街道)的主要領導溝通協調,鼓勵鄉鎮政府整合社會資源,創新計生利益導向機制,制定新的獎勵優惠措施。在獎勵方面,鼓勵經濟條件好的鄉鎮(街道)結合本地實際盡可能提高獎勵標準,擴大優惠政策覆蓋面。2011年,王村鄉出臺新舉措,對農村部分計生家庭獎勵扶助對象從60周歲開始發放獎勵扶助金的政策進行了創新,將扶助對象的年齡提前5歲,擴大了獎勵扶助覆蓋面;在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中,王村鄉在區級對年齡在45~59周歲的領證獨生子女父母和農村計生雙女絕育父母給予每人每年100元的計生“入口”補貼的基礎上,對16周歲以上的領證獨生子女父母和農村計生雙女父母給予每人每年增加50元的計生“入口”補貼,并且對16周歲以上的領證獨生子女和計生雙女也給予每人每年50元的計生“入口”補貼。王村鄉提標擴面的做法正在全區范圍內予以推廣。
在幫扶方面,各鄉鎮結合自己的實際,制定了具體措施。如安皋鎮在每年的“三夏”生產全面展開之際,抽調人員組成“三夏”生產幫扶工作隊,分赴各村,與村干部和計生工作人員一起組建幫扶小分隊,重點幫扶農村獨生子女戶、雙女戶、空巢家庭、貧困母親和留守兒童家庭搶收搶種。謝莊鄉在每年的“六一”兒童節前夕,為計生留守兒童送上書包等學習用品。七里園鄉因2012年農運會場館建設征用了該鄉白塔村和大屯村的土地,目前,這兩個村的96戶獨生子女家庭均多分得一人份土地補償款,總計84.278萬元。臥龍崗街道的王營社區和潘莊社區為47戶獨生子女家庭兌現每戶多一份集體福利,總計25.15萬元。謝莊鄉小王溝村在“一池三改”工作中,對計生戶優先供給模板建沼氣,并且為每戶補助資金800元;在發展特色農業上,按照每畝種植40棵的標準,免費為計生戶提供清香薄皮核桃苗,且每畝補助100公斤化肥,提倡計生戶進行“果椒”套作,引導他們快速走上致富路。七里園鄉達士營村開展了“建一個沼氣池、建一個溫室大棚、有一個致富項目”的“三個一”活動。計生家庭每建一個沼氣池,村里補助300元;每建一個溫室大棚,村里予以協調小額貸款2000元。截至目前,全村已有225戶建起了沼氣池,已建溫室大棚80余個,發展規模化養殖40余家,年戶均效益皆在2萬元以上。青華鎮王珍莊村籌資3萬元,對10戶計生家庭給予每戶3000元的金針菇種植幫扶資金,該村也逐漸發展成為遠近聞名的金針菇生產專業村。英莊鎮南屯村是全國有名的大蔥生產基地,全村種植大蔥2000余畝,有獨生子女戶130余戶,鎮計生辦每年都主動為計生戶協調幫扶資金,免費提供技術、信息。石橋鎮賈寨村是大棚月季種植專業村,鎮計生協每年選出3~5戶計生家庭進行重點扶持。武侯街道毛莊村為幫助有運輸車輛的計生戶盡快致富,建立了車輛運輸協會,利用各種途徑為他們提供貨源,幫助12戶計生家庭每年每戶增收2000元。陸營鎮朱屯村支部書記畢文亭近年來帶領計生戶繁育廣玉蘭、香樟樹、桃樹、梨樹等樹苗,建起了村苗圃基地,每年銷售量達10萬株,經濟收益每戶達1萬余元。
五、勇于創新,積極探索計生家庭老人養老新途徑
為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挑戰,統籌解決計生家庭老人的養老問題,臥龍區人口計生委、計生協領導多次利用向區領導匯報工作的機會,熱心提建議,做好高層倡導工作,促成區計生領導小組研究出臺了《關于印發南陽市臥龍區計劃生育家庭居家養老服務工作試點方案的通知》(宛龍計生組【2011】5號),號召全區各級統籌考慮計生家庭老人的養老需求,積極整合社會資源,采取得力措施,完善服務功能,切實提高計生家庭老人的生活質量,向“社會養老居家化,居家養老保證化”方向努力,逐步構建起滿足計生家庭老年群體多層次、多樣化需求的政府購買和個人購買相結合的居家養老服務體系。目前,安皋鎮、臥龍崗街道等鄉鎮(街道)的計生家庭老人居家養老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近年來,臥龍區計生系統通過不斷強化宣傳引導,深挖鄉級資源,充分發揮計生利益導向作用,引導群眾轉變婚育觀念,少生優生,共同致富,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上級的要求、群眾的需求相比,還有一定距離。臥龍區將與時俱進,不斷完善和創新計生利益導向機制,努力抓好各項獎勵優惠政策的落實,使計生利益導向機制發揮更好的導向作用,推動全區計生工作不斷上水平,實現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