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巖島事件尚未平息,越南又來添亂。越南空軍6月中旬突然派出蘇27戰機巡航南沙群島。幾乎同時,越南國會6月21日通過了擱置多年的“海洋法”,將中國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包含在所謂越南“主權”和“管轄”范圍內。越南在這樣敏感的時機使出此招,用心十分險惡。在南海問題上,越南野心勃勃,一直以來是叫板中國的急先鋒。中國要應對越南的一再挑釁,須對越南歷來在南海問題上奉行的基本策略有清醒的認識。
越方聲稱早在18世紀就開始對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進行管轄。近代以來,法國殖民當局于20世紀30年代短暫占領南海諸島。除了陸地的軍事沖突外,為爭奪南海島礁控制權,南越和現在的越南當局曾與中國爆發海戰。
在南海問題牽涉的東南亞諸國中,越南是綜合實力最強并與中國爭端最多的國家。與其他各國不同,越南聲稱擁有南沙群島和西沙群島的全部主權。上世紀70年代,越南實現統一之后,河內當局開始武裝占領南沙諸島礁。目前,越南占據南沙包括6個大島在內的29個島礁。
越南一直在加強南沙的軍事存在,現駐軍2000多人,是南海爭議諸國中派駐軍事力量最多的國家。為實現永久軍事占領,河內當局在占據的島礁上不斷興建各類軍事設施。島上不但建有機場、碼頭、淡水處理站、醫院、變電站、發電站、衛星通信站等基礎設施,射擊掩護體、防護堤、軍事碉堡和火炮陣地等軍事設施也初具規模。此外,為解決駐島官兵的后顧之憂并進一步使軍事占據合法化,越方還興建永久性的軍隊眷屬生活區。軍隊眷屬在島上開墾菜園、養殖場,進行市場交易,非軍事的生產生活活動不斷擴大。
除了不斷加強軍事存在,越南還在南沙設置行政單位。1982年,河內當局在南沙占領諸島設立“長沙縣”。長期以來,當局鼓勵本土居民向島上移民。越方注重發揮所占據島礁的漁業生產輔助作用,早期就開始修筑供漁民避風浪的海港,開辦漁業加工廠,并為漁船提供燃料。此外,越南的通信公司最早在所控制的島礁上實現了手機網絡覆蓋。
近些年來,為吸引更多的移民,當局一直大力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島上準備建設更多的包括雨水收集設備在內的淡水處理設施;越南的通信公司還準備在島上鋪設光纖,方便島上官兵和居民快捷上網;當局開始開發南沙的旅游資源,吸引了一批國內國際游客。
1968年,聯合國資源機構發布的報告中第一次證實南中國海有豐富的石油資源。相關勘測表明南中國海具有良好的生油和儲油巖系,初步估算海底石油蘊藏量達200億噸,遠景儲油潛力比東海、黃海都要大。越南基本策略之一就是趁中國還未強大之時,盡最大可能搶先對中國斷續線內的油氣資源進行掠奪式開發。
越南對南海油氣的勘探開發可以追溯到越南戰爭之前。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飛馬石油公司在越南南部海域發現白虎油田,但受制于當時的政治軍事條件,項目被迫擱置。80年代以來,越南利用蘇聯資金、設備、技術聯合開發白虎油田,后來又陸續開發了大熊、東方等油田,這些油田的開發使越南一躍成為石油出口國。2010年,越南共計出產原油1750萬噸,石油產業產值占當年越南國內生產總值的30%,南海石油產業成為越南的第一大經濟支柱。
面對巨大的經濟利益,越南政府采取各類措施來加快南海油氣開發,對跨國公司的石油開采采取了十分優惠的政策,并修訂相關法律使合作開采石油程序化、透明化。政策上,越南當局允許跨國石油公司按既定協議進行一定比例的成本回收,成本回收之后再按浮動比例進行產量分成,外國投資者通常可以獲得30%~50%的原油產量。2000年,河內當局修訂了“石油法”。新法律規定了外商參與越南石油開發的競標的具體程序,允許外國投資者持股80%以上。優惠的合資條件吸引了眾多西方投資者,目前西方石油公司在越南擁有眾多的勘探開發項目。近年來,國際原油價格高企,石油行業利潤率上升,河內當局為獲取更大的經濟收益,將越南近岸海域劃分為100多個勘探合作區塊,向全世界的石油公司開放招標。其中,越方所劃分的區塊中有14個突破了中國傳統的海疆線。在爭議的萬安灘一帶,越南的大熊油田區塊已經跨過中國的海疆線,而中國的萬安北區塊與越南石油區塊則高度重疊。

□ 越南稱支持印度在南海開發石油與天然氣。 CFP 供圖
越南版圖僅僅相當于中國一個中等省份,經濟實力和國防戰力較弱。河內領導層深知,若在南海問題上正面與北方強鄰發生沖突無異于以卵擊石,故尋求區域外大國勢力介入一直是越南的基本外交策略。
歷史上,越南與俄羅斯有極深厚的政治、軍事、經濟合作關系。越南戰爭結束后,蘇聯一直是越南的軍事盟友,在金蘭灣有駐軍。而越南最早的油田都是采用俄方的資金、技術和人員,雙方合資的越俄油氣集團在越南早期的石油開發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2000年以來,中國在南海的經濟活動也逐步增多,這讓河內憂心忡忡。越南開始加大與俄羅斯的軍事合作,成為俄制武器最大的購買國,妄圖以俄制先進武器提升海空軍戰力來對抗中國。以重啟金蘭灣軍事基地談判為誘餌,河內當局多次試圖將俄羅斯扯進南海爭端,使爭議復雜化。
除俄羅斯外,美國也是越南的爭取對象。2009年,奧巴馬政府宣布重返亞洲戰略,河內方面則是積極迎合。2011年7月在河內召開的東盟地區論壇上,希拉里宣示南海攸關美國的核心利益并有意幫助解決南海爭端。近期,南海問題升溫,美國國務卿、國防部長先后訪問河內,越南方面積極爭取美方在南海問題上更多的外交和安全承諾。
近年來,越南還將目光投向了南海區域外,積極尋求印度和日本等的支持。長期以來,越印兩國在軍事工業、軍官培訓上有著良好的合作。近期,越印軍事合作升溫,印度海軍戰艦東進南中國海,頻繁訪問越南港口。河內歡迎國有的印度石油天然氣公司參與海岸油氣田的開發,這其中的部分區塊位于中越爭議海域。經濟強國日本也成為河內拉攏的對象,而中日之間本來就存在釣魚島爭端,這使日越在海洋領土問題上有共同的利益。近期,不斷有日本右翼政治人物為越南的南海挑釁搖旗吶喊,甚至作為國際人士參與越南控制的南沙諸島的開發。
在南海問題上,越南一直是麻煩制造者。與其他東南亞國家相對克制的態度不同,上世紀80年代,河內當局就非法將南沙群島、西沙群島分別改名為“長沙群島”和“黃沙群島”,將南中國海非法改稱“東海”。而在漁業合作方面,越南方面還不遵守南海休漁令,破壞南海的漁業資源。
中國和東盟于2002年簽訂“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強調南海各方自我克制,不采取使爭議復雜化、擴大化的行為。然而,越南卻不斷違背宣言的精神:越南海軍持續在南海進行實彈軍演,甚至武裝民間漁船襲擾他國駐防島礁;油氣企業仍在繼續擴大非法勘探,不斷對抗中國執法艦只。
近期,黃巖島爭端剛剛得到緩和,越南就立刻跳出來給中國添亂,先派蘇27在南沙巡航,迅即越南國會又火速通過了宣示主權的“海洋法”。還有消息稱,印尼、越南、菲律賓和文萊四國海軍正在研究在南海實施聯合巡邏。