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克剛
摘要:西方音樂是人類音樂文化的重要財富,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以自己獨特的魅力,展現出音樂藝術風格。作為古典樂派的繼承者和浪漫樂派的奠基人,舒伯特將藝術歌曲的創作提高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階段,開創了藝術歌曲的新篇章。本文對舒伯特歌曲的藝術特點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和總結,以此揭示西方音樂的魅力。
關鍵詞:西方音樂 藝術歌曲 舒伯特 魅力
一、舒伯特及藝術歌曲
舒伯特(1797-1828)是19世紀歐洲浪漫主義音樂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一生創作的作品,涵蓋了多種音樂體裁.有歌劇、交響曲、鋼琴曲、藝術歌曲等。他留給人們8部交響曲、15首弦樂四重奏、22首鋼琴奏鳴曲,還寫過歌劇、教會音樂等大量作品。而藝術歌曲的創作是他所有音樂創作中的最大亮點。他一生創作了600多首藝術歌曲,被譽為“歌曲之王”,為德奧藝術歌曲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藝術歌曲是音樂史上一種特定的體裁。它的本意是“用不同于歌劇的方法,令人領會到歌詞中戲劇性的內容”,具體講是指音樂與詩歌的完美結合。舒伯特的創作中心是藝術歌曲,他強調藝術歌曲是詩歌和音樂的完美結合,注重文學詩歌對音樂的影響和在音樂進行中細致準確的運用獨特的音樂語言表現技法。比如:常運用調性布局、和聲色彩和鋼琴伴奏,多層次、準確而細致的揭示歌詞內容和人物的心理狀態。有時,即使是一首平庸的詩,他也能把它融合成一首聲情并茂的歌曲。這也是舒伯特藝術歌曲的一大魅力的集中體現。
二、舒伯特藝術歌曲特點
歌曲結構的靈活多變是舒伯特創作的最大特點。他的藝術歌曲結構通常是分節歌、通體歌和變化分節歌。1、分節歌。屬于傳統的德國藝術歌曲常用體裁,也是奧地利民歌最普遍的表現形式,是幾段歌詞都用同一曲調反復演唱。舒伯特的早期作品《野玫瑰》就屬于這種類型。2、通體歌。是根據歌詞內容不拘形式地自由發展、一氣寫成,沒有長大的重復性音樂材料,而且常常是緊隨歌詞內容從頭到尾一貫到底。代表作品主要有《魔王》、《幻影》、《旅客》等。《魔王》是舒伯特根據歌德的同名敘事詩而創作,共148個小節。舒伯特通過調性、織體、力度、旋律線條以及音域、音色的對比變化,利用和聲手段,以不協和的和弦做鋪墊,塑造了四個不同的人物形象,展開故事情節,這首通體歌是舒伯特戲劇性藝術歌曲的典型代表,為通體歌形式的藝術歌曲樹立了典范。3、變化分節歌。是根據歌詞內容和情感表現的需要,采用改變調性、和聲、鋼琴織體及速度等手法,將具有分節歌式的歌曲體裁進行了發展,增添了新的成分。比如《菩提樹》第二節,同一旋律出現在了小調性上,而后半部分則又回到大調性,好像“副歌”一樣。隨著音樂情緒的發展,旋律、伴奏都做了相應的變化,形成音樂材料上的鮮明對比,從而獲得了更加強烈、直覺的藝術效果。
三、創作特點
1、豐富多樣的和聲變化
舒伯特藝術歌曲在調式的布陳和轉換上表現出多彩的個性,他的藝術歌曲以優美的旋律,樸素的織體,溫暖而富于色彩的和聲打動人心,作品突出音樂性、家庭性、通俗性,音樂形象鮮明。尤為突出的是他作品中超越時代的和聲、開放式的調式變異、一體化多層次的樂隊結構和他無比非凡的奇思異想。在舒伯特的藝術歌曲中,不僅具有橫向、細膩、歌唱性的旋律,還伴有意想不到的,突如其來的和聲變化,而每一個和聲又暗示著聲部的不斷進行,在看似平凡的外表下隱藏著一顆敏感、豐富、脆弱的心靈。
2、豐富多樣的調性變化
為了更好的表現音樂的個性,真實的反映民族的特點,舒伯特運用大調和小調的交替使用,使作品的音樂主題得以擴展。如三度的調性關系、同主音大小調的轉換等,特別是在創作手法和形式上做了大膽的革新,豐富和發展了古典的傳統。例如:《菩提樹》、《魔王》中的同主音大小調轉調,《冬之旅》的調性布局共由24首附標題歌曲組成,其中8首歌曲的主調為大調,其余16首土調全部為小調。
3、舒伯特藝術歌曲的旋律善于打破古典和聲的嚴格束縛,達到完全自由的和聲走向,打破調式遠近關系的限制,運用多聲部、多線條的立體和聲與復調、技法來表現旋律色彩的不斷變化。
4、變化多樣而又飽滿的音響色彩
從調式、聲音、和弦到節奏的不斷改變,達到音響色彩和諧而有規則的效果。這正是舒伯特音樂的強大藝術力量所在,這種強大的藝術力量能夠體現出作曲家內心的祈求與掙扎。將長期交織在一起緊迫的生活壓力和內心孤獨感和充滿了希望與絕望、黑暗與光明、生命與死亡抗爭等沉重的內心世界得以充分釋放,從而獲得一種活下去的堅強信念。
四、結語
在西方音樂歷史發展的過程中,各種音樂風格與創作經歷,都深刻揭示了不同階段的音樂文化發展的成就,西方音樂的歷史是人類音樂文化財富的歷史過程,體現出無以表述的魅力,使得人類音樂文化向現代方面邁出一大步。舒伯特把藝術歌曲的創作提升到可與交響樂相提并論的歷史地位,取得了非常卓越的杰出成就。他的藝術歌曲為世界藝術歌曲的創作樹立了一面燦爛的旗幟,揭開了世界藝術歌曲繁榮發展的新篇章。
(作者單位:渭南師范學院藝術學院。本文系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項目的階段性成果,編號:2010JK099;渭南師范學院文科重點項目成果,編號:2009ykf009)
責任編輯:翁婷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